沈晓燕
根尖周炎是口腔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是牙根尖周组织的急性或者慢性炎症, 该类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疼痛。根尖周炎感染是根尖周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会影响根尖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1]。在临床中针对根尖周炎感染患者, 有必要实施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治疗主要术式为根管治疗。在本次研究过程中, 共纳入根尖周炎感染患者120例, 纳入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 其目的是评价一次性和多次性根管治疗的应用疗效, 现将研究成果作如下报告。
1.1 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120例根尖周炎感染患者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于本院, 均符合有关“根尖周炎”的临床诊断标准, 知情同意纳入本次研究。纳入标准:根尖周阴影在<5 mm, 患者之前未接受任何治疗, 牙根尖孔已经形成, 且根管通畅。同时排除严重根管扭曲者及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2,3]。以随机盲选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34例, 女26例;年龄19~54岁, 平均年龄(37.8±6.3)岁;体质量指数 (BMI)(23.7±1.3)kg/m2;患牙位置:10例为切牙, 34例为下前磨牙, 16例为磨牙。对照组中男35例, 女25例;年龄19~54岁, 平均年龄(37.8±5.8)岁;BMI(23.7±1.3)kg/m2;患牙位置:9例为切牙, 33例为下前磨牙, 18例磨牙。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局部浸润麻醉, 常规开髓、拔髓, 使用15# K锉在根管长度测量仪上确定根管长度, protaper机扩至F3, 使用0.5%次氯酸钠和3%双氧水交替冲洗根管, 隔湿后吸干。对照组患者实施多次性根管治疗方案, 吸干根管后把氢氧化钙向根管注入, 采取氧化锌水门汀进行暂时性封闭。1周后复诊, 若患者无异常情况, 使用根管糊剂及牙胶尖对根管进行严密充填。进行X线片拍摄, 然后对根管充填进行观察, 观察充填是否到位, 同时对根尖周组织的愈合情况进行观察;做完上述操作之后, 使用磷酸锌水门汀和复合树脂进行封闭。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对复诊的次数进行合理调整;6个月及1年后, 进行X线片拍摄, 对根尖周组织的愈合情况进行观察。观察组患者则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方案,吸干根管后, 使用根管糊剂和牙胶尖对根管进行严密填充, 摄X线片, 对根管填充是否严密进行观察, 完成后采取磷酸锌水门汀及复合树脂进行封闭操作;6个月及1年后, 进行X线片的拍摄, 进一步对根尖周组织的愈合情况进行认真观察。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临床疗效标准为[4]:①显效:经积极治疗, 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除, 各项体征恢复至正常水平, 没有叩击痛问题出现, 经X线片检查显示根尖周为正常, 且填充密实, 咬合良好;②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各项体征有所改善, 没有叩击痛发生, 通过X线片检查发现根尖周组织基本正常, 阴影区域明显减少, 具备较好的咬合感觉;③无效:患者存在疼痛症状,且影响到咬合, X线检查根尖周阴影无变化或者加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疼痛指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对患者治疗后的自觉疼痛情况进行评分, 0~10分, 分数越低, 表示患者的疼痛改善效果越好[4]。此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持续时间及复诊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1.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
2.2 两组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以及复诊次数比较 观察组疼痛评分为(2.3±0.2)分、疼痛持续时间为(2.1±0.5)d、复诊次数为(1.1±0.4)次, 对照组疼痛评分为(4.5±0.6)分、疼痛持续时间为(4.6±1.1)d、复诊次数为(3.6±0.5)次。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复诊次数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根尖周炎是口腔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指的是牙根尖周组织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该类患者主要存在自发性疼痛及持续性胀痛;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医治, 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反复牙肿痛及牙龈瘘管等症状, 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6]。所以, 需要针对根尖周炎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对于根尖周炎感染来说, 主要采取根管治疗方法, 比较常使用的是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性根管治疗方法。对于一次性根管治疗方法来说, 使用根管糊剂和牙胶尖, 将根管填充紧密, 能够使多次治疗导致患者出现痛苦的情况得到有效减轻, 进一步使患者可能出现的应激状态得到有效减轻[7]。相比于多次性根管治疗, 一次性根管治疗采取的是一次性封闭处理, 使组织多次损伤得到有效避免, 进一步使感染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 高于对照组的81.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为(2.3±0.2)分、疼痛持续时间为(2.1±0.5)d、复诊次数为(1.1±0.4)次, 对照组疼痛评分为(4.5±0.6)分、疼痛持续时间为(4.6±1.1)d、复诊次数为(3.6±0.5)次。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复诊次数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根尖周炎感染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多次性根管治疗, 能够缩短患者疼痛的持续时间,减少复诊次数, 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