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钰
(济南大学音乐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00)
工尺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乐谱之一,它与隋唐时期的“燕乐半字谱”、宋代的“俗字谱”有着较为密切的渊源关系,在明清时期发展成熟,成为中国传统乐谱中影响最大、最为普及的一种形式。近代以来,中国音乐在西方音乐的影响下发生了重大转型,在乐谱方面尤为明显。工尺谱逐渐被人们遗忘。因此,笔者愿意学习并深入了解对工尺谱的认识。
据调查,工尺谱最早起源于一种记录管乐器演奏指法的指位谱,用文字或符号的形式标记手指的位置,起初并不代表某一音高,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具备了音高的意义,因此工尺谱也就演变成音高谱,即采用某种特殊符号(线段、数字、文字等)来记录音高。工尺谱最早来源于古老的乐器“笙竽”。一把圆笙有五组相同长度的笙苗,最长两根,最短三根,中等长度三组,每组四根,一共17根。管苗的安插位置不同,即音高也会不同。管苗的“一、二、三”就是简谱的”1、2、3”,即五线谱的“do、re、mi”。
工尺谱的音高符号即谱字。它与西方简谱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基本音高符号不同,工尺谱有十个基本音高符号,在《辽史・乐志・大乐》中做了明确的记载。因为采用汉字书写,所以被称为“谱字”或简称为“字”,它们依次是:合四一 上尺工凡六五乙。分别代表简谱中的“1 2 3 4 5 6 7”,唱名发音就是汉字发音,其中“尺”念作“che”,“合”念作“huo”,其余都是按照汉语普通话发音。
高八度的音采用在“上尺工凡六五乙”的左侧加上“ィ”来表示,高两个八度加“ㄔ”,以此类推。低八度则采用末笔向下加撇的方式,如“凡┐”。其中,“合四一”是“六五乙”的低八度写法。五个八度之内的写法对应音高如下图所示:
不同的工尺谱中,有些用固定唱名法演唱,如西安鼓乐、山西八大套、北京智化寺京音乐所用的工尺谱,这些工尺谱所记录的音乐大多比较古老。而明清以来,大多运用在声乐、器乐的工尺谱则使用首调唱名法。下面是一首由河北省保定市雄县北沙口村崔志清演奏并韵唱的《醉太平》,笔者特此把这首曲子写成简谱,对照工尺谱,更方便演唱。
这首《醉太平》是首器乐工尺谱,在它的传授过程中,有一种特殊的读谱演唱方式。在不同乐种中被称为“韵曲”(西安鼓乐)、“阿口”(河北音乐会)。在河北音乐会中,工尺谱有所谓的“大字”和“阿口”的概念区别。“大字”是被记录在乐谱上的主要音高骨架,“阿口”是教学和日常演练读谱中用“哼、哎、呀、地”等虚词填充于大字之间的音高。在这首《醉太平》里均有体现。实际演奏中的音乐必须包括“大字”和“阿口”共同组成的旋律,大字永恒不变,而阿口则可以允许即兴发挥。
例:选自明代朱载堉《乐律全书・灵星小舞谱》之豆叶
工尺谱主要以记录节奏、旋律为主,从书写方式看它的书写方向是由上而下,自右向左。并且谱字要写在唱词之下。节拍的记录用板眼来标示。主要采用在谱字右边用“、”、“└”、“-”、“×”、“○”、“△”等符号表示时值。从谱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表示:一拍分为四小份。演唱时,唱词基本是以字声行腔。而这却是与五线谱、简谱截然不同的地方。
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工尺谱的渊源、谱字及特征角度进行了综合分析、归纳总结。通过对它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到民族音乐学中关于工尺谱这一乐谱的起源与特点。它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这正显示出我们中国传统乐谱的独有魅力。
注释:
①吴晓萍.中国工尺谱研究[J].中央音乐学,2000.
②张振涛.工尺谱字原始[J].中国音学,2013.
③赵晓楠.工尺谱常识与试唱[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