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18-12-10 09:15张小军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3期
关键词:健康教育糖尿病效果

张小军

[摘要] 目的 对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上研究对象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随机分成观察组44例(健康教育模式)及对照组44例(传统护理模式),观察及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经护理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指标变化及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糖尿病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6.65±0.78)mmol/L和餐后2 h血糖水平(8.08±0.43)mmol/L,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45、7.235,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97.7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72.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有效改善了血糖水平指标情况,同时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健康教育;护理;糖尿病;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7(a)-0163-02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由遗传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其临床主要病因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导致存在家族发病的倾向。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引发酮酸症中毒、高渗性昏迷以及代谢紊乱等,好发于中老年人,且肥胖者发病率相对较高,严重可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为使糖尿病患者有效改善血糖水平情况以及加强对治疗的依从性,护理人员应采取一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促进预后恢复的护理对策[1]。为此,该文对该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的对象采取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8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上患者及家属均知晓,并同意参与该次研究。研究的对象均经临床检查,符合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分为44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38~68岁,平均年龄(40.32±1.2)岁;病程时间1~7年;平均病程(2.21±1.3)年;观察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43.25±1.4)岁;病程时间2~10年,平均病程时间(3.26±1.4)年;两组糖尿病患者性别、年龄、平均年龄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糖尿病诊断标准

①具有典型症状者,空腹血糖≥7.0 mmol/L应进行重复一次,仍达到以上值者;②无任何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者;③糖耐量实验2 h后血糖≥11.1 mmol/L者。

1.3 护理模式

1.3.1 对照组 对该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模式:①入院宣教:进行常规入院宣教,如介绍病房、科室负责医生、负责护士。②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抑郁、沉默寡言等不良因素。③饮食指导:摄入低盐、低脂、富含高蛋白食物。④出院宣教:介绍该疾病的注意事项及康复训练等常规护理。

1.3.2 观察组 对该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模式:①饮食护理:应指导患者遵循“等热量交换”及“两高两低”原则,摄入一些低糖、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等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同时鼓励患者多吃绿色蔬菜[2]。②合理运动:应遵循运动原则为适量运动、经常性以及有氧运动为主。生活中进行适当运动,可有助于降低血糖、减轻心理压力促使心情放松。③药物指导:指导患者正确服用降糖药,且药物的剂量要和血糖控制变化相吻合。不得擅自增减药物剂量,停药及更改药物类型。若用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通知医生。④出院指导:嘱患者家属经常陪同身边积极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培养兴趣爱好,采取鼓励并帮助患者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⑤预防并发症: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关于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如临床表现、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护理知识[3]。

1.4 观察指标

评估及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前后对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变化及临床护理满意度。

1.5 疗效判定

护理满意度评分标准: ≥90分以上则判定为非常满意;≥70分则判定为一般;<60分以下则判定为不满意;临床护理评分总分为100分。

1.6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n(%)]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x±s)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表明,两组糖尿病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6.65±0.78)mmol/L和餐后2 h血糖水平(8.08±0.43)mmol/L,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实施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后的臨床护理总满意度为43(97.72%),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在临床上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且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 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他生物作用受损引起。该疾病主要以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发展,通常为终身性疾病,很难达到彻底根治[4-5]。严重可并发呼吸道、尿道感染同时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低血糖昏迷等。由于部分糖尿病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不够全面,导致影响恢复以及服药的依从性、合理膳食、加强运动等。近年来,护理模式应用范围正在逐步扩大,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方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以患者为中心,进一步了解患者的身体与心理状态,给予患者更综合全面的护理治疗,不仅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加强了护理质量[6-7]。

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监测项目包括:①血糖监测:餐后血糖一般在餐后2 h进行监测(可在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晚餐前后及睡前)进行监测。②监测方法:对于血糖控制水平较差及病情严重而再次入院的患者,应每天进行4~7次监测血糖或结合自身治疗的需要来进行监测血糖;对于口服降糖药来进行控制血糖的患者,可在1周内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血糖。也可在就诊前1周内连续监测3 d,每天监测7点血糖;针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进行相应的血糖监测,可根据自身的空腹血糖值来调整睡前胰岛素的剂量。③腰围法:若女性腰围≥85 cm,男性腰围≥90 cm即可判断为肥胖。④自身感觉:若出现心脏病变如心慌、胸闷;视网膜病变表现为实力下降、视物模糊、眼胀等表现。一旦发现以上症状的出现,应尽早检查,给予明确诊断,以免耽误病情,给治疗带来麻烦。

该次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空腹血糖(6.65±0.78)mmol/L和餐后2 h血糖水平(8.08±0.43)mmol/L,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增加患者对治疗的自信心以及依从性。观察组患者实施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后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97.72%,这与李红美[7]在研究报告中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97.44%的结果一致。由此阐明,在传统护理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延缓疾病发展,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显著优于传统护理模式,获得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王晨英.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8):237-238.

[1] 于晓红,张雪梅.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2):24-26.

[3] 陈丽香.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4):115-116.

[4] 张静. 糖尿病护理中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5(13):162-163.

[5] 陈静. 糖尿病护理中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8,21(3):137-138.

[6] 郁紅梅.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 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6):115-116.

[7] 李红美.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8):175,177.

(收稿日期:2018-04-07)

猜你喜欢
健康教育糖尿病效果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