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糖尿病患者价值评价

2018-12-10 09:15林素霞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3期
关键词:健康教育小儿糖尿病

林素霞

[摘要] 目的 对小儿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将2013年5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患儿(68例)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如:患儿空腹血糖含量、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总胆固醇含量、甘油三酯含量、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糖恢复所用时间)进行评价,此外还对比了两组患儿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比治疗前糖尿病患儿各项指标发现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各项指标差异较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糖恢复时间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出现各种并发症的例数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患者具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 健康教育;小儿;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7(a)-0130-02

患糖尿病的人每年需要消费6~11万元人民币左右,并且住院费也远远高于其他内科患者[1]。重要的是,这种疾病逐渐向低龄化发展,据统计,近年来,小儿糖尿病的发病率上升迅速,患小儿糖尿病的患者,如果得不到治疗,那么患者则会长期为该病所累[2]。系统化健康教育是在近几年被提出的概念,通过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不仅能够使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提高,而且还能使患者血糖被有效控制。该次分析研究拟收集2013年5月—2016年6月被该院确诊为糖尿病的68例患儿,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儿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择选取入住该院的68例糖尿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儿无肿瘤疾病,没有急慢性疾病,能够与护士进行交流。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进行基础护理联合系统化健康教育。观察组患儿34例平均年龄为(6.9±2.0)岁,男18例,女16例,对照组34例平均年龄(7.2±1.8)岁,男19例,女15例。

1.2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1.2.1 病情沟通 在患儿进入住院后,护理人员就要对患儿建立糖尿病个人档案,并如实记录各项生化检测情况以及用药情况。并定期对患儿非药物治疗情况和遵医行为进行细致有效的评估。

1.2.2 胰岛素教育 对于患儿出现较高的血糖值,并且使用药物短期内难以有效的进行控制时,需要对患者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在注射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详细讲解注射胰岛素的目的,并且着重介绍胰岛素的优越性以及便捷性,从而减少患儿家属的抵触心里。在使用胰岛素后较易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及家长具备及时处理不良反应的自我监测方法。

1.2.3 心理支持 为减少患儿出现紧张或焦虑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主动去了解患儿的需求,例如患儿时长为患儿提供好玩的玩具或者有趣的漫画,并且还要给患儿播放动画片,有时可以陪患儿仪器看动画片,多逗患儿开心。

1.2.4 血糖健康教育手册 该院根据小儿糖尿病患者的特殊性,设计了血糖健康教育手冊。该手册的主要作用是根据对患者血糖的检测和录入制作了血糖浓度图表,使得患者能够对自己血糖波动情况能够快速直观的了解。并且该手册还对患者制定了详细的运动方案、健康教育以及饮食食谱。其中运动方案是为了避免患儿在锻炼中忘记锻炼的项目。此外饮食食谱中还对患儿的每日三餐的选择以及食物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囊括。健康教育模块还能及时向患儿提供一些有趣的文章和童话故事,并对患儿从全方位综合全面的介绍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①评价护理前后两组患儿空腹血糖含量、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总胆固醇含量、甘油三酯含量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含量。②评价两组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糖恢复所用时间。③评价两组患儿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各项指标对比

通过对比两组患儿在护理前患儿空腹血糖含量、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总胆固醇含量、甘油三酯含量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发现,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各项指标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儿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糖恢复时间对比

通过对比两组患儿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糖恢复时间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这两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小儿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通过两组小儿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发现,出现各种并发症的例数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患病时间长的疾病,一旦患有糖尿病,会引起其他的脏器紊乱,因此患有糖尿病的人需要尽早接受治疗,但对其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停药、漏服等现象[3]。该次研究中,其具体做法如下:①要求护理人员给予患儿讲解糖尿病疾病的知识使患儿对糖尿病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消除患儿对使用药物的惧怕,因为正确的应对方式,有益于患儿对药物、饮食治疗的依从性[4];②护理人员在心理上给予患儿支持,以防患儿产生对病情的错误认识,解除心理障碍 ,保证患儿情绪稳定,为良好的治疗建立基础[5];③为了使患儿随时随地看文章,减少护士的重复体力劳动,该次研究设计了独特的血糖健康教育手册助手。这样可以使患儿更容易的了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6-8]。

该文通过对比两组患儿在护理前患儿空腹血糖含量、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总胆固醇含量、甘油三酯含量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研究发现,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各项指标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通过对比两组患儿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糖恢复时间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这两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通过两组小儿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发现,出现各种并发症的例数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小儿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患者具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艳辉.1型糖尿病患儿护理系统化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7(5).

[2] 范宇.探析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16(1):161-162.

[3] 高秀梅.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糖尿病的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8):21-23.

[4] 钟艳波.健康教育指导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及价值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7):245-246.

[5] 胡秀珍.糖尿病患者饮食与运动的健康教育方式及价值评估[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8):58.

[6] 刘静,丁惠萍.应用远程血糖管理系统进行立体化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疗前沿,2013(11):8-10.

[7] 于永华.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儿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8):154.

[8] 罗基明.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23-24.

(收稿日期:2018-04-05)

猜你喜欢
健康教育小儿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