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利国 退休职工
看了今年第7期杂志"读者乐园“栏目中读者秦俊平的文章后,我也想说说我知道的“桩功”。
我今快70岁了,身板还算不错。近年来,体重指数保持在22~23之间【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是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健康指数范围。最感庆幸的是这些年来很少感冒、咳嗽。有几次,身边人感冒都非常严重,我一点感冒症状都没有。想来想去,应该与我平时练习太极拳和桩功有关。
我接触桩功,大概要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我40来岁,并不注重体育锻炼,对武术也一窍不通,体重在150多斤。有次,我要写一篇关于某市武术协会名誉会长马骥良的文章。当时,马老已经90多岁,身体很好,他曾在著名武术家王芗斋(编注:2017年5月刊封面报道中曾介绍王芗斋先生)先生门下习武学艺。采访近半个多月,临别提出让马老教我一招半式。马老很爽快地答应了:“你为强身健体,也为防身,就练站桩吧。”我当时别提多高兴了。回家后练了些时日,但没啥感觉,就又去请教马老。马老告诉我,王芗斋先生晚年,几乎只练站桩,一站就是半天,让我继续练。我又练了些时日,还是没啥感觉,后来因为工作忙,慢慢就懈怠了。
王芗斋先生
不知过了多少年,有次看电视节目教站桩,介绍能增强体力,强健筋骨,引血下行,轻身祛病,调节血脂,稳定血压,我被吸引了。因为当时我的血压高压有时达150~180毫米汞柱,许多人已经劝我吃降压药了。
为了降血压,我就又从头开始了站桩。后来又接触了太极拳及其他拳种,发现站桩在各类拳种里都是必不可少的功夫。八极拳有八极桩,形意拳有形意桩,八卦掌有八卦桩,少林拳有少林桩,太极拳有太极桩……后来又通过网络搜索,发现站桩的好处真是太多了,深深为自己以前没能按照老先生的教诲好好站桩而懊悔。到现在,我已经坚持多年站桩,最大的收获是不仅很少感冒,血压高压也降到了145毫米汞柱以下,平时基本在88~135毫米汞柱。至今没有吃过降压药。
关于站桩的要领,我的体会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拳种不同,师傅不同,所教的姿势、要领有所差别,我把它分为动桩和静桩。动桩有扶云桩、磨盘桩、起伏桩、揉球桩、转臀桩、箭步桩、虚步桩等;静桩又分为高位桩、低位桩、大马步小马步桩等。
无论什么桩,怎么练,只要尾闾中正,舌抵上腭,放松心情,自然呼吸,摒弃杂念,长期坚持,就一定会有意外惊喜!
投稿邮箱:zyjkystg@163.com,来信请注明“读者乐园投稿”。欢迎大家踊跃投稿,一经刊用,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