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熙朝
摘 要:“浅教深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本文以语文课文《祝福》为例,对“浅教深悟”的教学思路进行了分析探索。
关键词:《祝福》 浅教深悟 教学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1-0093-02
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肖梦华老师安排笔者运用“浅教深
悟”的方法讲授一节示范课,选择了鲁迅先生的《祝福》。说实话,刚开始对“浅教深悟”这种教法的概念理解还不够透彻:什么是“浅”?什么又是“深”?“浅”与“深”之间界限并不分明,会不会把课堂教成“浅教浅悟”甚至“深教浅悟”。反复琢磨,前后四易其稿,逐渐探索出一条“浅教深悟”的教学思路。
1 “浅教深悟”的概念
“浅教”就是浅层次教学,指的是教材中显性的、表层的、学生容易感知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是“教字,教词,教句,教篇章,教我们能感受到的也应该要感受到的思想”。但是不少教师认为浅层教学一看便知,一教即会,引不起学生的兴趣,点不燃学生的热情,启发不了学生思考。“这样的语文课如同没有浇水的鲜花,干巴巴的,绝对是无效的。”笔者认为这样理解“浅教”有失偏颇:
1.1 “浅教”不一定已懂易懂
如古诗词的朗诵,由于缺乏相关韵律知识,学生往往读不准节奏,“能读”并不代表“会诵”,“会诵”也不一定能“诵好”。相反学生在“读”和“说”这些“浅层”的、必备的能力方面显得捉襟见肘。
1.2 “浅教”不一定无趣无味
近年火热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文化节目,在传播优良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一再告诉我们:会读、会写、会背是多骄傲的事,是多精彩的事。教师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好,读出情感,读出味道,将简单的事做到极致,也能收获一道美丽的风景。
1.3 “浅教”是遵循教学规律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教学由浅到深才能理解文本的精髓。如文言文的学习,由于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差异较大,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必须从解读文言词语开始,从翻译文句开始。如肖梦华老师讲授《王何必曰利》(人教版《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就体现了这种“浅教”的魅力。他指导学生对“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一句“叟”、“亦”、“利”三个词反复品读:“叟”古代对老人的尊称,梁惠王对远道而来的孟子礼待有加,恭恭敬敬地施礼作揖,延为上座,一声“叟”道出了梁惠王的求贤若渴;“利”不是治国安邦之道,而是富国强兵、称霸天下之法;“亦”即“也”,梁惠王求贤若渴,但对纷纷而来的贤才只限于问“利”,所以说“亦”。学生在肖老师的指引下,对这三个词“如琢如磨”,自觉地穿越了时空界限,准确把握住两千多年前那位魏国霸主的形象:群雄争霸他放弃王道之学,只希望迅速富国强兵,与其他诸侯一较高下,虽求贤如渴却显急功近利。
理解文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文本的创作意图、价值取向乃至传承中华优良文化等“深层”知识,是学习这篇文章的“终极”目标。但是人的认知往往是从感性到理性,由形象到抽象,“水到渠乃成”,因此教学也需要由浅入深,层序渐进,否则我们又与《王何必曰利》中的梁惠王何异?
“深”指是深层的知识,但是“深悟”不是“深教”。“深教”是教师通过“细致深入的预设”(刘建始《浅教和深教·浅学和深学·浅读和深读》),人为地引导学生达到既定目标的启发式教学。但这种方法仍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因此这种教学也被称为“陷阱”式教学,很难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精神。
“深悟”是一種厚积薄发,水到渠成,从内而生的教学。学生在对“浅层”知识反复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豁然开朗:反复琢磨词语含义,继而读懂文本的思想;仔细玩味句子技巧,继而领略文章的艺术。内容上扫清障碍,融汇贯通;思想上超越自我,恍然大悟。所以“浅教深悟”中的“浅”与“深”是一种逻辑更是一种规律,没有“浅”的铺垫就没有“深”的升华,环环相扣。
2 “浅教深悟”案例展示
执教《祝福》,“深悟”的目标当然是小说中祥林嫂、鲁四爷、“我”等人物形象,小说表现手法以及反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思想。但是如何“浅教”呢?
2.1 第一次备课:以演为“浅”,本末倒置
2.1.1 问题设置
(1)分角色表演祥林嫂与“我”关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对话,分析两人的性格形象。
(2)祥林嫂婆婆派人将祥林嫂强抢后,鲁四爷的言行集中体现其性格形象,分角色表演鲁四爷与其他人的对话。
2.1.2 课堂效果
学生没有理解小说人物话语的丰富内涵,因此语言表达平淡,没有抑扬顿挫,没有感情投入,根本没有表现出人物个性。加之学生舞台表演能力不足,仓促上阵,完全背离了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
2.1.3 教学反思
这次“浅教”的教学构想是彻底失败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我将“浅教”理解为“形象”,想通过形象再现来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理解小说的人物。但是我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要准确的表现人物形象,不是应该先要学习文本,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人物描写,理解人物形象,之后才能将人物表演出来吗?像我这样“先演后教”岂不是本末倒置,背离规律了?
2.2 第二次备课:遍地开花,“深浅”不分
2.2.1 问题设置
小说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作者表现这些人物采用了什么方法?请概括这些人物形象特点。并完成《<祝福>次要人物分析表》。
2.2.2 课堂效果
《祝福》的篇幅比较长,人物比较多,表现手法丰富,特别是表现主人公祥林嫂的手法,有描写手法,包括正面(动作、语言、神态、肖像)和侧面,白描和细节描写;有对比,作者对祥林嫂前后进行了三次细致的肖像描写;有修辞,如比喻:“受了炮烙似的缩手”、“有如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学生有些误解概念,将白描当成细节描写;有些张冠李戴,描写柳妈的记在祥林嫂的名下;有些无的放矢,画得书本乱七八糟。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分析的人物不集中,层次不清晰,学生不断地在不同人物、不同教学目标(词句含义、形象分析、手法鉴赏)之间转换,无所适从。
2.2.3 教学反思
这次备课我仍然没有界定好教学“浅”与“深”的内容,认为表现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肖像的词句含义是“浅”,形象概括、表现手法、小说主题是“深”。但由于《祝福》的人物较多,学生不断地在“解释词句含义,概括形象,鉴赏手法”转换,课堂显得支离破碎,匆匆忙忙。但如果这节课只解释词句,不推进到形象分析和文章主旨,那就不是“浅教”,而是“肤浅”。于是我及时调整了目标,将人物形象分析的内容分为两个课时,一课时分析祥林嫂的形象,一课时分析小说次要人物的形象。但是仍感觉到“浅”的铺垫不够,学生“悟”不出“深”的主旨。
2.3 第三次备课:“浅教”不浅,落得个“深教浅悟”
小说人物众多,在一个课时里没有办法每个人物都分析透彻,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将目标锁定在分析“鲁四爷”和“我”这两个次要人物。
2.3.1 问题设置
(1)祥林嫂婆婆派人将祥林嫂强抢后,鲁四爷的言行集中体现其性格形象。朗读语段,思考小说对鲁四爷的表现能否改为以下方式:
①将鲁四爷与四婶的话语角色互换(如下文),效果有什么不同?
“可恶!然而……”四婶(原文四叔)说。午饭之后,卫老婆子又来了。“可恶!”四婶(原文四叔)说。
“你是什么意思?亏你还会再来见我们。”四叔(原文四婶)一见面就愤愤的说,“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你拿我们家里开玩笑么?”
②删去其中“可恶!”后面的“然而……”(如下文)效果有什么不同?
“可恶!”四叔说。
午饭之后,卫老婆子又来了。
“可恶!”四叔说。
(2)小说中的“我”也是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关键人物之一,“我”与祥林嫂关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对话集中体现其性格形象。朗读语段,思考下列问题:
①“说不清”能否改为“不知道”?对祥林嫂“有没有魂灵”的疑问,我为什么说不清?
②小组交流:为了挽救祥林嫂,换作你,你会如何回答“究竟有没有魂灵”这个问题。小组推荐一位同学替“我”回答祥林嫂的问题。
2.3.2 课堂效果
这次我将概括小说情节和分析祥林嫂形象安排在第一课时,“鲁四爷”和“我”两个人物形象分析安排在第二课时,内容相对集中。对“浅教”的界定为人物个性化语言。特别是“鲁四爷”的语言,话语不多却句句精彩,很有鉴赏的意义。然而结果仍然大失所望,由于学生不了解《祝福》创作的背景,不理解当时社会的制度文化,也就无法理解人物言行表现的原因。
如,为什么四叔不会像四婶那样说话,学生勉强答出四叔不可能像妇女那样啰啰嗦嗦、婆婆妈妈,但原因学生就答不出来。学生不懂得这种说话的方式叫“权威”!接下来一个个问题学生都冷着脸,面面相觑。我心里告诉自己,这次尝试又失败了。
2.3.3 教学反思
“浅教”不一定就是对词句的解读。“浅”固然离不开朗读,“教字,教词,教句”,但更重要的是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易理解、易掌握的“浅”知识。像《祝福》中“鲁四爷”、“我”的个性化语言教学虽说有理解词句含义的“浅层”知识,但也还涉及到时代背景,传统文化和个性心理等因素,需要学生具备深厚的文化积累、较强的语言理解能力乃至一定的思想沉淀。因此这次“浅教”实际不浅,结果是“深教”“浅悟”。
2.4 第四次备课:浅教真读,读出语文滋味
这次备课我仍把小说人物的个性化语言鉴赏定为教学目标,以朗读人物之间的对话为“浅教”,决心要把语言读出味道,把人物读出个性,把人物的思想感情读出来。
2.4.1 课堂设置
师:小说中的“我”也是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关键人物之一,“我”与祥林嫂关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对话集中体现其性格形象。现在我们请两位同学朗读“我”与祥林嫂的对话内容。从第5自然段至15自然段。(学生分角色朗读)
2.4.2 课堂效果
这节课以“读”为课堂主要教学活动。学生在读中悟,悟后再读,所有的教学环节都是通过读来达成的。学生积极参与,表现活跃,争相模仿小说人物的对话。学生互相点评朗读的效果,自然而然地概括了小说的人物形象。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同时,也一次次触碰到小说的主旨。
2.4.3 教学反思
这节课应该是最接近“浅教深悟”教学方法的一次尝试。把“读”作为“浅教”方式是非常合理的,因为无论文章词句含义多丰富,手法如何巧妙,每一位学生都能读。为了把文本“读准”、“读好”,学生如琢如磨,朗读中质疑,质疑中提升,交流中碰撞,碰撞中再“大悟”。可以说这种教学形式基本体现了“浅教深悟”的思想。
3 结语
最后,我想用钱梦龙先生一段话说明这种“浅教”的意义:“‘读是基础,因为学生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积累语料,形成语感,悟得语言规律,发展语言能力,同时又接受文本语言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情趣、情操、价值观的熏陶感染。‘读是语文教学基础的基础,核心的核心,读之功能,可谓大矣!”(钱梦龙《为“浅浅地教语文”喝彩》)
经历这次公开课的反复琢磨,笔者对语文教学的“浅”与“深”有了更明确,更形象的理解,感受到这种“以读促析,以读促思,以读贯始终,读出形象,读出精彩,读出情味,读出真意……”(张永娟《浅教之中有真意——试析肖培東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的教学方法的魅力,深深为这种“浅教深悟”的方法喝彩!
参考文献:
[1] 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肖培东语文课例品读[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
[2] 张永娟.浅教之中有真意——试析肖培东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