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隐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现象,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教师隐喻”对教师言行举止的规范和形象的树立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文章从教师隐喻的角度剖析了教师形象的转变,并且为塑造理想型教师提出一些可行性意见。
关键词:隐喻 教师隐喻 教师形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1-0040-01
1 传统隐喻下教师形象的分析
1.1 悲情的奉献者和牺牲者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名诗中,“春蚕”、“蜡烛”都是传统的教师隐喻。“春蚕”的职责是吐丝,把教师的知识比作丝,教师教学生如春蚕吐丝,体现教师的终身使命就是把自己所有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蜡烛”的特点是无怨无悔的奉献着。这些隐喻中的教师形象是一名悲情的奉献者和牺牲者,这也是教师经典而又传统的形象。
1.2 熟练的搬运工
“园丁”、“工程师”都是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教师要像园丁一样,熟练的给每一朵鲜花浇水施肥;教师要像工程师一样,熟练地安装每一个螺丝钉。教师要有一套熟练的教学方案,才能高效率的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因此在传统隐喻下,教师也是具有熟练技术的工作人员的特征。
2 当代隐喻下教师形象的特点
2.1 自我价值的实现者
传统隐喻中只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单向付出,但当今教育教学中这样的角色特征已经较少存在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教育教学不断表现出双向互动的特点,在学生不断成长的同时教师也努力地充实和提高自己。
当代非常注重教师自身价值的不断实现,俗话说: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她们像太阳一样给学生送去温暖,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表达了教师本身具有强大的正能量,他们不仅为社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让自身的自我价值得以最大程度的实现。
2.2 学习的引导者
提到“园丁”,就会想到一个不辞辛苦、只追求结果的形象。但是,“园丁”所追求的目标,不是因材施教,而是整整齐齐,没有杂草丛生,经过“园丁”的“辛勤劳作”,学生的个性特征已经逐步消失。然而,这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相背离。
教师对不同的个体要因材施教,不同学科的方法也是有差异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多了解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准确的指点。
3 从传统到现代教师形象变化的原因
3.1 教师的自我价值得到重视
从悲情的奉献者和牺牲者转变为自我价值的实现者使教师的个体价值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当代教师隐喻“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自我价值,更加强调了教师积极向上、不断创造价值的观点。
3.2 网络信息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
从“园丁”、“工程师”、“搬运工”到“太阳”、“摆渡人”、“充电宝”,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灵活的运用现代媒体技术,才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在“互联网+”的新环境下,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掌握最新的教育技术手段,提升教学能力和判断知识来源的能力。
4 未来教师形象的塑造
4.1 终生学习的引领者
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作为继承传统文化的使者,必须具有“与时俱进,严谨治学,终生学习”的理念。作为教师更应该具有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个性化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4.2 顺应时代的教育者
在“互联网+”的新时代里,信息化的教育刚发展起来,理想型教师应该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实现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等之间的深度融合,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引起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可以通过微课来帮助学生复习课堂上的知识点,这些教学手段和方法不仅新颖,还能让学生学到很多知识,因此,教师必须顺应时代的飞速发展,努力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让自己紧跟时代步伐,拓宽视野,提升教学技能,使课堂新颖而独特,培养社会、祖国所需要的、适应于未来发展的新兴人才,是当代新型教师的重要使命和任务。
4.3 研究型教师的实践者
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知识周期不断缩短,新知识源源不断,要求每个人必须積极掌握新知识、终身学习。课程改革使教师对自己的学习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树立与核心素养相符合的教学观,从而能够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成为终身学习的榜样,是教师专业化、自我成长和提升自身修养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 陈桂生.师道实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 10.
[2] 袁丽.中国教师形象及其内涵的历史文化建构[J].教师教育研究,2016(01):103-109.
[3] 诸园.哲学人类学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的卓越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2015(06):21-25.
[4] 李彩艳.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学习心得[J].前石畔九年制学校.
作者简介:杨晨楠(1994-),女,汉族,山西省忻州市人,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为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