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军斌,杨兴华
(南宁学院,南宁 530200)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桂政发〔2015〕6号)指出,“近年来,我区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跨越。但是,高等教育依然存在规模不大、结构不优、质量不高、服务能力不强、体制机制不活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文件提出要构建协同育人新模式,实施协同育人平台建设项目,推动高校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设计课程,共同开发教材,共建教学团队,共建实习平台。文件的出台对于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既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必须以“八个共同”为导向,校企双方协同完成人才培养全过程,才能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所谓“八个共同”,即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标准,共同完善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开发教材讲义,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因此,笔者就商科专业如何搭建基于“八个共同”的校企协同育人平台进行研究,以期为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有益参考。
产业学院是产学合作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有效探索,具有功能目的服务性、办学模式合作性和教学内容职业性的特点[1]。产业学院起源于广东省中山市,如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政府、行业企业共同成立了古镇灯饰学院、沙溪纺织服装学院、小榄学院、南区电梯学院、家造网装饰设计学院、大涌红木家居学院等等。近年来,南宁学院也在积极探索建立产业学院,如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中兴通讯工程学院,与全球教育管理集团合作共建高博软件学院,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人工智能学院等等。产业学院打通了产学双方交流沟通的渠道,有利于解决产学合作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许多难题。
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是符合高职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育人模式,其特点是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之间建立协同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投入,在政府引导下有效配置各方资源,合理构架各方利益,切实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培养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2]。政校行企“协同育人”针对目前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要建立互利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建立政府主导的政策保障机制、建立规范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多方参与的经费投入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建立相互贯通的文化融合机制等。
其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主要包括校校协同、校企协同、校政(校地)协同、校院(所)协同、院校行业协同等等。我国大部分高校为应用型高校,这些高校之间存在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形成自身办学特色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协同育人模式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3]。因此,各高校在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根据自身条件与环境因素,形成了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这些模式的产生与发展,对进一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具有深远的影响。
从形式上看,现有的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为学校提供顶岗实习、建立实训基地等方面,缺乏真正涉及教育教学质量,相关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培养方向、师资建设等的深层次合作。另外,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而行业、企业则以利润为追求目标,当前的校企合作尚未很好解决这一矛盾冲突,校企合作的互惠双赢效果也没能真正体现。同时,学生在校企合作当中往往扮演的是交换的筹码,只是充当廉价的劳动力,做与专业知识无关的重复工作,或者缺乏有效的专业指导,难以让学生在校企合作中成长、受益。
目前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支出与收益不成正比,甚至支出远远大于其预期收益。企业认为,参与教育是近期的投入和直接的损失,而获得的是间接和远期的收益。调查显示,有62%的企业认为“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付出得不到经济补偿”。可见,这种“投入-产出”“成本-收益”不对称的校企合作,企业参与的热情自然不高。另外,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不仅无法得到即时显性的实际利益,而且一些浅层次的合作往往还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麻烦,干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甚至有可能使企业面临一定的风险。在成本意识和风险意识的双重驱使下,企业缺乏合作动力是可想而知的。
相比工科专业,商科专业人才以培养智力技能为主,而智力技能为隐性技能,难以量化检验,加上商科专业的工作对象主要是人而不是物,物的变化甚少,人则是千变万化的,难以以一个模式对待,因此,协同育人的难度相对较大。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单一的培养模式,结果往往是商科专业学生空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经验,不能迅速地融入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中从事日常的业务操作与管理工作。
南宁学院始建于1985年,由南宁市人民政府和民革广西区委合作共办;2012年11月受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2013年入选国家首批应用技术大学试点高校。经过33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为辅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坐落于广西首府南宁市五象新区核心区,校园占地近1 300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学院共有全日制在校生14 000余人,其中,涉及商科类专业的管理学院、会计与审计学院在校生规模约为4 000多人。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践行“应用型、开放式、新体验”的办学理念,形成了6种基于利益共同体的稳定长效、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但是,学校在商科专业类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推进得还不够,建设成效一般。
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中,商科专业尽管有一定的劣势,但有也其独特的优势。南宁学院在实践探索过程中,整合新桂商资源,以“八个共同”为导向,通过研究新桂商文化,凝聚新桂商力量,树立新桂商品牌,打造新桂商精神文化家园,重拾广西文化自信,让更多新桂商企业家主动融入商科人才培养的事业中来,从而提升师资力量,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在产方面。通过新桂商研究广西区域产业特性,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改革课程体系,编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教材,设计教学方式及内容,树立新型教育思想,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有效融合与无缝对接,提升商科专业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助推区域产业稳步发展。
2.在学方面。由专业教师、新桂商企业家录制公开课、微课、情景模拟等,将教学内容以视频形式呈现在网络平台上供学生自主学习,并制作习题集、案例库供学生自主解答。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实名注册,根据专业要求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其他内容的学习,通过一定的测试获得相应的学分。此外,开办行业前沿讲座,设置行业、专业、产品讨论区,营造学习氛围。
3.在研方面。由新桂商企业家提供研究课题或研究课题的某个环节,通过设置一定的奖励规则,激发专业教师、学生主动领取研究任务,通过组建研究团队,开展研究工作,完成研究任务并获得相应奖励。借助“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等比赛,带动更多师生参与科学技术研究与市场研究,提升解决区域产业企业难题的能力。
4.在用方面。由新桂商企业家针对自身企业情况提供需求信息并公开发布,包括用人计划、产品设计、市场开发、品牌推广等,学生根据兴趣与企业双向对接,完成任务即可获得企业承诺的奖励。
1.共同制定培养标准。每年6—7月,学校组织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工作,邀请校内外专家到校指导,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商科专业的校外专家主要由新桂商组成。根据新桂商对不同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商科专业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根据岗位核心能力要求确定培养标准,力争毕业生专业能力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2.共同完善培养计划。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包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校注重收集新桂商的反馈,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更新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法,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3.共同构建课程体系。通过双方不断磨合,学校与新桂商不断改革课程体系,树立新型教育思想,更新教学方式方法及内容。首先,由专业教师、新桂商组成的教学团队根据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发现不断调整课程体系,围绕学生需求、社会需求共同构建完善应用型课程体系。其次,通过开发丰富多样的课程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视野。
4.共同开发教材讲义。依托教改科研项目等载体,学校出资鼓励校内教师与新桂商共同开展教材研究与开发。一方面,通过新桂商案例采集与整理编制相关案例集,用于商科类专业课堂教学;另一方面,通过图片与视频拍摄、文字编辑等方式实现教材数字化、信息化,通过线上建课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5.共同组建教学团队。一方面,学校经过筛选,聘任部分新桂商为特聘教授,以加强师资力量,满足部分课程一课双师的要求,并提高部分课程实践授课环节的水平;另一方面,新桂商相关企业可在假期接收部分教师到企业开展实践锻炼,提高校内专任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6.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建设实训基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过程中,积极邀请新桂商到校参与论证,提高实验实训室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学校与部分新桂商签署协议,落实毕业生就业及在校生实习实训等安排。其中,学校与广西赛盟、广西和桂、国海证券等企业已建立了较稳定的合作基地。
7.共同实施培养过程。从新生入学开始,学校就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新桂商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不管是专业课程授课,还是毕业论文指导,借助与新桂商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庞大的资源背景,学校充分调动新桂商的积极性,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在创新创业方面,新桂商也积极承担指导工作,为学生提供项目来源,给学生提供技术和管理指导,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8.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以能力为本位,强调产出导向。学生的学习成果既要由学校来评价,更要由企业来判断。在评价标准中,学校注重过程考核、能力考核、多方位考核,注重采集学生实习、就业等信息,分析企业评价,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与企业形成了高效顺畅的沟通闭环。
以“八个共同”为导向,通过商科专业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的建设,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商科专业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单一的培养模式,缩短了教和学的距离,拉近了研和用的关系,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了企业的参与动力。同时,平台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降低协同育人成本,打造了商科协同育人新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学校、教师、学生、企业四方实时互动,以视频公开课、微课、在线问答、科研组织、项目竞赛、网上销售等方式,实现教、学、研、用四位一体有机融合,提高了协同育人效率。协同育人平台不仅是一个培养学生的平台,也是一个观察时代的窗口。随着产教协同的深度拓展,商科类专业将根据区域产业需要,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输送切合实际需要的商科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