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和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的结合,促进国际及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要建成国际一流的大型企业集团,就必须走国际化发展道路,所以对于航天企业而言,必然要面临国际化经营能力提升问题。
首先,国有企业境外子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强。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在2001年完成的《大企业“走出去”政策研究》,那时我国境外投资项目大约是盈利、持平和亏损各占1/3。由于当时批准的境外投资企业大多为国企,所以这基本反映了国企海外经营的状况。根据《201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中国近2000家境外中央企业的亏损率为27.3%,高于中国全部境外企业22.4%的亏损率。
其次,国有企业仍以国内业务为主,全球运营能力还有待提高。根据《世界投资报告2012》显示,2010年在最大的100家来自发展中经济体的非金融类跨国公司中,有9家是中国大陆的国有企业。如果按海外资产规模排名,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排在第2位和第7位;如果按跨国指数排名,100家企业跨国指数的平均值为50.9%,而9家国企中只有中国远洋一家勉强达到这一水平,为49.6%,说明即使是与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中国国企的国际化程度也是相对较低的。
在美国《商业周刊》发布的年度全球品牌价值100强榜单中,迄今尚未有任何一个中国品牌入围,说明中国国有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品牌认知度还相当低,这也是国际化程度不高的表现。目前,中国大型国有企业的突出特点是“大而不强”,虽然进入全球500家大公司榜单的不在少数,但真正具备较强全球运营能力的寥寥无几。
国资委的一份报告曾归纳了中央企业境外投资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境外投资战略不清晰,对投资可行性研究重视不够,对境外子公司管理不善,国际化经营人才短缺,境外投资伙伴选择不理想等。这些问题并非国有企业独有,在民营企业中同样存在,它们其实都是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自身能力的不足。
此外,我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能力较强。对于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企在国内经营时往往能凭借与政府的密切关系顺利解决临时出现的许多问题,包括劳资纠纷、征地拆迁、环境污染、资金短缺等,容易使国企领导人形成一种惯性思维,认为只要搞好与政府的关系,就能“船到桥头自然直”,所以对于投资风险防控的重视程度很低。但这种方式在许多国家却行不通,因为它们主要依靠法律管理经济事务,政府施加影响的空间很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依照国内的惯性思维草率投资,既不充分熟悉当地的法律法规,也不对项目的风险进行充分准确的评估,那么就会使失败的概率变得很高。
航天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进入国际市场,而且份额要不断增大,用国际和国内2个市场来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这是航天企业的基本战略,也是落实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要构建国际一流大型企业集团,必须要实现30%~40%的国际化经营收入占比,这个数据在欧美公司的占比更高,有的达到60%。
现阶段,国际化经营收入的份额在航天企业的经济总量构成中占比不高。但国际化工作也不仅仅是发展经济规模,更主要的是改变市场结构,提高发展质量,转变发展模式。航天企业当前的国际化工作是最传统、最初级的发展模式,还需要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通过认真研究,大胆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能力,建立适应国际化发展的创新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各级企业要组织研究国际化发展模式,提出满足企业自身的以及适应本单位现实情况的发展模式,经过几年的运营,要基本建成满足“十三五”及以后一定时间内国际化发展的新模式。
推动具备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实现整体上市,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要加快股权多元化改革。股权多元化有利于培育国企领导人的企业家精神,使他们敢于承担国际化经营的风险;有利于企业制定清晰的长远发展规划,并据此制定国际化战略;有利于国企实行更加灵活的用人制度,从国内外引进高水平的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有利于提高国企的商业化运作水平,减少外国政府对国企海外投资商业目的的质疑。
此外,还要高度重视国际化经营人才培养。目前,航天企业具备善于谋划整个系统方案、市场推销能力的人很少;既有成本观念,又能做市场开拓和协调管理的人更少。这是航天企业国际化发展最大的短板,所以应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
当前,航天企业既要看到国际化经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也要看到发展的机遇。“一带一路”倡议、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航天企业的国际化工作有非常好的推动作用。因此,要通过运用相关政策法规来推动航天企业国际化发展,进而为建成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