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本教研开发遵循的特点

2018-12-06 07:40曹丽芸
速读·中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乡土校本

曹丽芸

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结合本地教学实际,开展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教研工作,以体现新课改的要求。

校本教材开发要立足于当地乡土特色,充分挖掘地域人文优势。教材呈现的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命、紧密联系的生活环境和生动的人、事、物,它努力集知识性、思想性、教育性于一体,力求通俗,以点带面,拉近时间空间的距离,彰显地域性文化特色,以激发学生的乡土情趣和爱乡情愫,用浓郁的本土气息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激励学生心怀乡土,放眼天下。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编写以国家《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及认知规律,主要遵循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贴近学生的生活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学习的间接性,校本教材的开发把“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满足其成长需求”放在第一位,应选取源于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从最直接的生活体验教育为切入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将校本教材内容进行优化、重组,使教材内容成为易于在课堂上教学表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材料。

二、具有较强的地域性

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编写的操作中,要充分发掘地方的自然资源,突显地方特色。如家乡的文化遗址,历史名人传记,乡土人情,自然生态资源以及新兴产业都是校本课程的宝贵资源。所以,教材开发中,要凸显地域性特征。使学生在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中学到了最丰富的历史文化,自然知识与生态知识,受到了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教育。

三、教材使用的可操作性

教材的使用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浅显易懂的问题设置,以及学生乐于实践的活动平台或展示窗口,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材使用的可操作性。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习版块,灵活采用实践调查、作品展示、资料收集、沙龙驿站、动手平台等教学策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新奇又充满知识奥秘的世界。面向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让学生在自由的知识与思想、情感与世界观、意识与行为、爱心与责任的交融中,逐步掌握和深入了解自己生活的周围世界、享受自然、保护自然、创造生活、热爱家乡。校本课程适用于本校或是与本校毗邻的周边校区,即有乡土性又有可操作性。

四、注重知識的趣味性

教材内容的构思与确定,以调动儿童的感官认知兴趣为主导,要注重知识的趣味性。教材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因素以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促使学生产生较广泛的兴趣爱好。选编的内容要做到立意新颖、视角独特、跌荡起伏、引人入胜,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图文并茂的教材能使学生先入为主,并且在趣味性的互动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掌握丰富的知识,培养良好的习惯,塑造健康的品质。

五、教材设计的创造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中,要将本区域、校内外的自然资源、人为资源和社会资源融入校本教材的内容。通过撰写、改编、补充、拓展和新编等方式组稿,形成具有创造性的校本教材。体现出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化。时间空间的广域化,评价的差异化,尊重学生的需要和实际知识含量,设计适合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的学习内容。教材设计的创造性能有效延伸校本教材的空间,更有效的推动校本教材的实践价值。

校本教材开发与编写要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弥补了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不足,更有效地服务于课程改革,推进素质化教育的进程。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乡土校本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乡土分外妖娆
运用创新理念整合与运用历史教材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换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