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盛唐六言诗之“风趣”

2018-12-06 02:15张慧颖
关键词:理趣风趣王维

张慧颖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一、六言诗研究现状综述与盛唐六言诗发展概述

六言诗的研究相较于五、七言诗则相对较少,从宏观角度研究的有:俞樟华、盖翠杰的《论古代六言诗》[1],着力分析六言诗体在中国古代起源及发展的状况,力求全面展现六言诗这种文学样式的概貌;林亦的《论六言诗的格律》[2]与卫绍生的《六言诗体研究》[3],都是从格律、声调和体式方面来研究六言诗;唐爱霞的《古代六言诗研究》[4]作为一篇博士论文,较为全面和详细地阐述了六言诗的起源、格律、音节,以及与音乐、词的关系,将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的六言诗全部纳入其研究范围,从微观角度研究的则更注重六言诗的个案研究、朝代性和体式上的侧重,张明华、王启才的《黄庭坚与六言诗在两宋之际的发展与变化》[5],李蓉的《范成大六言诗的新变》[6],赵飞文的《论唐代六言绝句》[7]以及刘继才的《论唐代六言近体诗的形成及其影响》[8]等都属此类。通过研读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六言诗在起源发展、格律体式上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和完备,然而其艺术风格方面则仍有可补充之处。盛唐时期的诗歌创作如同一座壮丽雄伟的高峰,那盛唐六言诗的创作又有着怎样独特的艺术风貌?虽然六言诗未能流行于世,但其艺术风格对后世创作却未必没有影响。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煌煌唐韵,俊采星驰。六言诗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之后,也随着中国古典诗歌进入空前的繁荣期,融入中国古典诗歌的大潮,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盛唐时期六言诗的创作群体与创作数量虽不及中晚唐,然而盛唐时期的创作群体主要为李白、杜甫、高适、岑参这样的诗歌名家,作品质量较高,产生的影响也大大超过中晚唐,可谓是唐代六言诗的一个高潮期。

盛唐六言诗主要作家及作品情况表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盛唐时期基本是六言格律诗的时代,诗人们借鉴五、七言诗歌创作的成功经验,在创作过程中自觉遵守格律诗的一些基本要求,从而使盛唐的六言诗基本以绝句为主。

自北周时期六言诗作为朝廷宴享祭祀之体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其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开始提高,不再单单作为宴享祭祀之用,亦成为诗歌正体登堂入室。到了盛唐时期,六言诗的题材内容已从朝廷歌辞转变为描写田园生活、山水风光,从而抒发闲情逸致,堪称唐代六言诗中的精品。而正是这些田园山水之诗,共同辉映出盛唐六言诗“风趣”的艺术风貌。

二、盛唐六言诗“风趣”之所在

盛唐时期张说的八首六言诗皆为乐府,是歌功颂德的应制之作,赞扬李治与武则天的政治清明、福寿无疆,虽充满着阳刚爽朗之气,其内容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该诗的价值,是六言诗由初唐向盛唐过渡的作品。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张说的六言乐府《舞马词》《破阵乐》不仅有创体之功,对六言绝句与律诗,甚至词曲的形成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这里暂搁置不论。

自王昌龄创作的六言诗《望月》《途咏》始,诗歌视野开始由朝廷转向更为广阔的自然世界。《唐诗汇评》在谈及六言诗时收录了王楷苏《骚坛八略》之论:“六言诗,摩诘、文房辈偶一为之,其法大概以风趣为主,不措意可也。”[9]从王维的《田园乐七首》与刘长卿的六言诗出发,纵观整个盛唐六言诗的概貌,“风趣”恰恰从形与意两方面对这一时期六言诗的艺术风貌做了准确而精到的定位,使盛唐的六言诗出现了与五言诗、七言诗的雄壮浑厚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独特艺术风貌。

“风趣”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南朝的谢赫《古画品录·戴逵》写道:“情韵连绵,风趣巧拔。”其内涵主要指风味情趣,与王楷苏对王维、刘长卿六言诗的定位是相一致的,继而从他们诗里放眼整个盛唐时期,解读六言诗之“风”与“趣”的具体艺术特征。

(一)风神爽朗,飘逸灵动

盛唐六言诗最著名的当属王维的《田园乐七首》: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又名《辋川六言》)

这七首绝句表现了王维向往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心态,不论是采菱渡头、杏树坛边、桃花源里,还是萋萋春草、落落长松、山下孤烟、天边独树、南园露葵、东谷黄粱,抑或是桃红柳绿、宿雨朝烟、远村陋巷、泉水鸣琴,王维将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物象联系组合在一起,不仅色彩和谐,更是带有山间田园独有的明净爽朗,风味隽永。除此之外,作者还善于用静谧和谐的自然景物烘托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如坛边渔夫、孤眠山客、归村牛羊、枝头黄莺等,都是动态的形象,配合着田园的宁静与优美,从而使整个诗歌呈现出一种灵动飘逸的艺术风貌,而那些富有张力的动词,如“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中的“含”与“带”,更是为整首诗歌在静朗中平添了一份神韵,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评价:“‘桃红复含宿雨’云云,每吟此句,令人坐想辆川春日之胜,此老傲睨闲适于其间也。”[10]P271可见这七首六言诗,描绘出如此引人入胜的春日胜景图,明朗灵动、风神熠熠。

王维之后,在六言诗创作方面取得较高成就的应推刘长卿。先看其三首六言绝句:

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寻张逸人山居》)

对水看山别离,孤舟日暮行迟。江南江北春草,独向金陵去时。

(《发越州赴润州使院留别鲍侍御》)

瓜步寒潮送客,杨柳暮雨沾衣。故山南望何处,秋草连天独归。

(《送陆澧还吴中》)

《寻张逸人山居》描写诗人入山所见之景,通过描写“危石”“鸟道”“空山”,烘托出一种空灵又静谧的氛围,将张逸人的居所与桃源相联系,再用“涧水”与“落花”渲染,显得别有情致。后两首诗为送别之作,景中写情,“孤舟”“日暮”“春草”“杨柳”等意象的组合,使送别充满着诗情画意,且诗中多用民歌语言,简明清浅又富于情致。至于其两首六言律诗,亦是展现出“风趣”的整体风貌,《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与《蛇浦桥下重送严维》这两首也是写离情别意,同样是通过景物渲染来表达感情,“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将时间、空间分别拉长拉大,于惆怅的离别中亦生出一份爽朗的豁达,“黄叶”“青山”与“寒江”“古木”等意象,分别从视觉触觉等角度描写景物,为之赋予了人的情感,从而使笔下万物更添神韵,整篇诗作情致摇曳,品之不尽。

除了王维、刘长卿的六言诗作,李白的“门对窗溪流水,云连雁宕仙家”(《春景》)有着诗仙独特的俊朗飘逸,呈现出来的诗歌风貌更显灵动有致;王昌龄在其《望月》中也有“听月楼高太清,南山对户分明”这般风神清朗的景物;岑参的一句“洞口桃花带雨,溪头杨柳牵风”(《春山晚行》)更是写尽风韵,灵动清爽。这些六言诗句或绘四季景物,或述村居之乐,形象描绘了大自然旖旎的风光,充分展现了盛唐时期六言诗作风神爽朗、灵动飘逸的艺术风貌。

(二)情理非凡,趣味无穷

爽朗飘逸的风神是盛唐六言诗的形象特征,而其内在的深层意蕴却体现出一种非凡无穷的理趣。王维《辋川六言》中最著名的一首:“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桃花带雨,柳染烟浓,花落莺啼人未醒,此时此地仍然宁静如初。花落未扫乃是因家童与客俱未醒,这无人过问落花满地的情景,不是别有一番清幽的意趣么?俗话说,心静方能物静,作者在诗中着意渲染静谧的气氛,正是为了表现诗人的追求物我皆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的理趣。周珽在《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中评此诗:“上联景媚句亦媚,下联居逸趣亦逸。”[10]P372指的便是此诗既有灵媚清朗的艺术形象,又兼含物我皆静的理趣。而另外六首大抵也呈现出静谧归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这一意趣。

刘长卿的《寻张逸人山居》则又是另外一番趣味。此诗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说其险,再由落花来引人入胜。山路危石,盘旋直上,似乎只有鸟儿才能飞过,然而空山深处竟然还住有人家,顺着涧水漂浮来的落花去追溯,上游定是桃花源一般美丽的地方。此诗不直说危石之后隐藏有什么地方,而是略露一斑,让人从水面落花来判断,美好的境地深藏其后,从而引人入胜。明代顾磷评点“桃源定在深处:有趣”[11]。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用曲折婉转代替平铺直叙,让景物慢慢出现在读者眼前,从而别有一番幽赏细品之趣味,令人回味无穷。

富于情趣、理趣之作远不止此二人之诗,盛唐六言诗着笔风韵流转,细品妙趣横生,太白“惯看山月山花”(《春景》)写山居闲适之趣,“诗兴正当幽寂,推敲韵语落砧”(《秋景》)写诗兴幽寂,需反复推敲方得佳作之乐趣。少陵的六言诗《村乐》:“心远不知市近,家贫惟盼年丰。炙肾宁忘王子,颠毛已作山翁。”则更多体现了广大农民淳朴生活中的乐趣,所谓“心远地自偏”,长年的田间劳作已然隔绝了喧嚣,唯有单纯的愿望企盼着丰收,即使劳作再艰苦也不贪图那空虚的快活,山中老翁也有自己生活的快乐和趣味。整首诗紧扣一“乐”字,末句“颠毛已作山翁”既有着自嘲的豁达,又有着安贫乐道的满足,让人读来不禁对老翁简单充实的生活心生向往。岑参通过《春山晚行》中“鸟度残阳上下,人随流水西东”一句也表达出一种人与万灵在自然面前皆渺小力微的理趣,而高适在《元日》中通过将景物拟人化,从而将元日的盛大场面写得妙趣横生。盛唐的六言诗往往都有着或深刻的理趣或生动的情趣,使诗作余音绕梁、趣味无穷。

三、盛唐六言诗“风趣”之原因

(一)外部时代因素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而盛唐更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林庚先生有言:“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如旦晚才脱笔砚的新鲜这也就是盛唐时代的性格。”[12]在这一时期,诗歌在思想与艺术上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飞翔在广阔的朝气蓬勃的开朗空间,六言诗也从时代的昂扬进取中汲取了积极健康的时代成分,其表现山水田园内容的六言诗与现实社会是相联系的,并非魏晋时期与世隔绝的消极避世,其“风趣”的艺术风貌源自盛唐时代的安定康乐。

王维《辋川六言》的“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渡头风吹,林边日斜,各景物和谐共处,构成了一幅优美清朗的田园图。“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一渔夫立于树下,不远便是处处人家,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洋溢着不尽的田家乐趣。又其“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正是这样充实而忙碌的农作生活,使得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别样的爽朗风韵。岑参的《村居》“夹岸人家临境,孤村灯火悬星”便是最平常的生活场景,高适的《元日》“献岁杯倾鹦鹉,鸣春韵杂笙簧”也绝非与世隔绝之景,正是这般安定而平淡的生活,才孕育出如此饱满的诗意,造就这般“风趣”卓然。

另一方面,盛唐的时代特征造就了盛唐诗人尤其是山水田园派“藻思襟情”般的风神,他们以一种富于诗情的眼光来看待一切,对仕与隐也不再过分对立,与山水亲近,与人世亦不疏,正如余恕诚先生说的:“诗人自身也是既怡情山水又亲和人间”[13],因此,他们笔下的景物都是可以与之交流的,有着人的情思和情韵,出落而成的六言诗既有山水间飘逸灵动的情致,又有人世间深刻无穷的理趣。

盛唐的时代因素不仅影响着六言诗的风貌,同样也影响着五言诗、七言诗,然而不同于五言诗、七言诗整体风貌上的雄壮浑厚,六言诗以“风趣”为主,大多也是因为题材上的田园山水化,从而使盛唐六言诗自有一股清新别样的趣味,究其原因,除了上文提到的时代影响这一共性原因,六言诗内部自身特点则是一个更具个性的原因。

(二)内部自身特点

陆时雍《诗镜总论》说:“六言甘而媚”。指的是六言诗宜表现舒适恬淡、妩媚多姿的生活。张风波进一步说:“以六言诗舒缓平稳的语调,表现其恬淡闲逸的生活情趣,可谓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14]那么就不得不关注六言诗这一特殊的体裁。

首先是句式。六言诗的基本句式是“二二二”,这是盛唐大多数六言诗都采用的句式,如王维的《田园乐七首》之: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再如岑参的《村居》:

夹岸/人家/临镜,孤村/灯火/悬星。乔木/千枝/鹭下,深潭/百尺/龙吟。又如刘长卿的《发越州赴润州使院留别鲍侍御》:

对水/看山/别离,孤舟/日暮/行迟。江南/江北/春草,独向/金陵/去时。

诸如此类“二二二”句式的诗还有不少,而这种句式音节分配平均,字数相同,读来十分舒缓平稳,且语义单位较松散,动词极少,如王维诗中“桃红”“复含”“宿雨”都是偏正词组,“红”“复”“宿”是修饰语,一句中语义疏淡,从而便有了舒缓的效果,而这种舒缓的语调与田园山水的古淡优美更是相得益彰,更生出一番韵味饱满、风神荡漾的姿态。然而盛唐六言诗也并非皆为“二二二”句式,王维的“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便是一首“四二”句式的六言诗,还有“门对/窗溪流水,云连/雁宕仙家。 谁解/幽人幽意,惯看/山月山花”(李白《春景》),“心远/不知市近,家贫/惟盼年丰。炙肾/宁忘王子,颠毛/已作山翁”(杜甫《村乐》)等句式,这是基于“二二二”句式的基础上所做的一些改变,从而使音节在舒缓的基础上更添一份灵动多变,不自觉便带有一番趣味,读罢唇齿留韵,自在“风趣”。

其次是叠字的运用。《文心雕龙·物色》说:“物貌难尽,故重沓舒状。”意思是用重叠复沓才能写尽景物的情状,可以更好地形容事物。六言诗中的叠字使用频率是远远高于五、七言诗的,因其基本的“二二二”句式更契合双音步的叠字,从而在描绘景物上更加形象生动、逼真传神,在节奏上也产生了明显的音律效果,读来朗朗上口,进一步促成了盛唐六言诗“风趣”的艺术风貌。

王昌龄的《途咏》:“僧舍萧疏静掩,渔舟隐隐烟光。”写的是诗人途中夜息,万籁俱静,只看得见远处忽明忽灭的渔光,叠字“隐隐”恰到好处地将烟光的模糊不定、若隐若现表现了出来,并且营造出一种静谧安闲、别有情调的氛围,借远处的一点暖暖的灯火,暗喻诗人心头的一份安慰、一点希望,不也是旅途中的一份乐趣么?

王维的《田园乐七首》之四:“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更是两句用了两个叠字,“萋萋”写春天草木茂盛之景,从而展现出一派诗情画意,“落落”写夏天长松零落之貌,与春景形成对比,别有一番疏朗之美,二句便是两种风神,田家四时之景亦是各有乐趣,叠字的运用使人读来又添了一份安闲舒缓的情韵,“风趣”二字堪当也!

四、盛唐六言诗“风趣”之影响

(一)对宋代及以后六言诗的影响

从内容题材上看,宋代及元明清六言诗主要以写景抒怀为主,这与盛唐六言诗山水田园题材的较高成就是分不开的,而对于盛唐“风趣”的特征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如苏轼的《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之一:“秋早川原净丽,雨余风日清酣。从此归耕剑外,何人送我池南?”展现了秋日平川之爽朗明丽,又伴着风雨的柔美,自有一股俊逸灵动的风神,末两句抒发了归隐之意,体现出诗人对田园乐趣的追求。再如杨万里的《宴客夜归》:“月在荔枝梢上,人行豆蔻花间。但觉胸吞碧海,不知身落南蛮。”在月光下的田园中,夜气夹杂着荔枝与豆蔻的芬芳浮动着,前两句读来不觉景生眼前,有如身临其境,穿行在花木间,一物一景都颇具情致,以至于忘记自己所处的艰难境地,反觉胸中畅快,真是趣从中来。明代杨慎的《长干三台》其一:“雁齿红桥仙坊,鸭头绿水人家。邀郎深夜沽酒,约伴明朝浣纱。桃叶横波风急,梅根渚远烟斜。”也不难读出其中风神俊爽的景物形象以及深夜沽酒、明朝浣纱的生活乐趣。

而取得六言诗创作较高成就的首推宋代王安石,他的《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几乎可与王维的《辋川六言》相媲美。全诗如下:

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用“柳叶”“鸣绸”“荷花”“落日”等意象的排列,展现出一幅盎然清新的夏日图:夕阳西斜中落霞辉映,岸边杨柳枝垂叶绿,迎风低昂,偶尔一阵微风拂面,蝉鸣阵阵,池中荷叶相依如醉,前两句写景甚得盛唐之“风趣”,有着一种灵动优美的韵味,透露出一份安乐与陶醉;第三句“三十六陂春水”收拢前两句,再以“白头想见江南”结句,造成情感的飞跃,透露出诗人思念江南故乡的情思,以眼前之景反衬故乡之景,匠心独运,文意摇曳,显然是顺承了盛唐“风趣”的艺术特色。而第二首写诗人故地重游,面对物是人非之景所产生的感慨,叹时间更替兴亡多变,则更多地偏向于盛唐“风趣”中的理趣,宋代六言诗对理趣一脉的发展可谓是不遗余力,这与整个宋代诗文重理趣的是趋同的。

刘克庄的六言诗最重理趣,如《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录三:

叔夜真龙凤矣,嗣宗犹螟赢然。一以《广陵散》死,一以《劝进表》全。

有教圣愚无类,非人父子勿传。此乃靖欲反矣,是亦羿有罪焉。

举世尽兄孔方,无人敢卿五郎。客喜大夫粪苦,奴夸太尉足香。

第一首用前人的代表作品来显示其人的处世哲学,从而寄予自己的褒贬态度,后两首也皆是通过用典来示爱憎,委婉不直,令人深思后获益匪浅,自然便从中悟出一番理趣。值得关注的是第一首句式结构,前两句采用“二一三”句式,后两句则采用“二三一”的节奏,由此可见,宋及以后六言诗对句式方面的改变更甚于唐。

因此,从形式上看,盛唐之“风趣”对宋至清六言诗句式上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上文已经详述了宋及以后朝代对于“风趣”艺术风貌的继承,而为了达到其诗的灵动飘逸,为了更好地体现理趣,突破传统的“二二二”句式则是必然选择。如黄庭坚的《题山谷石牛洞》中“白云横而不度,高鸟倦而犹飞”二句采用的是“三一二”的节奏;他的《次韵石七三》其一“骨硬非黄阁相,眼青见白苹洲”二句用的是“二一三”的节奏;而在其二诗中“生涯一九节笻,老境五六十翁”二句则变成了“二三一”的节奏,这里将更加灵活的散文句式融入了六言诗,使得表现出来的景物也更加灵动俊朗,情韵更加摇曳多姿,而所表达的理趣也突破了原本句式的束缚,其范围更广、内涵更深,宋代六言诗正因为深受盛唐“风趣”之貌的影响,对盛唐六言诗一边继承,一边发展,从而将“风趣”这一独特的艺术风貌表现得更加具体,从而一直延续至元明清,余响未绝。

(二)对日本汉诗的影响

在日本汉诗中,有不少诗人从事六言诗创作,他们大多受到了盛唐六言诗“风趣”艺术风貌的影响,在题材上以山水田园为主,艺术特色上重景物的灵动风神,以表达清朗飘逸的情韵和闲适安逸的情趣。如日本诗人菊池溪琴深受王维六言诗影响,其模仿王维之诗如下:

鸟倦已归江树,帆迟忧逐晚晴。沙浦潮来雨歇,山城钟尽云行。

青山皆绕古驿,野水半含人家。渔老归时柳絮,耕牛行处桃花。

竹绿自有清韵,山青何关世情。门荒不见人影,窗静只闻水声。

——菊池溪琴《仿右丞》(选三)[15]307

此诗巧妙将意象组合,色彩丰富饱满,一如王维笔下的辋川别墅,十分清丽闲适,那些灵动明朗的风景,无处不透露出一股安乐宁静的气息,有着一番俊逸多姿的情趣和淡然通透的理趣,盛唐六言诗之“风趣”于此处尽显无疑,受这一影响的诗作还有很多,如:

千山万山落日,红叶黄叶深秋。风光此际如锦,思句人凭小楼。

——富田欧波 题画

雨外孤帆出没,烟中一水萦纡。残日乍明乍灭,远山如有如无。

——森春涛 题画

红尘紫陌无梦,黄叶青山有家。迎客拨书客坐,遣童汲水煮茶。

——赖山阳 画山水

旁若无人笋长,相见一笑花开。偶吟长句短句,更近三杯四杯。

——久贝岱 《六言独酌》[15]306-307

远山落日,秋叶绚烂,雨中孤帆,红尘紫陌,汲水煮茶,笋长花开,这一幅幅如画般的美景中都蕴含着摇曳生姿的情致,那种灵动缥缈的风神和情理非凡的趣味正展现着盛唐六言诗“风趣”的煌煌余韵!

猜你喜欢
理趣风趣王维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走哪条路好
Books that change my life 改变我一生的书籍
罗翔——一名幽默风趣的法学老师
言近旨远,发人深思——小议诗的“理趣美”
雅痞新风趣
理趣课堂:有意思与有意义
“理趣”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理趣理念的提出与优化
邵毅霞:挥毫得畅,风趣巧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