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后 失语取穴规律研究*

2018-12-06 09:04彭拥军孙建华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廉泉言语中风

乔 玉,彭拥军,孙建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失语症是大脑语言区或相关区域受损而产生的后天获得性语言障碍,即后天学到的语言能力因脑部病变而导致语言能力受损,导致患者语言的识别、理解、记忆及思维障碍[1];在诸多病因中,急性卒中后失语的概率最高,约是21%~38%,有研究表明,80%~90% 的失语患者都是由卒中引起的[2-3]。 目前,在治疗方面多采用针灸、西医常规药物、言语-语言康复训练等。其中针灸作为典型的传统医学,在中国,较早的应用于治疗中风后失语,但是目前医家对针灸治疗卒中后失语的运用方面存在不足,多以各家经验为主,选穴复杂、混乱,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治疗方案,不利于针灸疗效的提高。本次研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分析近10余年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的针灸穴位规律,提取出临床中常用穴位与核心组穴,总结出最佳选穴方案,为临床中腧穴处方的选取提供参考,同时进一步推广针灸在中风后失语的应用。

1 文献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数据资料来源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WanFang)和PubMed于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的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临床文献。剔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一共收集到文献114篇。

1.2 检索方法

以“中风后失语or卒中后失语and(针灸or针刺or舌针or头针or放血疗法)”为检索词组合,检索三大中文数据库,以“(aphasia after stroke OR apoplectic aphasia OR Apoplexy aphasia )AND (Acupuncture OR Acupuncture therapy OR Tongue needle OR scalp acupuncture OR Blood letting therapy)” 为检索词搜索PubMed 数据库。

1.3 纳入标准

①以针灸治疗为主的临床研究;② 针对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和实验研究;③研究方案设计相对合适,有合理对照组;④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和纳入、排除标准,诊断或疗效标准均为国际或国内同行公认的通用标准;⑤有明确的针灸处方。

1.4 排除标准

①重复发表或重复检出的文献;②治疗组、对照组例数少于20的文献;③治疗组采用3种以上疗法的文献;④非针刺疗法如拔罐、穴位埋线、艾灸,特色疗法如耳穴、腹针、平衡针,有干扰因素如电针、心理暗示疗法、穴位注射、穴位贴敷;⑤个案报道、文献综述、 名医经验、动物实验类的基础研究文献;⑥自身前后对照或采用针灸作为对照的临床研究,除去特殊针灸疗法可以使用针灸对照;⑦ 研究结果显示为无效或无统计意义的文献;⑧未明确给出针灸处方的文献。

1.5 数据预处理

参考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教材《针灸学》[4],提前对穴位的名称及归经进行规范。先对近10年的文献进行大概的筛选,用Excel表建立中风后失语针灸处方、腧穴方、治疗次数、有效率等数据库;将文献中明确提到的主穴、 配穴均录入表格,提及具体证候/症状的辨证分型取穴及对症取穴均按配穴录入。然后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采用 SPSS modeler18.0 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

1.6 数据筛选及录入

研究者依据文献的纳排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文题阅读和摘要初筛,之后进行全文阅读、反复核对。将数据导入 NoteExpress2,建立相应数据库。对纳入文献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文献纳入情况

初检文献866篇,经文题、摘要阅读,剔除重复检出文献228篇,剔除重复发表文献22篇,剔除综述、系统评价、非针刺为主的疗法、治疗组疗法多于3种、针灸处方不明、特色疗法等文献及手动查阅重复文献共504篇。终纳入文献114篇,涉及针灸处方146首。

2.2 腧穴-经络及治疗频次的分析

对146条处方进行穴位分经归类,将经络选用频数进行分析处理,共涉及经络14条,经穴62个,穴次551,另涉及经外奇穴有38个,穴次474。在取穴上十四经脉均有涉及,经穴与奇穴取用比例相当,突出了经外奇穴在治疗中风后失语的重要作用;涉及督脉穴位及穴数最多,为11个穴位,121个穴次,其次涉及穴次较多的为任脉、手少阴心经。见表1。同时对114篇文献中注明治疗疗程的次数进行统计分析,有治疗次数的文献101篇,总治疗次数2 569次,平均疗程为25次。见表1。

表1 腧穴-经络频次表

2.3 腧穴关联规则分析

对146条针灸处方进行腧穴频次分析,总频次大于15的腧穴按降序依次排列,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金津,见表2。将总频次大于15的腧穴,共21个穴位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其间的关联规则,见图1。由图1可见“金津-玉液” 相关性最高,其次是“金津-廉泉-玉液”。 设置信度>96%,支持度>16%,增益>1,共获得关联规则,见表3。

表2 腧穴频次分析表

注:设置0~15为弱连接,虚线;15~30为中等连接,为细直线;30以上为强连接,为粗直线图1 穴位关联规则图

前项后项置信度百分比规则支持度百分比增益玉液金津98.55146.5751.998廉泉-玉液金津10027.3972.028右旁廉泉左旁廉泉10021.2334.71左旁廉泉右旁廉泉10021.2334.71风池-玉液金津10020.5482.028右旁廉泉-上廉泉左旁廉泉10018.4934.71左旁廉泉-上廉泉右旁廉泉10018.4934.71言语一区-言语二区言语三区10017.8083.174言语一区-言语三区言语二区96.29617.8082.991通里-玉液金津96.15417.1231.95言语三区-金津玉液10016.4382.116言语三区-玉液金津10016.4382.028风池-廉泉-玉液金津10016.4382.028言语二区-金津玉液9616.4382.031言语二区-玉液金津9616.4381.947

3 讨论

中风失语症[5]又名“风懿”“语涩”“喑痱”“不能言”和“中风失音”等,是中风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有70%~75%的脑卒中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语[6]。现代医学认为, 中风失语症是病灶损伤了与言语有关的传导通路(皮质及皮质之间的), 引起言语、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上的障碍[7]。《素问·大奇论》最早描述中风后失语的相关症状,曰:“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不瘖舌转,可治”。当代医家多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肝、脾、肾不足为其本,瘀血、肝风、痰浊等病理因素蒙蔽脑窍,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为其标。其病位多在口、脑,并与心、肝、脾、肾有关。通过系统对文献主穴、配穴选穴统计分析,得出临床上对卒中后失语多运用有补肾填髓、健脾宁心、通阳开窍醒神等功效的主穴以治其本;同时以有平肝潜阳、祛痰通络、补气活血、滋阴熄风等功效的配穴以治其标,主配相合,标本兼治,有效彰显出整体论治、辨证施治的中医传统特色。

通过系统对处方穴位的频次统计分析,排名前10得出穴位依次为:金津、玉液、廉泉、言语三区、通里、言语二区、风池、言语一区、百会和哑门。通过系统对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处方选穴的关联规则分析,最终筛选出 11个临床常用施治穴位,分别为金津、玉液、廉泉、言语一区、言语二区、言语三区、通里、风池、上廉泉、左右旁廉泉。常用施治穴位与频次排名前10的穴位重复的核心腧穴为金津、玉液、廉泉、言语一区、言语二区、言语三区、通里及风池。

核心穴位金津、玉液、廉泉在临床上有显著的疗效,从解剖位置分析,舌体神经分布稠密(有舌下神经、舌咽神经、舌神经、迷走神经至舌根的分支、交感神经等),针刺廉泉,通过刺激舌体根部的末梢神经反射性地增强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神经反射,加速语言功能的恢复[8]。处于舌下的金津、玉液两穴位点刺放血可刺激此处的神经,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舌肌运动能力,利于舌体的濡养,增强舌的功能活动,同时可刺激与舌体联系的经络,起到通经活络、调畅气血、开窍醒神的目的[9]。

针刺言语一区、二区、三区属于头针疗法,头针是一种融合了中医针刺理论、西医神经生理学与解剖学的新型针刺技术,是根据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在头皮的投影区来取穴,能够刺激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头皮相应区域,促进受损大脑皮层功能的恢复,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10]。现代研究表明,言语一区、言语二区、言语三区均有丰富的神经分布,其位置与脑联系较为密切,通过针刺头穴言语区可以建立脑血管侧支循环,使病灶部血流量增加,改善脑组织电生理活动及微循环,调整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促进和加强脑代偿作用,从而激活语言中枢功能低下的神经细胞,直接刺激语言功能的恢复[11-12]。中医认为脑为“诸阳之会”“元神之府 ”,是生命的枢机,主宰着人体的生命活动;同时根据“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治疗规律及头针的醒神开窍、导气通络、协调全身之气血阴阳的作用,故多选取言语区治疗中风后失语。

《中藏经》曰: “心脾受风, 则舌强不能言”,基于中医基础理论中经络学说,语言不利与五脏经脉失调关系密切,而五脏的经脉皆直接或间接的与舌本相关联,而手少阴之别系于舌本,因此取通里穴可达清心安神、通利合营之功,有效的调达心气以通闭塞,从而促进言语功能的恢复[13]。风池为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类经图翼》提出风池专治“中风不语,牙关紧闭,汤水不能入口”,同时足少阳胆经与循喉咙之后的足厥阴肝经相表里,故针刺风池可以调肝息风、豁痰利咽开窍[14]。

通过对以上8个穴位的剖析,得出临床中治疗中风后失语的最为核心的取穴处方为金津、玉液、廉泉、言语一区、言语二区、言语三区、通里和风池;在临床治疗中除了这些基础处方外,医者会根据临床症状进行随症加减,通过对配穴的系统分析,可知中风后失语在临床上多分为肝阳上亢、气虚血瘀、阴虚风动、风痰阻络或痰热腑实等证型;肝阳上亢多取用太冲、合谷穴,风痰阻络或痰热腑实多取用丰隆、内庭、曲池,气虚血瘀多取用足三里、气海、血海,阴虚风动多取用太溪、三阴交。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的处方及疗程进行系统分析,提取出临床治疗该病的常规选穴、核心组穴、关联度高的穴位配伍及治疗该病的平均疗程,为临床中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提供可靠的依据及真实的参考价值,并提供了一套有效的针灸取穴方案,便于临床医生使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廉泉言语中风
探议廉泉穴※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贪泉与廉泉的启示
廉泉与故宫文物保护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针刺治疗单纯鼾症1例*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