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丹
(十堰市人民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心功能室,湖北 十堰 442000)
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包含多种因素,其中被激活的内源性细胞因子发挥关键作用[1]。研究显示慢性心衰患者往往表现出Treg细胞比例的下降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增加。因此,基于对Treg细胞和炎症细胞因子的研究将有助于探究免疫、炎症和慢性心衰的关系。本研究将初步探讨醛固酮对慢性心衰大鼠血浆炎症细胞因子和Treg细胞Kv1.3通道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参照文献[2]的方法构建大鼠心衰模型。
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检测大鼠血浆IL-1β、IL-6、IL-17、IFN-γ、TNF-α和BNP水平。
设置膜片钳放大器的钳制电位在-70 mV,Kv1.3钾通道予以-80~+80 mV斜率刺激,刺激时长为400 ms,于倒置显微镜下钳制记录电流。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SD表示,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如表1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慢性心衰组大鼠血浆IL-17、IFN-γ、TNF-α、IL-6和IL-1β的含量显著增加;与模型组相比,醛固酮处理组的以上细胞因子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图1所示,与模型组相比,醛固酮处理组大鼠Treg细胞Kv1.3钾通道电流峰值密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醛固酮处理对慢性心衰大鼠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s)
表1 醛固酮处理对慢性心衰大鼠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s)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1;##表示与模型组相比,P<0.01
分组 IL-17(pg/mL) IFN-γ(pg/mL) TNF-α(pg/mL) IL-6(pg/mL) IL-1β(pg/mL)对照组 38.74±9.23 55.45±14.54 375.98±46.56 32.21±6.63 231.23±34.54模型组 55.53±13.42** 198.32±15.32** 893.31±97.44** 52.83±12.78** 469.42±89.34**醛固酮组 46.69±13.99**## 123.13±12.32**## 649.45±85.45**## 43.67±9.62**## 323.43±56.53**##
图1 醛固酮对慢性心衰大鼠Treg细胞Kv1.3通道电流密度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慢性心衰大鼠血浆中IL-17、IFN-γ、TNF-α、IL-6和IL-1β含量均高于对照组,醛固酮处理使其显著下降,提示炎症反应参与大鼠慢性心衰的形成过程,而醛固酮具有潜在的缓解作用。作为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CD4+T细胞亚群,Treg细胞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因此,改善Treg细胞调节作用,从而缓解炎症对心衰的促进作用将可能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新靶标。本实验结果显示醛固酮处理使心衰大鼠Treg细胞Kv1.3通道电流密度显著下降,提示醛固酮对Kv1.3通道可能具有阻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