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辰钰
(西安工程大学,西安 710048)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贫困问题日益凸显,党和国家对此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不让一个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工作目标。为此,各地高校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对贫困生在经济和物质上的帮扶工作。除物质贫困外,贫困生因其从小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加之进入大学后环境的改变、贫富间的巨大差距以及资源相对缺乏等因素,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目前我国高校对贫困生心理状态的关注仅停留在普适层面,缺乏针对性。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象牙塔”,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其重要使命。为此,高校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帮扶的同时,还应建立健全贫困生心理帮扶体系,帮助贫困生摆脱心理问题,培养其健康人格,做到真正的科学扶贫、精准扶贫。
贫困是一把双刃剑,贫困生既可以从中得到历练,养成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又可能导致自卑、敏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产生。与成长于普通家庭的大学生相比,贫困生因为家庭及从小生活环境的影响,心理有一定独特性,具体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积极方面:在当今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的大背景下,贫困生的成长相比于普通学生要面临更多的挑战与困难。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指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体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1]。在贫困的成长环境中,许多贫困生得到了历练。由于凡事都要靠自己,甚至还要承担家庭的负担,他们很早就意识到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努力和奋斗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这无形中培养和锻炼了他们健康积极优秀的心理品质。许多贫困生具有自强不息、奋发努力的优秀品质。他们有更加理性的全面思考能力,能够正视自己,制定合理目标并坚忍不拔地为之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抗挫折能力,而且形成了积极乐观的心态。此外,贫困生在成长过程中得到来自国家、学校以及周围人的帮助,这种爱心的传递能够增强其幸福感并带来巨大的心理能量,使得更多的贫困生具有感恩意识。
消极方面:多数贫困生往往来自偏远农村,经济和文化的落后以及从小家庭关爱的缺乏,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当他们进入大学后,环境的改变更容易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经济的窘迫,因此,他们的心理状态会比普通学生更敏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贫困生最典型的消极心理便是自卑。与其他大学生一样,贫困生往往富有理想,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但进入大学后,与普通学生在物质、资源等方面的巨大差距,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冲击,加重了他们的自卑感。因为自卑,从而引发他们产生敏感多疑、自我封闭、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此外,贫困大学生还处在心智不成熟的阶段,当他们面对经济、交友、就业等一系列压力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公正待遇或不愉快体验时,若无法及时合理地得到宣泄和疏导,便容易积压在心里,产生焦虑、仇富等心理问题。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具有隐蔽性特点。贫困生因为家境贫寒,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而自卑与自尊相关联。当今社会,心理问题已成为一个普遍又敏感的话题。然而,贫困生因为极强的自尊心,无法忍受被贴上心理问题的标签,因此在面对心理问题时往往避而不谈,甚至将其隐藏起来。有的学生因为长期的隐蔽性特点,在同学、家长、老师等不同人面前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马加爵事件便是这一特点的极端表现。他因贫穷形成了自卑自闭的性格,其强烈的自尊将负面情绪隐藏起来,在父母眼中他从小乖顺听话,在老师眼中他学习成绩优异,是个好学生。然而,压抑的情绪终归需要发泄口,最终他为了表达,为了发泄某种情绪走向了犯罪。由此可以看出,心理问题的隐蔽性使得一些贫困生长期处于封闭、压抑的不良心理状态中,严重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为高校的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困难。
贫困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大多生活在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这些地方通常信息闭塞、生活状态相对落后,导致贫困生从小见识少,获取外界信息相对困难。部分贫困生还需帮助分担家庭困难,从小饱经风霜,这对其身心发展都有着不利影响,也为今后心理问题的产生埋下隐患。贫困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高校往往坐落于大中型城市,学校及周边现代化设施与贫困生家乡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冲击。同学之间的贫富差距以及每年学费、生活费、就业等现实问题都给贫困生心理带来了压力,为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来到世界上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孩子早期的生活经历都对其心理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贫困生的父母因受教育水平偏低,多从事种地、打工等体力劳动,生活在社会底层,缺乏对孩子的相关知识教育培养,甚至缺乏教育培养孩子的意识。此外,贫困生的家庭结构多以隔代为主,部分还存在单亲家庭、三代甚至四代人同居一处的现象[2]。父母的教育由家庭其他成员代替,由于爱的缺失、代际沟通障碍、教育理念脱节等会造成贫困生安全感的缺乏,产生对父母及家庭的怨恨,长期处于痛苦挣扎中。以上因素对贫困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都有着消极的影响,导致其形成人格上的缺陷,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贫富差距大、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弊端,这也使得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发展不平衡。贫困生多数来自偏远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这些地方的中小学教育在规模与质量上都存在明显不足,多以应试教育为主,许多音乐课、美术课、计算机课等都因经济的限制不能充分开设甚至不开设,素质教育极度缺乏[3]。因此,从这些地方考出来的大学生虽然有着坚毅的品格和较高的应试能力,但综合素质往往较弱;未能得到全面发展,导致他们产生“输在起跑线”的自卑感。加之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大的社会现状容易使贫困生产生无助感,自尊心受到打击,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除了外界因素外,还有自身的原因。一方面,根据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由低至高一共可分为五种,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4]。由此可以得知,贫困生由于经济、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原因,他们从低级的生理需求到高级的自我实现需求很难得到满足,特别是进入大学后,与周围同学的明显差距,导致他们有更加强烈的需求欲望。然而现实与需求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使得这种欲望无法得到满足,这时便会产生心理上的缺失感。若这种缺失感不能得到正确合理的疏导,长期积压在心理,便会形成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不能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知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贫困生离开家乡与五湖四海的同学在大学里朝夕相处,不同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以及教育经历等无时不刻不在冲击着他们的内心。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在物质、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不足时,往往容易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知和评价,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看不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从而产生自卑、自暴自弃、自我封闭等负面情绪。
对贫困生开展心理帮扶,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一方面要充分认识贫困生身心发展特点,根据他们不同的成长环境和自身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因贫困带来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将心理帮扶融入经济帮扶工作中,通过实践帮助和引导贫困生心理健康发展;此外,还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贫困生身心健康发展。
高校应从学校、教师、学生干部三个层面建立心理帮扶系统,做到全面、深入、及时地开展心理帮扶工作。
第一级心理帮扶从学校层面开展。学校以专业心理工作人员为基础,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心理普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并通过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个案咨询、团体辅导等方式为贫困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除此之外,学校还可利用课堂这一渠道,让大学生获得全面的心理健康知识,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起到引导作用。
第二级心理帮扶系统由学院辅导员及教师组成。它在整个帮扶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辅导员及教师通过课堂、平时学院开展的活动以及深入到学生中等方式,将学校宣传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及时传递到学生中去。掌握贫困生平时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状态,做到及时帮扶和上报。
第三级心理帮扶系统由班委组成,男女各一名。他们主要协助教师在班级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并了解班级同学特别是贫困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状态,有问题能够第一时间给老师反馈。
三级心理帮扶系统有效做到防治结合,会大大改善贫困生不良心理情绪,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目前,我国高校的资助体系偏重以资金、物质等保障性帮助为主,忽视了贫困生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这样就容易使贫困生产生依赖、懒惰、自卑等不良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应转变资助理念,在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注重贫困生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具体来说,一方面,学校应整合各类资源,加大奖励性助学金比例,增加管理型、技能型等能够真正使学生得到锻炼的勤工助学岗位,开拓校外实践活动,为贫困生提供既能得到经济资助,又能得到实践锻炼的多样资助渠道;另一方面,学校应配套相关心理指导教师和心理宣传活动,引导贫困生通过参与学校资助,能够对自我有正确认知,能够在其中有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获得自信与自尊,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校园文化对贫困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和发展贫困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通过四年的大学教育摆脱贫困,成为积极进取、有理想有抱负的社会主义新时代接班人,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帮扶。
首先,校园文化建设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身观、价值观。学校可通过模范人物的宣传、定期组织主题教育活动等方式,多多宣传正能量,让贫困生形成正确的贫困观、消费观、交友观,并对社会抱有感恩之心。
其次,校园文化建设要多方位搭建平台,提高贫困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贫困生多来自文化和教育资源落后的地方,那里更多重视学生应试技能的训练,而往往忽视其他技能的培养。因此,高校应积极搭建平台,通过专业课、选修课、课后辅导答疑、社团以及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帮助贫困生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最后,校园文化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宣传,让贫困生对心理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了解相关知识,引导贫困生用积极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科学的方式面对所遇到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