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治国
文旅融合是指文化与旅游的融汇聚合。随着旅游和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文旅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巫溪的旅游和文化如何融合,值得探讨。
文旅融合需要旅游和文化两大基本要素,缺一不可。巫溪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实,文旅融合蓄势正发。
1.巫溪地理位置优越。中国版图像一只雄鸡,巫溪地处渝陕鄂交界之处,东连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竹溪县,南接奉节县、巫山县,西临开州区、云阳县,北依城口县和陕西省镇坪县,正处于“鸡心”位置,被誉为“自然国心”,现有52万人口生活在这片4030平方公里土地上。
2.巫溪旅游资源丰富。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千姿百态的山水巫溪,全县共有7大景区、180余个自然景点,拥有五个“天下第一”:天下第一奇谷兰英大峡谷、天下第一秀溪大宁河、天下第一高瀑白龙过江、天下第一盐都巫咸古国、天下第一奇观夏冰洞。史载“东山起凤、西岭伏鳞、南渊跃鲤、北阁观澜、秋江月色、春岸花香、两溪渔火、万灶盐烟”巫溪八景,蕴味无穷、遗址犹存。巫溪还有三峡库区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规模最集中的荆竹坝岩棺群。在重庆长江三峡金三角战略中,巫溪是重要的一角。
1.上古文化源远流长。巫溪文明历史悠久。考古发掘证明,巫巴山地是人类起源地之一。古老、神秘的巫溪被称为“先民乐土、世外桃源、人间仙境”,孕育了人类童年时代的上古巫文化。巫文化属大溪文化范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巫溪是中国巫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上古时期以巫咸为首的“灵山十巫”在以今巫溪宁厂古镇宝源山为中心创造的以占星术和占卜术为主要形式,以盐文化和药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汉族地域特色文化。巫文化既源于药文化和盐文化,又助长了盐文化和药文化,巫及盐药相辅相成、互动发展。
巫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和主要内容是盐文化,巫溪是中国盐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传说唐虞时代,这里有一个人间天堂叫巫咸国,人民不耕不织却衣食有余,不狩不猎却肉食不缺,这是一个因盐而兴的部落,人们贸盐而生,勿需农耕。巫咸古国遗址即今巫溪宁厂镇。史学界视夏朝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王朝,但还有学者指出,夏前尚有虞朝,虞氏才是中国历史上先于夏朝的第一个朝代,更有唐虞之称,而唐虞乃唐尧与虞舜的并称,即古人所称的尧舜太平盛世时代。由此看来,五千年中华文明史肇始,即与巫溪相关。《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当虞夏之际,巫国以盐业。”《大明一统志.大宁山川》曰:“宝源山,在(巫溪)县北三十里,旧名宝山,气象盘蔚……山半有石穴,出泉如瀑,即咸泉也”。宝源山下的宁厂镇,因盐而盛,历史上曾设立郡、监、州、县,有过“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的辉煌。到清乾隆37年,全镇已有336眼灶、煎锅1008口均燃熬盐,誉为“万灶盐烟”。1949年还有99眼灶。目前古盐场遗址有68眼灶址,保存完整的15眼,制盐厂房3万平方米。
巫文化的另一重要源头和主要内容是药文化。《山海经·大荒西经》载:大禹从女儿国南往至巫咸国,见此巫师之国,以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最为著名。他们左手握一条红蛇,右手握一条青蛇,“从此升降,百药爰在”,常从登葆山上到天庭,传民意于天帝,随后下到人间,达天意于人民,顺道采集名贵仙草,为民治病。宁厂古镇民间至今还流传有化九龙水、占乩等巫术。
“往事越千年,换了人间”。建国后巫溪一直是国家中药材生产基地,1958年周恩来总理亲自将“全国药材生产红旗县”奖牌授予巫溪领导,2003年商务部又将“全国绿色中药材出口基地县”匾牌颁给巫溪。巫溪大地上生长有1300多种药材,有307种广为流通。当代著名药学家屠呦呦以青蒿素研究成果成为中国第一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屠呦呦获奖演讲题目即为《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青蒿素原材料主要取自重庆,而巫溪漫山遍野生长的青蒿,馨香沁人心脾,药用价值极高。
宁厂镇是巫溪文化的宝藏,这座5000年前就蜚声遐迩的“上古盐都”,唐尧时期“巫咸国”的首府,神秘的巫文化发源地,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赫赫地位的确值得我们珍视。
2.民间文化浓郁奇特。奇山异水谱写了怡人的巫溪风情:“上古盐都”的咸香气息荡漾在大宁古镇,宁河古道、巴人悬棺、高山野人的巫溪“三谜”絮叨着幽远故事,大河舞狮、龙船竞赛、哭嫁闹丧、巴山夜唱的民俗妇孺皆知,白鹿引泉、盐水女神、残棋烂柯的神话引人入胜,栽秧酒、薅草锣鼓、五句子山歌、皮影戏演绎着巫舞巫歌,土豆宴、蓑衣饭、巫溪烤鱼等美食诱人口涎,药花蜜、老腊肉、糯玉米、老鹰茶等特产远近闻名,民间刺绣、黄杨制品、古生化石工艺品等,体现了巫溪人的聪明才智,独特的节庆、服饰、习俗、礼仪,谱写了宁河人的心地善良。
3.宗教文化蔚为大观。宗教与旅游的关系自古以来就很密切。早期的旅游就起源于宗教,宗教朝圣是古代主要的旅游活动。巫溪以巫立国,宗教活动历史悠久,神秘莫测。汉代开始兴建佛教寺庙,隋开皇五年置道观,1798年传入天主教,且寺庙林立,密集程度也位居重庆前列。民国31年,全县仅3万余户近15万人,竟有佛教寺庙136座,道观19座,天主堂2处,共157处,平均不足千人便拥有一处宗教活动场所。
4.红色文化惊风泣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1932年12月,贺龙率红三军自金鸡岭攻入巫溪,吓得国民党县长蒋登弟弃城而逃。1934年6月,巫溪第一个中共支部在徐家沟成立。1948年1月,西宁桥打响了奉大巫武装起义的第一枪,鼓舞了游击队在铜钱垭、鞍子山、红池坝与敌浴血激战。游击队政委彭咏梧、双枪女英雄陈昌秀长眠巫溪热土,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5.时代文化享誉全市。近年来,“培育巫溪好人,构铸厚德高地”的活动开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巫溪。特别是享誉全市的巫溪乐和文化,展示了“建得从容、美得自然、过得从容”的境界。
6.家庭文化影响甚远。注重家庭、家风、家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三次提到家庭,要求加强建设“家庭美德”、“绿色家庭”。巫溪的家庭文化颇具特色、影响甚远。近年来各姓氏修志续谱,传承的宗亲价值观念、经典传奇、文明公约、家德家风、家规家训精华,诠释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添了利家利国的正能量。
7.历史人物风流千古。巫溪物华天宝,地灵人杰。相传远古时期,红池坝是舜帝之子无淫的领地。据考证,这里也是战国时期“四君子”之一的楚国春申君黄歇的故里。还是西汉末年刘秀与王莽争夺天下、由败转胜进而建立东汉王朝的转折地。山水如此多娇,引无数墨客竞挥毫,1000余首古诗存于巫溪文册,《尚书》《左传》《战国策》,都有巫溪的故事,屈原、宋玉、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都有巫溪的赞歌。
1.巫溪的文旅活动有悠久的历史。作为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旅游活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产生,我国甲骨文中即有“旅游”二字,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旅游”的国家。大禹帝南巡、巫文化传播、盐巴和药材贸易、文人抒怀,无不说明行政访问、商业旅游、休闲娱乐、度假养生、健康医疗、探亲访友、宗教朝拜等各种各样的旅游在巫溪早已有之,而这一切,无不说明巫溪旅游在中国旅游史上占有特别重要而独特的地位,无不体现巫溪文化在中国文化上具有特殊传播与传承的方式。
2.巫溪的文旅融合有丰富的含义。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旅游发展作为战略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2015年,全县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291.8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4亿元。2016年,全县接待海内外游客480.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01亿元,同比2011年分别增长255.12%、192.46%。2017年共接待游客581.18万人次,同比增长21.0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81亿元、同比增长25.21%。
文化和旅游是密不可分的,旅游是文化最好的载体,文化是旅游最深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没有旅游的文化就没有活力。巫溪的文旅融合,可用“三二一”来概括。
“三”即三个要点。一是要抓住独特载体,让文化遗产吸引游客。文化遗产绝大多数都是其产生时代的生存或生活必需品,巫溪的文旅融合,就是把这些资源从资源型向资产型转型。二是要摆正文旅位置。“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不是巫溪文旅融合的选择,巫溪的文旅融合,文化和旅游都是主角。三是要促进文旅共生。巫溪的文旅融合,是区域文化、旅游、经济、生态、民生的共生共建,经脉打通,文以促旅,旅以载文,在文旅融合、发展中获得文化、旅游、经济、生态、民生的综合效益。
“二”即两个注重:一是要注重深度挖掘巫溪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赋予旅游更多的文化元素,二是要注重全面构建文化意境的旅游载体,寄寓文化更多的实现形式。
“一”即一个本质:巫溪的文旅融合,本质上是让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跨界融合,展示巫溪的绮丽风光和人文灵魂,体现巫溪的开放宽容风度,促进发展理念、形态、模式的革命,打造国家人文生态旅游胜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巫溪的文旅融合,是五大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和充分体现。它体现了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推动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旅游发展新动能;它体现了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强化公共服务和综合监管,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它体现了绿色发展的优先地位,绿色理念贯穿于旅游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全过程,提升了旅游生态文明价值;它体现了开放发展的动力作用,拓宽了巫溪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它体现了共享发展的目标引领,乡村旅游、全域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就业、促进了脱贫,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文旅融合可以顺应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人类社会由“体力时代”向“物力时代”再向“智力时代”进化发展,是文明不断升级的大趋势。“文化+”正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的重要推力,人类对文化和旅游的认同和需求都大大提高。
文旅融合可以促使文化和旅游相得益彰。文化是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旅游是文化的凝结和沉淀。文化和旅游产业一旦相互融合,就能使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共同繁荣。
文旅融合可以辅助治疗“城市病”。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的主要引擎,但随之也产生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严重失调或冲突的“城市病”。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可以辅助治疗“城市病”。
从巫溪实际看,要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问题,文旅深度融合是一条良好路径,它能破解农村“人多地少”的难题,带动农业转型升级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发展,保护传承乡土文化,建设美丽乡村,留住浓浓的“乡愁”。
文化自信是最根本最长远的自信,旅游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一轮脱贫攻坚、“互联网+”等决策部署的深入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必将拓展巫溪旅游发展,而这个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引领。
近年来,巫溪全县累计完成旅游投资53亿元,建成各类旅游项目160余个。景区道路、导视系统、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及旅游接待能力明显增强。巫溪将以创建A级景区集群为抓手,构建“1+2+6”的A级景区格局,奠定“全国人文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基础。
在“一核五带多点”城镇空间格局中突出文旅融合。“一核”即巫溪县城城市发展核;“五带”即文峰—塘坊、古路—上磺、尖山—朝阳、宁厂—大河和徐家—白鹿五大组团式城镇发展带;“多点”指除上述城镇外的巫溪县其它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节点小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为巫溪乡村文化融合指明了方向。要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田园风光,打造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乡村旅游项目,推进乡村旅游“个十百千万工程”,即3个示范片,10个示范点,100个示范户,人均增收1000元,带动就业10000人。
重点打造巫溪酒泉香脆李之乡、花台鲤鱼山农业观光体验基地、塘坊插秧农事体验基地等农业观光点;开发洋芋、中药材、腊梅、茶叶等农特创意产品,建设一批具有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特色的农家小院、巴渝民宿。
医疗旅游是民生项目,也是新经济。充分利用巫溪森林、盐泉、中药等资源,分层次、成体系,科学地打造康养旅游产品,集中式发展森林人家,大力支持红池坝打造市级森林康养基地。
建成“渝陕鄂”旅游集散中心,打造“文化商贸综合体”,加强漫滩路等特色商业街的文化氛围营造,扶持巫溪老字号发展,促进文化消费持续增长。
以文化引领扶贫开发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双脱贫致富。
推进“1+2+N”智慧旅游空间布局,即打造1个金三角旅游数据中心,2个集散中心智慧旅游系统,N个景区免费WI-FI热点覆盖。到2020年,全县3A级以上景区、三星级以上饭店、车站、高速服务区及出口、港口和其他重点旅游场所实现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
现在双休和假日亲子游客的方向盘的导向大多掌握在孩子的手中,得亲子者得家庭、得家庭者得天下。巫溪的旅游要把显性的市场需求演变为产品系列,把隐性的产品需求演变为显性需求,做大成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研判未来市场。
巫溪的土地有着红色基因。巫溪的文旅融合,可以将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两个主题教育有机融合起来,促进文旅融合走向更高境界。
“盐井平分万灶烟,引从白鹿记当年。天遣霜蹄通潋滟,人从云麓觅清涟。”旅游是知识的伟大发源地,而没有文化的旅游是一只没有翅膀的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这正是巫溪文旅融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