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我国社会治理创新路径探索

2018-12-05 10:59王坪
市场周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治理现代化社会治理创新路径

摘 要: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并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和提高治理水平以来,如何实现好的社会治理成为广大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显然新的形势下,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这就需要新的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来对传统模式进行替代,在治理现代化的视角,对社会治理的创新路径进行归纳基础上提出一种协同化治理新模式,旨在为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治理现代化;社会治理;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11-0188-03

传统社会管理模式的阙失加剧,使其无法很好应对社会领域的各种风险和冲击,严重阻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革新传统的管控模式进而构建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治理格局迫在眉睫。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国家与时俱进提出的具有鲜明中国元素的本土化名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五规划的建议》等,都不断强调以社会治理创新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对路径创新的探索,本文通过治理现代化的视角,提出了一种新的协同化治理模式,来为治理路径创新提供一些思路。

一、 治理现代化基本内涵

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一个中国本土化的概念,是对我国未来治理方向的界定,表明了我国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决心,这也是进行社会治理创新路径探索的重要基础。

(一)治理现代化的含义

治理现代化这一概念,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涉及的。治理现代化从字面上理解是一种追求现代性的治理过程,本质上来说是为了解决现代社会中所存在的治理问题的一次深刻的尝试。对治理现代化含义的理解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进行,治理主体更加多元、理性;治理结构更加开放、科学;治理方式更加民主、法治。治理现代化就是要求我们构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治理新格局。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新的时代使命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党和国家新的时代使命的重要体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

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包括国家制度体系的现代化和制度执行能力的现代化,两者是相辅相成,治度体系的现代化保障了制度的先进性,進而保证制度执行的先进。制度执行的现代化保障制度的有效性,进而保证制度体系的有效。

二、 我国社会治理可适用的创新路径归纳

基于前述对治理现代化内涵简要分析,在现有文献下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社会治理的创新路径归结以下几点:

(一)大数据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以互联网、云计算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同时也为大数据广泛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从我国社会治理模式由传统的治理模式向新型化治理模式转型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来讲,包括三个方面:

1. 路径依赖问题,许多地方对于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依托于以往的旧办法,对于模式的创新也只是新瓶装旧酒,无法破除路径依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2. 缺乏整体规划,在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各个主体之间无法有效地协调整合,无法在创新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合力。

3. 社会治理工作效率低下,这和社会治理所面对的庞大民众以及信息沟通传递有密切关系。

这三点问题通过大数据都可以实现有效的解决,首先大数据平台的搭建让更多的主体通过大数据实现协调整合,实现参与主体主动性与多元化;其次大数据对数据的搜集、挖掘与分析,使信息沟通更有效,社会治理依据数据精准有效,实现科学决策。最后大数据依托信息科技的发展给治理模式创新提供新思路,路径依赖破除成为可能。

大数据背景下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框架可概括为四个部分构成,部门数据公开;大数据收集、挖掘;大数据共享、融合;合作社会治理平台。通过有关部门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公开,大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得出有效的信息数据,将数据在各个部门共享,从而实现各个部门的治理实现精准化、有效化。简要图示如图1所示。

(二)社会企业

社会企业可以当作一种新型的治理主体,它将商业手段和社会责任融为一体,是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俞可平将社会企业定义为以公益性社会服务为主要目标的组织机构,运用市场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企业能够成为社会治理创新路径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 社会企业和传统的企业比较管理原则类似,但目标却不相同。社会企业同传统企业的目标差异之处,也正是我们可以将社会企业当作社会治理创新路径的原因所在。

社会企业是将获得的利润进一步地应用到了企业的下一次投资上,所以有充足的资金对新型的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的产品进行研究开发,在下一次的产品中就会有产生更大社会效益的产品使民众受惠。社会企业通过这种形式自身得到良好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公益性的目的,受众群体也借此获得了低价的优质商品,优质服务,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也为社会企业带来效益,从而能够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圈。

2. 社会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对政府、市场乃至第三部门在治理问题上都有或多或少的补充。有益的补充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企业可以解决资金来源的问题,这一点第三部门很难突破限制,社会企业不仅通过自身获得资金,而且可以使资金流转产生效益;其次社会企业的实施效果和社会目标改善情况可以用适宜的量化指标进行有效评估;最后社会企业能够进一步地激发市场活力通过市场竞争使得自身壮大发展。

3. 社会企业扩大了多元化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可能性。社会企业所具有的公益性,能够吸引到热心公益的社会主体参与到社会企业当中,社会企业将这些主体的力量运用到社会治理中去。简要图示如图2所示。

(三)智库

在《政治科学百科全书》中,智库有着如下定义:它是有别于政府机构的,致力于运用专业知识和网络活动,为多元政策议题提供建议的研究机构。它是一个公共平台,它生产的可公开的思想产品,最终服务于全社会。智库之所以能成为社会治理创新路径,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 国家的战略支持

从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在顶层设计方面,更加注重对智库的开发和运用;在2013年首次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2015年,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这一系列的举措表示,通过智库驱动来开创中国社会治理创新格局的趋势已势不可挡。

2. 智库精准信息的提供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不仅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而且在世界的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但是也正是因为经济的超高速发展,各种问题接踵而至,诸如人口老龄化、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我们的国家,困扰着我们的民众。中国政府一直以来以强政府、大政府著称,在现如今社会日趋多元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政府治理,已经很难应对。政府除了向市场、社会适当让渡自己的部分权力外,还向智库转移部分压力、让渡部分权力,以期待智库能够提供更为精准、及时的大数据信息,并且为政府提供更加高效务实的政策建议。

3. 智库智囊团的角色担当

在一定程度上,智库不仅仅单纯是政府的智囊团,智库也可以在企业中存在。以期为政府分忧减压,为社会良性治理开辟新路。而且中国目前所面临的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更是需要智库主动出击,去开创中国特色的、智库驱动下的社会治理创新,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根据中国当前发展的时代背景,帮助国家规避一些问题,以求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简要图示如图3所示。

三、 治理路径创新——一种新的协同化治理模式

协同化治理是在对碎片化治理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社会治理范式,即打破部门主义、组织壁垒和自我封闭状态协同化治理。通过对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存在的弊端进行认识,可以对协同化治理进行深层次认识。首先价值理念的缺失,政府各部门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为最大目标。但各部门在实际工作当中更多的只是倾向本部门自身利益,甚至为了自身部门利益而损害其他部门利益,导致社会资源浪费,社会整体绩效下降。其次组织结构的碎片化,职能部门的划分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组织间缺乏沟通协调使组织结构呈现碎片化状态,进而使部门灵活性降低,组织在处理复杂的公共问题时,显得异常笨重。

协同化治理定义更加广泛,可以尝试突破现有的理论框架,建构另外一种科学的协同化治理模式。协同化治理也应该包括各种新型治理方式的整合运用,如同上述三个关于社会治理创新路径的简要分析。这里的协同化治理就是将上述三种方式进行协同化的运用。即大数据、社会企业、智库的三位一体协同化治理模式,如图4所示。

大数据为社会企业和智库提供技术支持;社会企业和智库提供大数据所需要的数据,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得到自身所需要获取的信息。

社会企业可以提供大数据所想要的公益产品数据支持,为智库提供实践,便于联系实际从而制定出满足更多民众所需要的公共服务和产品。

智库提供大数据所需要的各种政策数据便于分析研究,为社会企业充当智囊团提供专业的技术分析。

我们要坚持系统治理,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到治理过程中来,坚持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原则,使协同化治理的内容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郑志来.基于大数据视角的社会治理模式创新[J].电子政务,2016(9):55-60.

[2]默罕默德·尤努斯.新的企业模式——创造没有贫困的世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18-20.

[3]胡海,殷焕举.协同化治理:社会治理创新的现实选择[J].学术界,2015(9):148-155.

[4]王连伟.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创新:非均衡性及其应对[J].教学与研究,2015(2):36-43.

[5]曾志嫘.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研究综述[J].长江大學学报(社科版),2015(7):65-68.

[6]周俊,郁建兴.社会治理的体制框架与创新路径[J].浙江社会科学,2015(9):70-77,158.

[7]姜晓萍.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14(2):24-28.

[8]朱进芳.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及实现条件[J].人民论坛,2014(11):39-41.

[9]习近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4.

[10]俞可平.发展社会企业,推进社会建设[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9):3-4.

[1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

作者简介:

王坪,女,河南三门峡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治理现代化社会治理创新路径
大数据视角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公民教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支撑
语言习惯与民族地区双语司法人才队伍建设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