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瑞, 王艳波, 李 芳, 吴建军
(甘肃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当前,世界范围内自然灾害和突发意外事件频发且破坏性日益增强,对人类生存造成极大挑战[1]。迫切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急救体系的建设。灾害救护能力的培养对灾难发生后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有重要的影响。如何有效应对灾难突发事件,引起当今社会的高度关注[2-3]。
高中生群体具有学习能力强、身体素质好等特点,可在专业医疗救援人员到达现场之前施救,可以成为急救现场的“第一目击者”而对伤者进行施救[4]。培养高中生的灾难救护能力是避免或减少意外伤害最有效的办法,所以应得到特别关注[5]。但是,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家长注重学业成绩,重视升学率,轻视对高中生基本生存能力、尤其是灾难自救互救能力的培养。高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未来社会各行各业建设的主力军,其灾难紧急救护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我国未来民众公共安全风险素养的高低[6]。本项研究旨在调查高中生的灾难救护能力现状,从而为实施高中生灾难救护培训等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在兰州地区随机抽取6所中学,其中3所学校位于兰州市(以下简称市级学校),3所学校位于榆中县(以下简称县级学校),每所学校各抽取高中三年级学生400名,合计2400名。
结合文献资料,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内容包含常见灾害事故的现场救护知识,主要包括对水灾、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等救护知识的知晓情况、获取途径以及需要等方面。现场发放问卷,现场填写,即刻收回。质量控制调查员为经过统一培训的本校本科学生志愿者,调查员充分了解问卷内容及内涵,并能协助被调查者完成调查填写。在正式调查前,发放50份问卷进行预调查,以便检验调查设计的合理性、问卷的适用性并作了必要的修改。问卷的专家效度良好,Cronbach’sα= 0.849。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 400份,回收2 400份,回收率为100.00%,其中有效问卷2 232份(市级学校1 092份,县级学校1 140份),回收有效率为93.00%。
采用SPSS 20.0 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项研究共调查2 232名高三学生,年龄16~20岁,平均18.73岁。其中男生1 156(51.79%)例,女生1 076(48.21%)例。
灾难事故现场救护知识的知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本调查的2 232名高三学生中,对灾难事故现场救护知识的知晓情况时,完全知道的学生为69(3.09%)名,其中市级学校45(4.12%)名,县级学校24(2.11%)名;完全不知道的学生为94(4.21%)名,其中市级学校33(3.02%)名,县级学校61(5.35%)名;知道一点的学生为2 069(92.70%)名,其中市级学校1 014(92.86%)名,县级学校1 055(92.54%)名。市级中学和县级中学高三学生对常见灾害事故现场救护知识的知晓情况存在差异(χ2=14.52,P<0.01), 与县级中学的学生相比,市级中学学生对常见灾害事故现场救护知识的知晓情况较好。
被调查的2 232名高三学生中,有2103(94.22%)名的学生表示赞同开展灾难事故应急救护普及培训,其中市级学校1 001(91.67%)名,县级学校1140(96.67%)名;只有129(5.78%)名学生不赞同开展灾难事故应急救护普及培训,其中市级学校91(8.33%)名,县级学校38(3.33%)名。市级中学和县级中学高三学生对灾难事故应急救护普及培训的意愿存在差异(χ2=25.61,P<0.01), 县级学校高三学生对灾难事故应急救护普及培训的意愿比市级的高。
2 232名高三学生的现有灾害现场救护知识的来源网络1 542(69.09%)人次,应急演练及培训716(32.08%)人次,电视广播等媒体660(29.57%)人次,书籍或报刊等资料428(19.18%)人次,亲朋好友352(15.77%)人次。不同类型学校高三学生获得灾害现场救护知识的途径分布见表1。市级学校高中生灾害现场救护知识获取途径前两位分别是网络和应急演练等培训,而县级学校高中生灾害现场救护知识获取途径前两位分别是网络和电视广播等媒体。
表1 高三学生获得灾害现场救护知识的途径
现代灾难医学理论要求全民参与急救体系的建设,且在急救中充分发挥“第一目击者”的作用,这对于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院前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7]。本研究调查显示,对灾难事故现场救护知识的知晓情况,市级学校比县级学校的学生掌握情况较好,说明县级学校对急救知识的普及力度不如市级学校。但总体来看,不论市级学校还是县级学校,学生对常见灾害事故现场救护知识的知晓情况都不容乐观。灾害现场救护知识的来源中,市级学校在网络、应急演练等培训、书籍或报刊等资料的百分比都较县级学校高,说明市级学校对灾难知识的普及力度较县级学校高。对灾害事故现场应急演练等普及培训意愿中,大部分学生表示赞同开展灾难事故应急救护普及培训,其中县级学校所占比例大于市级学校,说明县级学校学生对灾难救护知识的兴趣与需求更高。
高中生的求知欲和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强,是即将升入大学、走入社会的主力军,也更富于责任感。他们可以将掌握的灾难救护知识与技能更多地传递给周围的其他人员,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学校开展的应急知识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8]。
我国的灾难逃生与自救知识教育尚处于萌芽阶段,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社会家庭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灾难逃生与自救知识教育的发展[9]。学校作为特殊的文化组织,是优秀文化和先进教育等传递者的培养场所,担负着传承文明的责任和义务。学校应把灾难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体系中,结合地方特色在基础教育中融入灾难应对的内容[10]。以学校为突破口,是我国急救知识普及培训最长远、最根本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