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娟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太原 030006)
现代政府治理的本质就是民主协商治理,政府治理的效率和效果与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也是我国政府治理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政府行为法治化和职能市场化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政府的权力也开始向多中心的自主治理转变。然而,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利益格局急剧变化,社会交往过程中诚信、责任、规则意识缺乏,社会信任度低;贫富差距悬殊、腐败、不公等问题加剧,我国政府的治理水平还有待提高。社会资本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跨学科的理论,被西方国家学者看成是解决社会矛盾的“第三条道路”。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与人力资本的个体素质相关,社会资本的质量也影响着国家发展的快慢。社会资本存量丰富的国家,社会发展比较迅速,反之,则比较迟缓。
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开始于近几十年,法国学者皮埃尔·布尔迪厄1980年发表了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一篇短文。在文中,他首次系统地论述了社会资本的概念,从个体的微观层面阐释了社会资本的关系网络。继布尔迪厄之后,詹姆斯·科尔曼在其《社会理论的基础》中,从社会结构的功能出发定义社会资本,将社会资本从微观层面提升到了中观层面。
美国社会学教授罗伯特·帕特南将社会资本的概念首次引入到政治领域。在他的代表作《是民主运转起来》中,他从社会资本与政治生活和民主治理的联系出发,从宏观集体的角度对社会资本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进一步加深拓展了对社会资本的研究。他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可利用可再生的社会资源,信任、参与网络和互惠规范是其主要构成。本书经过帕特南在意大利长期的实践调研,最终提出引起意大利南北方绩效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资本的差异这个重要论断,社会资本的存量决定着政府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本文更倾向于使用帕特南对社会资本的宏观定义,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由信任、公民参与网络和互惠规范所构成。信任是社会资本的核心,大量的信任存量能够降低行政成本,最有效地推进政府政策和社会行动的实现;公民参与网络是社会资本的基础,它是在人们的相互交往中,为了实现共同利益而建立的平等自由的关系网络;互惠互利的规范迫使人们履行义务,保证人际间的信任,维持社会秩序和发展,是社会资本的保障。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普遍的互惠互利的规范可以减少社会中机会主义的行为,促进信任的加强,而紧密的关系网络则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提高社会信任的存量,而信任存量的提高反过来又对互惠规范的实现和公民参与网络的扩大产生积极作用。
社会资本的信任、互惠互利的规范及公民参与网络的积累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公民的公共精神和对政府治理的参与,社会资本存量的丰富性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政府良好有效治理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政府行政治理的效率与人民的满意度。
1.信任是资本政府治理的基础。首先,信任可以增强集体行动。当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信任时,就会增强社会合作,基于良好的心理基础,促进公共目标的实现,增强集体行动和共同利益的实现。其次,信任可以简化交换关系的复杂性。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程序化和制度化的社会,非人格的种种程序或制度构成整个社会的基本框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整个社会体系内的复杂性也不断随之增加,高度的社会信任可以降低社会风险,减少社会运行的不确定性,保证社会的平稳运行。
2.互惠互利的规范是政府治理的基础。个体间的人际规范和集体规范是中国社会规范的两种重要组成部分。人际规范,即人们在交往中所遵从的行为准则,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利益而在交往过程中经过反复博弈所形成的规范。集体规范,它是由国家正式制度强制履行的或者是社会文化灌输的行为准则。这两种规范的产生与对这两种规范的遵守都可以既可以加强对正式规则的认可与遵守,也可以促进互惠的非正式的规范的产生,从而扩大社会资本的存量,提高政府治理的效率。
3.公民参与网络有助于政府治理行为的优化。公民参与网络可以传递信息,降低社会交往的成本,加深公民与政府之间的相互了解,开阔公民对公共领域的视野,促进集体行动与公民的政治参与。
良好的政府治理为社会资本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信任的积累、互惠规范的培育,以及扩展公民的网络参与。现代政府治理就是多中心的协商治理,是公民的自主治理。在协商治理过程中,行政人员可以更加了解民意,公民也可以更好地监督行政人员,保证行政人员和公民之间的有效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民的积极参与,提高了行政效率,也积累了社会资本。
综上,良好有效的社会资本存量可以为政府治理产生不同层面的积极作用,而政府治理的顺利推进反过来又为社会资本的有效积累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它的各个要素都与社会发展和政府治理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资本存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一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民主政治的顺利推进有不同程度的作用。但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改革的攻坚时期,我国的社会资本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阶段,现代社会资本的存量不足,有待继续发展,主要表现为:
首先,社会信任资本程度低。我国的社会资本镶嵌在一种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的小团体、小规模的结构内部,表现为一种“差序格局”,决定了团体或家族内部的成员表现出对公共精神的一种排他性与狭隘性。“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特点也决定了人与人交往的排他与封闭性,对家族团体之外的成员表现出极度不信任。
其次,公民参与网络的社会资本不发达。我国由于封建统治长时间存在,传统社会所形成的垂直网络还很普遍,与之相应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还很封闭,而现阶段我国提倡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二者表现得不协调与不相容。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现阶段我国已经出现了一批新的社会组织,但是大部分社会组织还处于初级阶段,官办明显、资费不足、组织程度低等问题还大量存在,公民参与的关系网络还有待提高。
最后,互惠互利的非正式规范缺失。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所延续下来的非正式的传统规范都是为了维护封建阶层的统治和利益,不适合现代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这种传统规范正受到冲击,但新的适应现代社会的互惠互利的规范还未完全形成,对政府治理和民主政治的建设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由此可见,改造传统的社会资本,培育现代社会资本,使社会资本发挥积极作用,才能提升我国政府治理能力。第一,明确公民权利,培育公民意识,树立公民精神,使公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增加社会资本中的信任资本,扩大公民参与网络。第二,推动公民社会的发育,给予民间组织更大的自主性,扩大民间组织的广泛性和行动的有效性。第三,加强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建设,促进互惠互利的非正式规范的形成,建立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促使社会资本的均衡性与协调性。
总之,通过市场、民主、法治等现代要素的培育,强化制度教育,规范权力的使用,降低人治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干预,淘汰传统资本主义中的消极部分,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加强现代社会资本的建设,为我国政府治理的高效运行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动力。
参考文献:
[1]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2]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黄晓东.社会资本与政府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朴长莉.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 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