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业学校 余茂生
(1)了解东南汽车公司及其配件厂的技能型岗位。东南汽车公司从1996年7月建厂起,就吸引了众多优秀配套零部件企业在其周边安家落户,形成东南汽车城,年产6万台车,拥有完整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工艺,是一个自前段工序配套件至后段工序整车组装都具备的专业汽车生产基地。通过20余年的发展,企业用工形式有了较大改变,借助智能制造的发展和人工成本的增加,在焊装方面已采用机械手、机器人和焊装夹具进行准确的定位和焊接;在部件装配和整车装配中采用流水线作业;在机械加工方面,广泛采用高精度和高效率的数控专用机床和传送装置组成流水线。这种生产特点决定了生产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是第一线技能型人才的主力,主要技能型岗位见表1所列。
表1 东南汽车公司及其配件厂的主要技能型岗位
(2)就业岗位分析和岗位能力分析。截止到2017年12月底,东南汽车公司整车生产厂及其零部件生产厂的员工中有800多人是毕业于福建工业学校,其中有些人已经升职为整车厂的人力资源经理、安全生产经理及零部件配套厂的副总经理等,但通过分析归纳,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学生初次就业的岗位一般是基础岗位,经过自身的努力和企业的培养,可以胜任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岗位。因此学校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就业后愿意先从一线干起,踏踏实实苦练基本功的心态,不要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2)在整车生产厂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应加强学生质量检测、设备保养与维护、机械手操作与调试、现场管理等能力的培养。
3)在零部件生产厂人才培养方面应加强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与控制、设备维护与维修、数控编程技术等能力培养。
4)要加强知识拓展能力培养,即运用各种知识、方法和经验去综合分析判断问题,做出正确预判并实施管理的能力,包括基本的企业管理、组织协调、创新创业等能力。
(3)确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由于汽车制造企业岗位能力具有复杂、多层次和交叉等特性,因此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要打破传统的学科性,应以学生毕业后所从事岗位的能力需求为依据和主线,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岗位能力。基础理论教学突出“必需、够用”原则,根据中职“2.5+0.5”学制安排,“必需”是指要通过省学业水平考试,“够用”是指遵循中职教育教学规律,掌握与中职相符的教育理论,或略有提高,满足学生升学考试需要。岗位能力的培养应遵循能力递进的原则,可按基本能力、核心能力、综合能力、拓展能力、岗位适应能力依次展开,并依据每个阶段能力培养的需要设置相应的课程。
(4)课程整合与体系构建。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综合化、信息化、智能化已成为岗位新的基本要求。要保障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充分考虑职业岗位对能力需求的变化,构建应以培养学生具备现代制造技术、汽车车身制造、汽车整车及总成装配与检测等能力为核心,以专业基础能力、现代制造技术能力、汽车车身制造能力、汽车整车及总成装配与检测能力为主线,分层次、分模块、系统地设置专业课程。我校与东南汽车公司现代学徒制项目的课程体系的构成如图1所示。
(5)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中职教育的根本所在,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培养职业技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加实践操作技能课程,形成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我校本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主要由理实一体化训练、校内实训专项周和校外实训基地综合技能训练等3大模块组成,并强化认识实践、跟岗实践和顶岗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关键技术能力。
(1)有效解决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的脱节问题。通过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建设,可以基于东南汽车公司的岗位要求,双方共同制定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并完成教学内容。利用校内教学设施设备与师资完成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和汽车维修保养模块的教学任务,充分发挥企业资深工程师的现场经验,利用企业现场真实环境和设备,完成整车生产制造工艺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模块的教学任务。课程内容“量身定做”,适合企业用人需求,实现学校教育和企业岗位无缝对接。
图1 我校与东南汽车公司“现代学徒制”项目的课程体系的构成
(2)更好地满足现代学徒制的“双导师教学”要求。通过学校与企业双主体育人,课程内容基于东南汽车公司岗位工作内容,学校“理论导师”与东南汽车公司“技能导师”共同施教,理论导师负责岗位工作涉及的专业技术技能基础传授,技能导师负责岗位技能传授,适应现代学徒制的双导师在岗培养。有效解决学校双师素质教师不足问题。
(3)更有益于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模式的实施。校企共同探讨,第一学年的两个学期在校内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和汽车专业基础课程,由学校教师授课;第二学年从第一学期到第二学期的上半学期,在原先课程的基础上融入新能源汽车技术和部分整车制造四大工艺及流水线运行管理方面的相关课程,由东南汽车公司选派相关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来校授课,下半学期将课堂转移至企业现场展开轮岗,由现场技术人员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一步强化造车工艺知识和技能;第三学年学生以东南汽车公司准员工的身份进行企业岗位实习,跟着企业师傅边学边干边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