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青少年男子长距离游泳运动员有氧训练的实验研究

2018-12-05 03:21莫凤敏
运动精品 2018年7期
关键词:氧量有氧实验组

莫凤敏 梅 楠



辽宁省青少年男子长距离游泳运动员有氧训练的实验研究

莫凤敏1梅 楠2

(1.广西体育局江南训练基地,广西 南宁 530031;2.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运用文献资料、实验、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以辽宁省青少年男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实验组和对照两组运动员进行有氧训练的实验,对有氧训练在游泳运动员的训练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找出青少年男子游泳运动员长距离有氧训练规律,为游泳专项训练提供理论的参考依据。

长距离;有氧训练;游泳

过去我国游泳运动员在训练中主要是以高强度大运动量为主要训练方法,运动员很小的时候便增加训练强度,忽视了多种有氧基础训练方法的重要作用,致使年轻运动员成绩短时间大幅度提升,但运动年限较短的情况。近些年随着国外先进训练手段进入国内和我国运动员主动外训,更多运动员接受了国外优秀教练先进的训练方法,基础不断牢固,各个技术环节越发成熟,而这一切均建立在对有氧训练的重视上。有氧训练是训练运动员各技术环节的关键,在科学的有氧训练方法下对运动员进行针对性训练,建立良好的技术动作定型,对新技术动作的掌握和固定起到重要作用,重视游泳训练中有氧训练的重要性才能够在专项训练中不断提高运动成绩。本文借助游泳运动中有氧训练的作用及意义的分析,通过分析及实验对有氧训练在游泳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今后训练中级逆行有氧训练提供积极的建议,从而推进有氧训练在游泳运动基础和专项技术训练中的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辽宁省青少年男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沈阳体育学院图书馆、中国知网等,检索查阅与游泳有氧训练相关的文献资料。

1.2.2实验法

辽宁省青少年男游泳运动员,共20人。实验、对照两组人员均为运动等级为一级以上的运动员。对以上辽宁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为期八周的训练根据前测将全部运动员随机分成人数相等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周进行六次训练实验组在六次训练中,三次训练设定为技术和专项训练,另外三次训练为有氧训练,并提升有氧训练在训练总量中的比例情况。对照组在六次训练中,五次训练为技术和专项训练,一次训练为有氧训练。八周之后检验不同有氧训练比例对两组运动员运动成绩和技术动作的影响。

1.2.3数理统计法

根据实验研究结果进行数据整理,运用Excel2003、SPSS.20进行数据分析整理。

1.2.4逻辑分析法

在相关资料和对比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论证有关结论。

2 结果与分析

2.1 游泳运动员有氧训练的重要性

2.1.1游泳运动员有氧训练的物理因素

游泳运动是在水中进行有氧耐力性运动项目,在水中游进时水对身体的阻力是空气对身体阻力的800倍,因此在水中游泳的速度必然要慢于在空气中跑动的速度,同样的距离在水中游泳所耗费的时间和体能要比陆地上大的多。因此,机体对氧的供给量需求也会不断增加。而运动员游速与迎面水流的阻力平方成正比,运动员在水中的游速如果成倍数提升,水流阻力就会是游速倍数的平方。因此,运动员在训练及比赛中的游速越快,机体所承受的迎面水流阻力就越大,当阻力增大时,经过大脑皮层反射后身体会调动更多的肌肉,当参与运动的肌肉增加越多时,摄氧量也会随之增加。

由于水是液体形态,不像在陆地上有固体物作为支撑,因此,在游泳时是没有固定支撑的,所以游泳并不像陆上运动那样可以很容易一次达到最大力量,这就决定了游泳运动是持续性和重复性相结合的运动。目前,竞技游泳项目从50米到1500米不等,在任何距离的比赛中都需要运动员不断重复一种泳姿的动作,这种动作的重复不是定量几次就可疑的,而是需要成百甚至上千次,时间从几十秒到十几分钟不等,为了保证身体长时间持续性的运动并取得最好的比赛成绩运动员就必须保证良好的有氧供能能力。

2.1.2游泳运动员有氧训练的生理因素

肌肉收缩的能量的直接来源是ATP,但由于身体内部储存的ATP能量很少,无法满足游泳运动特别是比赛时肌肉运动对能量的需求,还需要借助身体其他物质和磷酸肌酸、二磷酸腺苷通过糖元分解成乳酸后产生能量再次合成ATP,这些都是在无氧条件下达成的,称为无氧代谢。无氧代谢大约能够供给能量30秒左右,但在无氧代谢过程中身体欠下大量氧债,血液中血乳酸水平较高,由于乳酸堆积,导致了肌肉收缩收到影响,运动时间长便会出现疲劳现象,影响运动成绩的创造。在游泳比赛中除了50米比赛以外,其他项目均需要有氧代谢功能。而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供能,有氧氧化提供大量能量,以保证肌肉能够承受长时间的运动负荷。要提高运动员的血乳酸能力,降低血乳酸浓度,训练中除了无氧代谢训练手段外,有氧训练手段的加入是可靠的。有氧训练手段的使用是提高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的重要手段,有氧训练和最大摄氧量训练将直接影响运动员在无氧运动中无氧代谢时间的长短,以及身体对血乳酸消耗的能力。

2.1.3有氧训练对运动员发展的影响

长期稳定的有氧训练可以使运动员适应不同比赛的需要,当今的游泳比赛不仅要求运动员完成自身的专项比赛,甚至还要兼顾其他兼项和接力等项目。在运动员职业化初期时期,坚持运用科学的有氧训练,培养艰苦训练的习惯,为短距离项目打下基础,使运动员有较强的适应不同比赛的要求。有氧训练基础牢固的青少年运动员,在未来专项化训练的中更加有利,对专项的确定更加有利,而专项化训练开始年龄提前是运动员发展出现局限的主要诱因,对运动员潜能的开发和成绩的提高不利。

2.2 有氧训练的主要训练方法

2.2.1间歇训练法

这种方法是采用不同训练强度多次刺激运动员身体,且在训练过程中预先制定好的计划设定间歇时间,短时间间歇式休息的训练方法。此种训练方法对运动员耐力的发展非常有效。影响间歇训练的因素有训练强度、负荷量、持续时间、间歇时间、训练组合等。训练强度中,中短距离间歇训练心率应达到 170-180次/分长距离间歇训练心率应达到160-170次/分。只有训练强度较大才能有效提高心肌功能,促进有氧训练能力,达到增强有氧耐力的目的。负荷数量一般以距离和时间来衡量。间歇训练的原则是单次训练的负荷量不能过大,如果单次训练负荷量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训练强度下降,不利于心肌功能的提高。训练持续时间应根据训练目标和运动员自身情况而定。

2.2.2持续性耐力训练

持续性耐力训练师发展有氧耐力的重要方法。这种训练方法的特点是负荷量大,无间歇时间。根据游进速度变化与否还可分为长距离匀速游进和变速游进两种训练模式。运用持续负荷法训练时,训练负荷时间每次均需在30分钟以上。对训练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运动员持续负荷时间可以延长到60-120分钟。训练的强度可以通过测定心率等方法进行测量,心率应控制在150-170次/分。选用变速游进训练时,应在练习过程中逐步提高游进速度,从低强度训练提高到中等强度训练中。也可以从中等强度提升到大强度,并不断变换训练强度。训练强度可采用波浪式变化,有助于高强度大负荷训练的进行,可以有效提高心肌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提高运动员机体在多种情况下的适应性,达到提升有氧耐力的目的。

2.2.3高原训练

中度高原氧含量只有平原的3/4上下,氧气压大于平原的 20—25%,游泳运动员在缺氧的环境中进行训练时,由于机体应激反应,呼吸频率和心率加快、部分氧气受低气压的影响在血管中溶解时不易被身体吸收,使血管体积变大、血管扩张,血管壁增厚,流过血管的血量增多。也正因为这些因素运动员的心血管得到了更好的锻炼,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得到较大提升,增强了耐乳酸能力。通常在重大赛事前进行高原训练.对运动员成绩的提高较为明显。训练次数为每周三次,高原训练时,需要注意的事项:(1)海拔高度的选择;(2)训练量和强度的控制;(3)训练持续时间的把握。

2.3 有氧训练对游泳运动员成绩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2.3.1实验前后两组运动员之间平均成绩的变化

两组运动员经过了时长为八周的训练后,笔者制定测试项目并对两组运动员进行了整体测试,测试包括:800M自由泳、1000M自由泳和1500M自由泳三个长距离项目。

通过表1和表2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平均成绩对比和差值可以看出,800M、1000M、1500M自由泳均属于长距离游泳,需要很强的有氧代谢能力。在实验前,两组实验对象的成绩较为接近,差值为正数且对照组平均成绩优于实验组。而在实验后两组运动员的成绩均出现较大变化,在实验后两组平均成绩的差值也相比实验前两组平均成绩的差值出现背离现象。实验后对照组成绩虽有较大变化,但相比实验前提升幅度没有实验组提升幅度高,而以有氧训练为主的实验组运动员成绩提升幅度相对较大,通过两组运动员实验前成绩差值可以看出,实验后相比实验前两组平均成绩差值存在较大差距,在800M自由泳中实验前两组差值为1.67s,而试验后两组成绩为-2.36秒,在成绩上实验组强于对照组;而在1000M和1500M自由泳测试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成绩差值更是被进一步拉大,在1500M自由泳测试中差值已经扩大到-4.34秒之多。通过以上能够看出,有氧训练对运动员在提高运动成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作为无氧训练的基础,只有增加有氧训练的比例才能够进行高质量的无氧训练,并在长距离比赛项目中更好的提升成绩,合理的在训练中运用有氧训练,适当增加有氧训练在整体训练中的比例,能够使运动员的成绩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并保持优秀的竞技状态。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平均成绩对比统计(N=20)

实验组对照组差值(S)T检验 800M自由泳1000M自由泳1500M自由泳 8:40.8310:51.7416:15.52 8:39.1610:51.3516:14.441.670.391.080.720.240.46

注:实验前两组平均成绩对比,P>0.05,无显著性差异。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平均成绩对比统计(N=20)

实验组对照组差值(S)T检验 800M自由泳1000M自由泳1500M自由泳 8:29.1610:39.6616:04.64 8:31.5210:43.8116:08.98-2.36-4.15-4.341.471.782.54

注:试验后两组平均成绩对比,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2.3.2实验前后两组运动员最大摄氧量的变化

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进行为期八周的训练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进行最大摄氧量测试,并于训练前对两组运动员前测的最大摄氧量平均值进行对比。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均有所变化,实验组运动员最大摄氧量的上升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3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最大摄氧量(VOmax)对比统计(N=20)

实验组对照组 训练前训练后P值5.10+0.335.56+0.510.0425.13+0.345.34+0.360.068

注:P值,与训练前最大摄氧量VO2max进行比较,P<0.05,故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3数据可以看出,两组运动员经过八周的训练后,每名运动员有氧能力均有一定幅度的提升,实验组有氧代谢能力明显要好于对照组,通过分析训练前后两次测试指标的变化,可以清晰的反映出两组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

训练前后每名运动员最大摄氧量(VO2max)的变化是反映有氧代谢能力的重要指标,并可以反映运动员心血管机能,肺通气,气体交换等情况,有氧代谢能力较强的运动员不仅具备高水平的最大摄氧量(VO2max),并能够很好的将这种能力保持很久。并且最大摄氧量(VO2max)是一名运动员运动耐力的生理基础,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将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VO2max)的变化。本次实验经过八周的训练,实验组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VO2max)得到了较大程度提升。研究表明, 决定最大摄氧量VO2max的高低在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三大生理功能及运动员相关活动的强度,能够全面反映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和身体功能水平。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经过八周针对性训练, 实验组运动员三方面系统之间的协作能力和身体整体机能水平提高较大, 使得机体能够更好的利用有氧代谢系统提供供能。与此同时也说明,八周的有氧训练计划和方法是可行的;运动员水平相对较低时,科学合理的有氧训练手段和方法能够使其有氧训练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有氧代谢能力的大幅度提升也说明了运动员潜力被更好的挖掘。因这些运动员均为体校运动员,处于职业生涯初期,职业化训练程度较低,可挖掘的潜力也比较大。

最大摄氧量VO2max的提升说明了在运动员的训练中,有氧训练为运动员长期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量的有氧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肺活量和心机功能。在国外高水平的训练手段中,有氧训练是重要的训练内容,不仅能够保持运动员竞技状态,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水平,还能够在专项训练中更好的应用先进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2.4 有氧训练对游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影响

2.4.1有氧训练中游泳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影响

游泳运动中技术动作是提高运动成绩最重要的一项,技术动作水平的高低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也是有氧训练中不可忽视的一面。在有氧训练中应把两者合理有效的结合起来,有氧耐力训练的特点是训练量大、长距离、时间久,如果能够较好的把两者结合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游泳运动员在打基础时就应适当的进行专项技术和身体素质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将直接关系到教练员对运动员潜能的挖掘,关系到运动员成绩的提升空间。专项技术和身体素质是游泳运动员的基础,直接影响到运动成绩。在运动员训练过程中,通过大量的有氧训练,长时间长距离的训练将运动员的注意力集中在技术动作上,帮助运动员更好的进行动作的技术定型,形成身体的肌肉记忆,只有在大量长距离有氧训练中不断重复技术动作才能够将技术动作的印象逐渐加深,随训练时间的延长成为肌肉记忆的习惯性动作。

2.4.2 有氧训练中游泳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影响

而身体素质方面,运动员只有通关过大量的有氧训练逐渐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同时还应通过有氧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肺活量、最大摄氧量、乳酸阈等,而不应该盲目通过力量训练来刺激肌肉,依靠肌肉力量提高成绩。年龄较早的进行力量训练会阻碍运动员自然的生长发育,同时也不利于技术动作的定型。若技术动作没有尽早固定,在游泳训练和比赛中将无法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有氧训练将成为游泳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和技术动作定型的基础,通过有氧训练使得运动员技术动作和身体素质都达到较好的水平,可以使游泳运动员的划水效果达到最好,阻力降到最低。

2.4.3有氧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影响

运动寿命是指运动员身体机能达到的潜在的运动年限。延长运动寿命最重要的是延长运动员的竞技时长,其中关键是保持运动员高水平竞技能力的年限。有氧训练是游泳训练的基础和根本,它在一个游泳运动动员整个训练生涯中占据不可忽视的位置。从供能代谢特点看,它可以有效的提高运动员有氧代谢水平,在训练过程中占重要地位。有氧训练还可以提升大脑皮层保持长时间兴奋和抑制的能力,并能够改善运动员身体协调性,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最大摄氧量。运动员有氧训练能力越强,在进入专项化训练及无氧训练时的表现就越好。

世界上很多优秀的游泳运动员都是从长距离开始的,例如澳大利亚的“鱼雷”索普也是从1500米自由泳开始自己的游泳职业生涯,经过多年的训练和比赛后才开始参加短距离自由泳比赛。我国现役游泳运动员孙杨本身就是长距离自由泳世界冠军,在多年参加长距离自由泳比赛后,自身有氧训练基础坚实的条件下,逐渐尝试短距离自由泳项目,并取得优异的成绩。科学有效的有氧训练方法是符合青少年运动员身体生长发育规律和游泳科学化训练特点的,是帮助运动员在不同训练阶段充分挖掘其运动潜能,使运动员的专项选择更加宽广,以达到延长运动寿命的目的。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3.1.1长期稳定的有氧训练可以使运动员适应不同比赛的需求。

3.1.2有氧训练的主要方法有间歇训练法、持续性耐力训练和高原训练等。

3.1.3通过八周训练后自身成绩对比中实验组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在两组成绩对比中,实验组实验后成绩要优于对照组。

3.1.4有氧训练有助于游泳运动员形成良好的技术动作定型,有助于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升,良好的技术是成绩提升的关键。有氧训练也有助于运动员循序渐进的发展,保证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延长,使运动员高水平成绩的保持时间得以延长。

3.2 建议

3.2.1重视有氧训练在基础训练中的作用,使更多的教练员认识到有氧训练的重要性,挖掘运动员潜力。

3.2.2科学合理的运用多种有氧训练方法,结合运动员自身不同的特点,促使运动员更好的提升成绩。

3.2.3对于处于技术尚不成熟阶段的运动员,应更多的运用游泳训练,不断巩固运动员技术动作,使运动员能够及时掌握先进的游泳技术,并形成技术定性。

3.2.4科学有效的有氧训练方法,有助于运动员高水平竞技状态的保持和延长,并促使高水平运动员延长运动年限。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 梁建军,杨日旭.游泳有氧训练对提高运动寿命的影响[J].游泳季刊,2012(9):7-9.

[3] 王艳.有氧训练对提高游泳运动员速度的作用[J].游泳季刊,2014,3(1):23-25.

[4] 彭伟,马琴.关于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中的几个关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3(1):64-66.

[5] 赵歌,章前,许琦,等.高强度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血乳酸及相关指标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2(2):80-82.

[6] 严蓓.影响我国竞技游泳后备力量的因素及发展趋势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6,28(2):57-59.

[7] 褚宇鵾,陈永欣,李辉.短距离项目游泳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的分析[J].游泳季刊,2013(6):29-30.

[8] 沈艳梅.浙江省优秀游泳运动员有氧耐力测试与应用[J].山东体育科技,2014,6(3):61-65.

[9] 柏自悦.游泳运动员少儿时期有氧训练的重要性[J].浙江体育科学,2007,11(6):99-100.

Experimental Study on Aerobic Training of Long-distance Male Swimming Athletes in Liaoning

MO Fengmin, etal.

(Jiangnan Training Base of Guangxi Sports Bureau, Nanning 530031, Guangxi, China)

莫凤敏(1986 —),本科,中级教练员,研究方向:水球训练。

猜你喜欢
氧量有氧实验组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一种催化器储氧量的测试及计算方法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提高跑步成绩看最大摄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