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效果

2018-12-04 07:12:58瞿雄梅邢铖铖
系统医学 2018年21期
关键词:下肢住院静脉

瞿雄梅,邢铖铖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普外科,江苏南通 226300

下肢大隐静脉曲张临床较为常见,具体有下肢浅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所致,使得静脉血出现倒流情况,远端静脉出现瘀滞,最终诱发病变镜面变性、扩张,临床表现以静脉不规则扭曲和膨出为主[1-2]。针对大隐静脉静脉曲张患者,临床可采取手术治疗方式,为了达到良好的恢复效果,术后需配合科学合理护理干预服务,其中临床护理路径条理性和规范性较强,临床应用价值较高[3-4]。基于上述背景,该次研究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选取50例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探讨了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收治的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选取50例,根据其入院时间先后进行编号,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分组,具体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男20例,女5例,年龄51~70岁,平均(60.76±2.19)岁,病变位置:左下肢 13例,右下肢10例,双下肢2例;观察组男19例,女6例,年龄52~72 岁,平均(62.17±2.02)岁,病变位置:左下肢 15 例,右下肢7例双下肢3例。该院伦理委员会详细研究该研究资料,予以批准通过,入选患者对研究细则知情且同意,入选患者对研究细则知情且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可进行分析对比。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制定下肢静脉曲张常规护理干预方案,具体内容:健康教育:提醒患者术前、术后注意事项,日常生活中需加强锻炼;心理疏导:说明疾病发生的普遍性,引导患者接受、正视自身状况;疑问解答:与患者进行密切交谈,创新良好信任关系,了解患者疑惑并予以耐心解答;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工作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内容如下:①入院第1天,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患者,介绍医院及病房环境,说明科室医护人员具体情况,引导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记录患者基本信息,说明手术相关事宜;②入院第2天,综合分析患者既往病史和基本资料,做好日常查房工作,配合医生制定手术方案;③手术当天护理人员做好术前准备工作,疏导患者情绪,术中积极配合医生工作,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术后及时送往病房休息,术后6 h内禁食,并将患者抬高30°左右;④术后1 d,保持适宜的体位,并配合开展下床活动,首先试探性进行床边活动,若无异常现象可下床散步;⑤术后2 d到出院期间,以并发症预防为主,定期循环患者患肢感觉,并观察其皮肤颜色变化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触痛问题,若患者伴有明显痛感,护理人员应做明确解释,说明上述症状较为普遍,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

1.3 观察指标

住院时间、疼痛情况比较,其中疼痛情况评估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10分评分,分值越低说明痛感越轻[5-6];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具体包括:肢体麻木、条索状硬结、灼痛;护理满意度评估,使用该院自制《下肢静脉曲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服务态度、技术水平、病房环境等内容,0~100分评分,非常满意90~100分,部分满意70~90分,不满意69分以下,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7-8]。

1.4 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具体分析计量数据和计数数据,前者表达方式为(±s),两组间的比较应用t检验;后者表达方式为频数和百分比,组间对比利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疼痛情况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较短,VAS评分较低(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VAS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VAS评分比较(±s)

组别 住院时间(d) V A S评分观察组(n=2 5)对照组(n=2 5)t值 P值5.2 1±2.4 5 8.5 1±2.6 3 4.5 9 1 0.0 0 0 4.1 1±1.5 1 6.1 5±1.2 4 5.2 2 0 0.0 0 0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24.00%(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72.00%(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下肢大隐静脉曲张临床发病率较高,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研究[9-10]指出其具体发病与静脉瓣膜关闭不全、静脉压升高和静脉壁薄弱有关,其中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为直接诱因,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外观和劳动能力,需予以及时有效治疗。针对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同时为了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服务,促进病情快速恢复,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1-12]。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较短,VAS评分较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24.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6.00%高于对照组72.00%(P<0.05),与素淑[13]研究结果相一致,其研究指出经临床护理路径后,患者满意度高达92.11%,而常规护理满意度仅为82.01%,进一步提示了临床护理路径的优越性。具体原因分析如下: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护理干预模式,属先进的质量效益型护理管理,针对特定疾病,对用药范围、住院时间、检查项目、护理内容进行明确规定,以此达到合理用药、有效检查,达到医疗资源合理利用的效果,且为患者提供了及时、规范的护理服务[14-15]。针对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以时间作为横轴,具体护理服务涵盖入院第1d到出院全过程,将护理内容制作形成日程护理计划表,详细说明每日护理内容,确保护理人员工作有序进行,并保证医疗资源充分利用,其中术前以常规检查、术前准备为主,术后注重病情监测,并以并发症护理为重点,切实有效地促进疾病恢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优势明显,利于患者恢复,推荐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下肢住院静脉
妈妈住院了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6年1期)2017-01-15 13:43:13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44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