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冬芹,花晓玲
宝应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江苏扬州 225800
子宫疤痕妊娠主要是指孕妇因此特殊原因造成胚胎于剖宫产切口的疤痕上着床,这种情况较为危急,可能随着胚胎的生长造成愈合切口出现再次撕裂,造成大出血,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威胁生命,是异位妊娠的一种。据调查显示,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为6%,我国近年来剖宫产率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出现子宫疤痕妊娠的概率也较高,因此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研究[1]。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采用子宫动脉介入清宫术和腹腔镜疤痕妊娠剔除术等,不同的方式对患者的影响不同,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不同的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2]。该文对2015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瘢痕妊娠患者进行腹腔镜与宫腔镜治疗子宫疤痕妊娠应用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选取60例瘢痕妊娠患者,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年龄 25~38 岁,平均年龄(32.13±1.91)岁;参照组患者年龄 23~41 岁,平均年龄(32.63±1.82)岁。该组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
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孕次均在2~9次之间,均出现子宫下段剖宫史,孕囊最长径处于36~41 mm之间,距浆肌层厚度处于1.3~2.2 mm之间。实验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患者以及家属均签署实验同意书。
排除标准:排除严重血液疾病、肝肾功能不全以及药物过敏患者。
1.2.1 术前治疗 参照组与实验组均在术前进行药物治疗,患者口服米非司酮(国药准字:H20000648),2次/d,25~50 mg/次,空腹或餐后 2 h 服用[3]。 联合使用甲氨蝶呤(H20080251)肌内注射治疗,1 mg/kg,5 d 后进行手术治疗。在治疗后进行常规检查,开放静脉通道,做好术前准备[4]。
1.2.2 手术方式 参照组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进行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采用膀胱截石位,采用常规方式放入腹腔镜,并且在子宫下段的位置将稀释后的垂体后叶素,剂量为3 U注入,将膀胱覆膜打开并反折,将膀胱在子宫下段紫蓝色病灶位置进行横切口,并将病灶切透后清除妊娠组织,同时对切口进行修整,至出现正常肌层后停止[5]。结束后进行缩宫素静脉滴注,剂量为20 U,同时采用电凝刀进行止血,后指导助手在腹腔镜指导下对宫腔中聚集的血块进行清除,对切口进行缝合,缝合切口后将甲氨蝶呤再次注射至患者子宫下段,术后观察患者情况[6]。
实验组采用宫腔镜进行手术,对患者进行静脉麻醉,使用子宫腔镜对患者宫腔的形状以及异位妊娠的部位进行详细观察,确定包块大小,之后采用无极环形电极将孕囊进行切除,后给予患者缩宫素静脉滴注,剂量为20 U,再次置入宫腔镜进行检查,一旦出现出血点则使用滚球进行电凝止血,如出血过多,则需放置气囊尿管,将5~6 mL生理盐水注入其中,利用水囊的压迫作用将其中血灶迫出,24~48 h后将水囊取出[7]。
对比两组手术效果、临床恢复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率。其中手术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恢复效果:麻醉苏醒时间、β-HCG正常时间、子宫下段疤痕面积;并发症包括:感染、发热以及肠管损伤。
利用Epidata 3.0软件录入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患者术中各项指标均低于参照组 (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s)
组别 术中出血量(m L) 手术时间(m i n) 住院时间(d)参照组(n=3 0)实验组(n=3 0)t值 P值1 0 0.6 5±3 6.5 2 2 7.8 9±1 0.5 4 1 0.4 8 5 0.0 0 0 4 5.8 9±8.9 6 1 6.8 7±2.4 3 1 7.1 2 1 0.0 0 0 8.5 6±1.1 2 6.3 4±0.7 8 8.9 0 9 0.0 0 0
实验组麻醉苏醒时间、β-HCG正常时间均低于参照组,而子宫下段疤痕面积则高于实验组 (P<0.05),详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指标比较(±s)
组别 麻醉苏醒时间(m i n)β-H C G正常时间(d)子宫下段疤痕面积(c m 2)参照组(n=3 0)实验组(n=3 0)t值P值3 7.6 7±8.9 8 3.3 4±1.3 4 2 0.7 1 0 0.0 0 0 1 9.3 7±8.2 3 1 5.2 4±6.4 5 2.1 6 3 0.0 3 5 0.7 8±0.0 8 2.5 7±0.2 1 4 3.6 2 8 0.0 0 0
实验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感染2例,膀胱损伤1例,肠管损伤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33%,参照组患者出现感染1例,膀胱损伤1例,肠管损伤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2,P=0.688,P>0.05)。
子宫疤痕妊娠随着孕囊的生长,绒毛植入至疤痕中,并向腹腔、膀胱方向生长,造成后期大出血以及子宫破裂,危及生命[8]。该病目前治疗中未得到深入的研究,造成手术时机的延误,因此需要对治疗方法进行改进,采用更加科学的手术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的治疗。该研究可见,实验组患者术中各项指标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麻醉苏醒时间、β-HCG正常时间均低于参照组,而子宫下段疤痕面积则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参照组为10.00%(P>0.05)。原因为:腹腔镜手术手术位置选择肚脐、两侧髂骨前上棘等4个切口,虽然具有微创手术的特征,切口较小,但是需要在术中将膀胱覆膜进行反折,并对膀胱进行下推,过程中可造成创面的反复出血,出现反折处位置的黏连和结构不清晰,而宫腔镜手术则不需进入至腹腔,无需进行子宫下段肌层的切开,因此在术中出血量等都较小[9],该研究结果与李翠芬等[3]《腹腔镜与宫腔镜治疗子宫疤痕妊娠临床疗效分析》中腹腔镜术手术术中出血量(30.13±9.54)mL、手术时间(17.89±2.27)min,住院时间(7.14±0.25)d 均低于对照组,与该研究术中出血量(27.89±10.54)mL、手术时间(16.87±2.43)min、住院时间(6.34±0.78)d 指标均低于参照组(100.65±36.52)mL、(45.89±8.96)min、(8.56±1.12)d研究效果一致;腹腔镜手术需进行气管插管麻醉,术中经历步骤较多,不仅需进行妊娠组织的清除,同时需将切口进行缝合,恢复解剖结构,术中出血较多,耗费时间长,患者术后需较长时间进行恢复。而进行宫腔镜手术,主要采用静脉基础麻醉的方式,术后患者需较短的时间即可恢复,术中子宫无切口,术后2 h患者即可下床活动[10];但是宫腔镜在术中仅能够对妊娠组织进行切除,无法对子宫肌层进行改变,甚至可能出现因为切除妊娠组织造成着床面的子宫肌层出现变薄的情况,因此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法,如患者无生育需求,可选择该手术方式,如患者需保留生育功能,则需选择腹腔镜手术,对瘢痕缺陷进行修补,尽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生育需求[11]。而相较于并发症来讲,腹腔镜与宫腔镜切口均较小,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影响并不明显[12]。
综上所述,子宫疤痕妊娠应用腹腔镜与宫腔镜治疗,宫腔镜术中各项指标优势较为明显,但是术后可能影响子宫肌层,影响后期妊娠,因此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