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中
【关键词】学案导学;先学后教;冷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49-0076-02
在推崇教育教学变革的今天,“学案”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许多学校纷纷以“助学稿”“导学案”“活动单”等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在学案蔚然成风之时,笔者却产生了些许困惑与担忧,想就几个问题与大家作一番分析与探讨。
1.学案是课堂教学的必需品吗?
在一所小学调研时,笔者听到校长介绍推行导学案的创新举措:学校要求所有年级主要学科都使用导学案。看着一本本编制精美且内容详实的学案手册,笔者既生感慨又发联想:这样的学案要花费多少人力与财力呢?每位学生完成学案又需要花费多少精力与时间呢?这样的学案真的是基于学生、为了学生、发展学生吗?学案真的是每堂课的必需品吗?
曾听过一节数学课,内容为“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师在课前同样安排学生进行预习,但没有用到学案,只是简单布置了三道有层次的计算练习,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并明确提出独立做对一题可得一颗星,做对两题可得三颗星,三题都做对可得五颗星。课堂的前二十分钟主要圍绕学生的预习作业展开讨论互动,特别是利用错题资源进行交流反思。一节看起来简简单单、干干净净的数学课,课堂教学效果却是出奇的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一节没有使用学案的数学课,同样达到了预习效果。
其实,学案只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工具,如果我们把它看成教学的唯一内容,甚至看作了教学的追求目标,往往会适得其反。不难发现,“学案至上”已经成了当前部分教师认识上的一大误区。原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曾对学案有着这样的观点:“根据洋思多年的实践证明,学生都具有读书的能力,能阅读相应的课本……既然如此,根本无须学案……有些学校搞学案看起来是课改的创新,其实是把课堂教学、课堂上的学习任务向课前延伸。”
2.有学案就等于“先学后教”了吗?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先学后教”理念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当问到“为什么要编制学案”时,不少教师会说:“为了体现‘先学后教的理念。”可学案与“先学后教”能完全等同起来吗?
所谓学案,字面意义可理解为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路线图。学生可以按照这个路线图去自学、去实践、去探究,从而完成学习的全过程。但笔者调查发现,有的学校的学案虽然体现出了学生学习的路线图,但无论是方法还是要求,都是由教师代替完成的,只是一厢情愿地体现了教师的意志,也就是说,学生只是知道教师的授课目标、意图,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让学生的学习有备而来。还有的学校虽然学生认真完成了自学提纲,可课堂结构仍是“涛声依旧”,课堂仍按学生原有起点组织教学。
其实,“先学后教”的关键不在于是否编制了学案,而在于是否凸显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是否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先学后教”这种教学形式有其主要环节与规定性要求,如教师在布置预习时,是否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是否对学生的预习进行认真检查,是否针对预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组织教学。
3.学案导学是最佳教学模式吗?
当前,一些学校乃至个别地区都在寻求一种教学模式,期望能用它解决教改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的确,没有可以操作的模式,再好的思想、理论都无法实现,但模式不能成为束缚手脚的镣铐。由于教学模式带有浓厚的个体经验色彩,其复制往往难以实现。俗话说,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教学模式同样如此。
教学模式都是指向特定的、具体的教学对象的。由于社会环境、遗传因子、家庭背景以及个人努力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学生在知识基础、个性习惯、意志品质、情感态度和学习能力上有着显著的差别。如果用一种教学模式去实施自己的教学计划,让每个学生都必须在这个教学模式下进行学习,显然是不太可能顺利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可以想象,教师以某种教学模式面对某班学生,可能是“妙手一招”;但面对另一班学生,则可能变成“昏招一步”。也就是说,课堂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的教学模式用于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教学内容会有不同的效果。
其实,成功的教学方法是有个性特色的,有的方法只适于某类教师而不适于其他教师。因此,教学方式也要符合教师个性,力戒千篇一律。例如:有两位教师同教一篇散文,一位教师善于朗诵,于是充分运用朗诵艺术,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之中,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另一位教师从自身实际出发,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组织教学,收到了异曲同工之效。由此可见,某种教学模式对某位教师来说是如虎添翼,发挥了特长,而对另一位教师来说则可能是如鹰折翼,限制了其特长。也就是说,我们很难找到一种适合所有教师的教学模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