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学校“体育差生” 转化策略的再认识

2018-12-03 02:42陈商红
职业·下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转化策略差生中职学校

陈商红

摘要:“体育差生”客观存在于体育课堂教学中,给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困难,影响了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成绩的提升。本文主要从“体育差生”形成的生理原因、心理原因以及环境原因进行分析,运用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研究,为转化“体育差生”和提高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职学校 体育“差生” 转化策略

“体育差生”指的是在体育运动、体育品德等方面的素质发展相对滞后,不能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的学生。“体育差生”客观存在于体育课堂教学中,也是中职学校体育教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有效提高“体育差生”的身体素质是体现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成效的关键环节。

中职学校的培养模式首先是培养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再是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最终能够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的人才。而中职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全面锻炼学生身体,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打好身体基础。可见,在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密切关注“体育后进生”,正切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从专业特点出发设计体育课教学内容,融合中职专业特点设计课程内容,可以帮助学生重新找回自信,摆脱“体育差生”的称号。

一、“体育差生”形成的原因

1.生理原因

(1)身体形态发育不协调。人的生长发育受遗传、生活环境、后天培养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身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矮小、肥胖等,导致他们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度等方面的素质低于一般的学生,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上接受能力差,使平时生活和体育课堂中的体育学习困难重重。这部分学生在体育考试成绩非常差,恰恰他们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也是最容易被体育教师忽视的对象。

(2)自身病因影响。由于学生的身体受到先天遗传的隐形疾病或者后天意外致残的原因,导致他们不能正常参加体育锻炼。因为平时很少参加体育课,不常运动,身体运动能力就不断下降,与同龄人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类学生体育锻炼的情绪低落,享受不到运动的乐趣,以各种理由拒绝参加体育活动,长此以往,他们的体育运动兴趣会逐渐被磨灭,直到放弃体育学习。

2.心理原因

(1)对体育的认识不足。“体育差生”往往对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够、理解不透,认为体育成绩的高低不影响自己今后的升学,导致他们参加运动锻炼的积极性不高。

(2)心理素质偏低。“体育差生”心理上的问题主要是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中职学生普遍在初中阶段文化成绩较差,长期受到班主任或任课老师的冷嘲热讽,心理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形成了一种不自信的心理状态。心理素质普遍较差,受挫能力差、害怕拖后腿、受不了别人的嫌弃和冷嘲热讽,但又不得不在这种环境下继续学习。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使他们越来越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最后放弃了体育学习和锻炼,最终成为了一个“体育差生”。

(3)逆反的学习心理。除了以上两个因素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对学习的逆反心理。这部分学生不是身体素质不好,而是对体育锻炼无所谓,不管文化课或专业课的考试都是抱著逆反的心理状态完成考试,所以改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对提高总及格率非常重要。

3.环境原因

(1)家庭因素。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受家长的影响很大。现在的中职学生基本以独生子女为主,在家里是“小皇帝”或“小公主”。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很差,家长把他们放进职业学校读书主要是为了学习一些技能,希望他们今后能有一技之长,对学生在校期间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并不关注。

这些因素势必影响孩子的体育锻炼热情,使学生的体育惰性一步一步增长,从不怎么运动到放弃运动。

(2)学校因素。一是场地、器材匮乏。国家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对我国的中小学校体育器材和场地的数量、质量都有明确要求。但有很多中职学校在学校的建设过程中没有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这对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有一定的影响。其次,很多中职学校的体育场地是比较简陋的,天气恶劣时体育实践课就无法进行。

二是课程设置受限制。很多中职学校领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未将体育课摆到应有的位置。从教学进度解释,学生理论学习时间较紧张,技能学习压力大,从而缩减了体育课的节数,减少平时课间活动,这就造成了学生对体育课、体育锻炼的不重视。从财政方面解释,由于学校对专业建设的投入资金大,对学校基本的体育器材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却不足,这限制了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也限制了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发展。

(3)体育教师因素。一是课堂常规松散。体育课堂常规是保证体育课能正常进行的基础,但很多体育教师的课堂常规不严格,学生在体育课中形成了自由散漫的状态。体育教师很难在体育教学中驾驭学生,课堂教学内容无法落实,逐渐地这样的体育课就成为了“自由活动”课。二是教学目标不合理。体育教师在制定体育课的教学计划、目标时,没有考虑到“体育后进生”,在落实教学内容时没有关注到“体育差生”。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可能对素质较高的学生来说是比较简单的,教学进程也比较慢,但对于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时就比较困难。对此,体育教师更要关注“体育差生”,不要让他们丧失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三是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师平时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很大。现实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比较关注身体基础好、悟性高的学生,而对素质相对较差、悟性不高的学生不是很关心,势必使这些学生心理产生自卑心理、不自信,甚至失去对体育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不爱运动,身体素质也因此得不到提高。可见,“体育差生”的形成与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有一定关系。

二、“体育差生”的转化策略

1.耐心教导,建立自信,促进转化

著名的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想教育好学生,教师要先“爱”学生。可以通过耐心教导、建立自信、促进转化的方式转变“体育差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

首先,体育教师必须有耐心深入了解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跟他们成为真正的朋友,在教学中更为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重点辅导,消除他们对体育的对立情绪和畏难心理,从而转变态度。

其次,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转化“体育差生”工作就事半功倍了。教师对于“体育后进生”的每一个进步都应给予肯定和赞赏,让他们感受成功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从而唤醒他们心中的自豪感,建立自信。

最后,在考核和评价上要根据实际情况,在考核测试分上可以以他们的努力和进步程度为主,灵活运用评价标准。

2.提高认识,激发兴趣,体育岗位化

“体育后进生”多数对体育缺乏正确认识,认为身体强弱是先天决定的,有的还把身体锻炼和文化学习对立起来。“体育差生”在掌握动作技术时,往往付出了极大努力而收效甚微,有强烈的失落感和极大的自卑感。

作为教师应以宽厚、包容、博爱之心去理解他們,不要指责、批评他们,应该帮助他们提高关于体育及体育锻炼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树立起“终身体育”的意识。

同时,体育运动要与专业特点结合起来,调动起他们对体育运动积极性,创造一种具有岗位化特点的体育运动教学。这有利于转化“体育差生”进行体育运动的氛围,尽可能为“体育差生”提供学习的机会。

3.区别对待,以优带差,共同提高

我们的学生千差万别,首先要充分了解他们的身体素质和专业,对基础差、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体育教师在课内外安排练习时,要根据专业不同,因人而异、区别对待。练习内容的安排要切合实际,适合他们专业发展的练习,逐步提高他们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其次,体育教师可以发动体育骨干或技术较好的学生,让他们帮助“体育差生”,结成“一帮一”或“几帮一”的学习形式。技术好的学生的技术动作可以得到巩固和再提高,而技术较差的学生也可以在同学的帮助下得到提高,这种教学活动既发扬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精神,又能使两者共同提高。

三、结论与建议

“体育差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我们积极研究探索,找出更多的转化“体育后进生”的办法,使他们在体育品德和体育运动等方面健康协调发展。建议如下。

一是转化工作中教师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专业实施不同的体育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二是为“体育差生”创造一个良好活动氛围,使他们可以充分锻炼和展示自己。

三是帮助“体育差生”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制定相应的体育教学内容,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自觉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摘掉“体育差生”的帽子。

猜你喜欢
转化策略差生中职学校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