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校企合作经验 探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2018-12-03 02:42张立新
职业·下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技工校企技能

张立新

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的基本办学制度,这是所有教育类型中唯一把校企合作上升到这样的高度,这也是技工院校改革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必由之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技工院校始终坚持校企合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从建国初期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行业部门和企业是推动我国技工教育发展的主要力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纪之交,受多重因素的影响,行业部门指导作用弱化,企业办学积极性下降,直接影响了技工教育校企合作乃至全局的发展。

技工院校的基本办学制度——校企合作

近年来,在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技工教育战线以高度的政治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探索和创造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六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已成为技工院校的特色和传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是技工院校保持高就业率的关键所在。在政府、企业和院校的积极推进下,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是多方积极参与,努力开拓局面。经过多方努力,目前基本建立了由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和技工院校共同组成的校企合作机制,初步形成了“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校企合作模式,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内容不断丰富,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合作关系日益紧密。2017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对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今年2月,人社部、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教职成〔2018〕1号),进一步明确了校企合作的实施主体、合作形式和促进措施等内容。各级人社部门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利用多渠道宣传推广,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二是优化培养模式,提升培养质量。各地从产业和人才需求、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组织、质量评估、就业服务等环节入手,全方位、全过程地开展技能人才合作培养,形成了一体化的培养流程和实用高效的培养机制。随着校企合作的广泛深入开展,各地在推动技工院校与企业一对一、一对多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共享和集聚的作用,构建地区性、跨区域和专业性的校企合作工作网络,合作的效果、效率、效益大大提高。企业与技工院校“八个共同”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逐步得到扩展和深化,基本实现“把教室搬进车间里,把学校办到企业里”,有效提升了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供求紧密对接,建立双赢机制。供给与需求匹配,實现互利双赢是校企合作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之道。各地从区域产业和企业用人需求入手,推进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坚持用什么、学什么、考什么的教学方向,有的放矢地培养适应产业和企业需求的人才。与此同时,积极引导企业为技工院校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提供教师进修机会、选派指导教师指导教学、提供教学实训设备等,促进院校掌握最新技术标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院校还与企业共同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关等。经过校企共同努力,基本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

完善合作机制 创新合作方式——丰富合作内容

在改革发展的历程中,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技工院校始终坚持以促进就业和服务发展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技能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合作方式、丰富合作内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是坚持正确导向。校企合作名为合作,实则是主动融入经济主战场,必须坚持以促进就业创业、适应企业需求、服务经济发展为导向,找准就业、需求、发展的结合点。从实际情况看,技工院校凡主动服务并从需求入手,努力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双方合作的都非常融洽、深入,成效也非常突出。

二是坚持全程合作。校企合作不是一个点,而是人才培养的全链条。只有全过程都实现校企合作,才能形成一体化的培养流程和实用高效的培养机制。一些技工院校探索并践行的“校企共定专业规划、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习基地”等模式,贯穿到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

三是坚持互利多赢。从近年实践看,政府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院校服务企业的主动性不断增强。通过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多方努力,形成了校企利益共同体,实现了行业企业得人才、职工学生得技能、技工院校得发展的多赢目标。

四是坚持教学改革。校企合作的关键是所培养的学生和培训的职工质量高。近年来,人社部大力推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打破传统的学科式教学方式,把企业的标准和要求引入教学过程,根据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将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企业反映这种教学方式紧贴企业实际,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的要求实现了“零距离”。

五是鼓励企业办校。《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我们要大力支持企业积极参与技工教育,鼓励企业通过参股、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举办技工院校。对于因企业经营困难等原因必须移交的技工院校,各级人社部门要争取政府支持,主动接管并妥善处理。

一点一滴 久久为功——深化改革

目前,我们在推动校企合作方面已形成很好的基础。下一步,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模式,使其成为技工院校在新形势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赢得新的比较优势的重要法宝。

一是要加强领导,将校企合作基本办学制度贯穿技工院校工作始终。校企合作作为技工院校的基本办学制度,是关系技工院校生存发展的重要环节。各地人社部门、各院校主管部门特别是各院校,要切实把这一制度贯彻落实好,作为院校始终如一的重要工作,贯穿在教学、管理、保障等院校工作全过程,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支持政策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凡是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在工作布局、力量摆布、政策倾斜、后勤保障上都要给予支持,凡是不利于校企合作的,都要坚决破除。要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久久为功,长期努力,使校企合作在技工院校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是要强化内涵,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目前,企业在发展技工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依然存在“企业冷、院校热”的问题。对此,我们不能抱怨,更不能气馁。首先要眼睛向内,先从自身问题找起,更要从自身做起,抓住一切机遇,发挥自身优势,狠抓内涵建设,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训、设备设施建设上下大工夫,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素养,用合格的、符合企业需求的“产品”即高素质学生赢得认可、尊重,打下长远合作基础。“没有梧桐树,哪来凤凰鸟”。只要抓住人才质量这个核心,在经济转型升级、技能人才普遍大量短缺的形势下,我们就一定能居于校企合作的优势地位,有眼光、有见识、有长期打算的企业一定会纷至沓来,优质人才一定是“卖方市场”。对此要有足够的信心,更要有坚定的决心把人才质量提升上来。

三是要着眼全局,服务区域和产业发展。技工院校能否在当地和行业内立足,能否得到重视和支持,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并发挥应有作用、做出重要贡献。技工院校的人才来自于本土,大部分扎根在本土,服务于当地发展,对缓解人才短缺、就业结构性矛盾、打赢脱贫攻坚战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地方政府对此已有深刻认识,把优质技工院校作为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和重要承诺。因此,我们还要眼睛向外,抓住机遇、着眼全局、拓宽视野、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努力成为地方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支撑。

猜你喜欢
技工校企技能
从技工到英雄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ZPSTUDIO TOOLS与意大利技工共同制作的手工艺品
画唇技能轻松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