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利
摘 要:实践出真知。教学实践告诉教师,要打造高质量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需要立足课堂。为此,从设定科学目标、引领学生发展和教学策略的选择等三个视角对此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实效;提高策略
提高课堂的实效一直是我们一线教师的不懈追寻。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秉持先进的教学理念,选择灵动的教学方法,搭建互动的学习平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起他们的创造潜能。下面,笔者就结合小学语文课堂,具体谈谈如何灵动演绎课堂,提高课堂实效性。
一、恰切设定目标,让教学有方向
要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创新。当然,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为了创新而去一味求新,从而抛弃了我们常规教学当中的那些好的做法。筆者认为,教学中有一些环节、内容还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地给做实、做好、做充分。我们都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一个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也是如此,我们要巧妙进行教学,实现教学的艺术化,实现教学的智慧化,没有高质量的目标设计,一切都是空谈。
要设计高质量的教学目标,关键要做到恰切。每节课都要设定合理、明确的目标。要想做到这两点,就需要我们真正深入到文本之中,对其进行认真的研判;同时,我们要仔细研究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特别是身心状态。只有解读透了文本,把握住了学生,才能让自己设定的目标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最终才能让学生得到发展。
比如,教学《谁的本领大》这篇课文,在备课环节,笔者先确定一个总目标,然后设计了几个分目标。笔者设计的总目标为: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看待他人。为实现这个总目标,笔者设定的分目标为:(1)指导自读。主要是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围绕课题展开阅读。(2)角色朗读。要求学生读出语气,处理好表情,力求表现出相关人物的个性特点。在这一环节,力求让每一位学生真正领悟到文章的含义,最终实现内涵上的拓展。(3)开展实践。这主要是考虑到这篇文章的情节生动这一特点而设定的一个环节。教学实践中,笔者是采取让学生编写课本剧的方式来开展的。这样做,可以让学生适当地展开想象,拓展课文的情节和对话,课堂教学最后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所以,这里笔者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要想打造高质量的课堂,精心设定教学目标甚为关键。
二、围绕学生发展,让教学有重心
要想打造高效的课堂,需要点燃学生的热情,让每一位学生的小宇宙都能够得到爆发。要实现这些目标,最为关键的是,我们教师一定不要再抱着分数不放,因为,这样会让教师动不动又会拿起机械单一、强讲硬灌的手段来。我们知道,这样的手段在短时间内可以快速地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获得较高的分数。但是,我们更应该明白,这种简单的手段如果长期采用,就会不可避免地扼杀学生的创造力,磨平学生的个性,让原本个性鲜明的学生高度趋同。倘若这种情况出现,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悲哀。这一点如果发生在小学生身上,则会显得更加不幸。
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学生个性得以舒展。在教学实践当中,笔者多是创设灵动的课堂情境来实现这一愿景的。教学《台湾的蝴蝶谷》这一课,笔者就通过创设情境来营造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课堂氛围。首先,笔者向学生呈现本人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这一课件融合了动人的朗读和唯美的画面,这就激起了学生美的感受。接着,笔者又引导学生对这篇课文的语言进行品评、欣赏。最后,让学生凭着自己的感觉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边读边想,对课文所描写的蝴蝶谷的迷人景象进行充分的感悟。显然,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自然走进课文所描写的场景之中。特别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品味,更是考虑到了学生的个性需求。这样的课堂,就显得生动而又自由。
三、以读为突破口,让教学有策略
我们都知道,“读”对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在“读”中可以让每一位学生更充分、更集中地展示自己。这样,通过读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悟性,提升学生的感知力。为此,在教学实践当中,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读”这一环节。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能让“读”收到实效呢?
第一,读就要读充分。这就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为此,我们不能求快,不能蜻蜓点水。因为只有学生读充分了,他们才能融入课文,体味到阅读对象的独特内涵。比如,教学《木兰从军》这篇课文,笔者认为要想达到对学生的情感熏陶,让他们思维能力得以提升,最好安排3课时。
第二,读就要快乐读。要学生读,就要让学生拿出真正的状态。为此,我们不要设定太多的限制,要多给学生自由。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有自己的发现,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创见。而阅读只有读到这种程度上,学生才能品尝到读的喜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综上所述,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我们不能操之过急,妄想短时间就能收到成效。这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去做。为此,我们一定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教学的因素,以课堂为立足点、主阵地,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采取针对性的课堂策略。
参考文献:
[1]李传庚.支持儿童“创造的学习”[J].江苏教育,2018(2):1.
[2]苏蓉蓉.不忘初心让优秀得以发生[J].江苏教育,2018(6):65.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