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入境旅游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

2018-12-03 11:53
新疆财经 2018年5期
关键词:入境文献旅游

(新疆财经大学 旅游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内容提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入境旅游研究才兴起,并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体系。本文基于1986年—2017年CNKI中文知识网站收录的入境旅游研究文献,借助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相关知识图谱,探析入境旅游发展脉络及演化动向。结果表明:入境旅游研究作者分布呈局部聚集、整体分散的态势;高校是入境旅游研究的中坚力量;“客源市场”、“入境旅游流”、“亲景度”、“影响因素”、“旅游市场”、“经济增长”、“区域差异”等是入境旅游研究中的热点,研究内容呈多元发展;未来,理论创新、方法科学是入境旅游研究需要突破的难题。

一、引言

入境旅游是国家发展旅游业的核心,是我国由旅游大国转向旅游强国的关键,在旅游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国外关于入境旅游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随后在亚太地区开始兴起。我国入境旅游研究落后于国外,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后,随后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姚晓玲(2013)运用文献法对新世纪以来中国入境旅游研究归纳总结,并提出了研究的不足和研究的发展趋势;牛翠珍(2013)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分析入境旅游现状,梳理入境旅游研究热点;纪小美等(2015)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从不同视角总结了15年入境旅游区域发展差异,并对比国内外研究异同,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王庆生等(2017)以入境旅游市场为主题,梳理了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研究的关注点与缺失点,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总体来讲,学者们尝试从不同角度梳理入境旅游研究进展,且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但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难完整清晰地呈现入境旅游研究发展历程。

本文基于入境旅游研究现状,以入境旅游为主题,以1986年—2017年2430篇文献为样本,运用“一图谱春秋,一图胜万言”的Cite 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绘制知识图谱,并在图谱上标识出关键节点和领域前沿,呈现入境旅游研究的演进历程。

二、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CNKI(中国知网)是国内文献资源最全,最具有价值的知识交互平台,本研究选取CNK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为了保证数据样本的全面性、完整性,笔者分别以“入境旅游”、“旅华”、“赴华旅游”、“来华旅游”等为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搜索1986年—2017年相关文献2466篇,剔除会议通知、报纸报道、重复、不相关文献等内容,筛选出2430篇有效样本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Cite Space是一款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由美国计算机学博士陈超美研发,通过可视化技术呈现科学知识结构、规律及分布情况,挖掘科学知识中蕴含的潜在信息,因此也将其分析得到的可视化图形叫做“科学知识图谱”。其中,合作图谱可以挖掘内含的社会网络,为评估学者、机构或国家的学术影响提供新视角,也利于识别有影响力或潜力的学者;共现图谱的作用在于识别研究领域现状以及演化路径。

本文基于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对检索出的2430篇有效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使用统计软件excel梳理1986年—2017年入境旅游发文情况,分析其数量波动原因;运用Cite Space V软件对文献剖析,生成作者、机构合作共现图谱及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从而生动再现入境旅游研究脉络及研究趋势。

三、 结果分析

(一)入境旅游研究年度发文趋势分析

图1:1986年—2017年入境旅游研究文献数量年度趋势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中国知网数据整理而成。

从图1文献年度发表情况可知,1986年—1987年,国内学者开始探讨入境旅游问题,仅有三篇文献;1994年—2000年,入境旅游研究处于初探期,每年文献数量较少;2001年—2006年属于缓慢增长期,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国旅游业接轨国际市场,学者们开始普遍关注国际旅游研究,文献数量逐渐增多;2007年—2010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以及政府推出各种鼓励入境旅游的政策,使有关入境旅游研究的文献数量快速增加,每年文献数量均在100篇以上;2011年—2014年,入境旅游研究文献数量平稳增长;2015年至今,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入境旅游研究文献数量有所下降。从总体趋势来看,入境旅游研究文献数量呈“抛物线型”,从逐年递增向逐年递减转变,这也间接说明入境旅游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显著。

(二)入境旅游研究力量分析

1.入境旅游发文期刊分析。由1986年—2017年入境旅游领域2430篇文献出版情况可知,《旅游学刊》、《资源开发与市场》与《旅游论坛》作为旅游研究前沿期刊,是入境旅游理论传播的重要载体。此外,《经济地理》、《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旅游科学》与《商场现代化》等期刊也是该领域理论传播的主要平台(见表1)。这些期刊囊括了旅游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因此,在这些期刊上发表入境旅游研究的文献体现出入境旅游研究多领域学科交叉的性质。

表1 1986年—2017年入境旅游领域文献出版期刊表(排名前十)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中国知网数据整理而成。

2.入境旅游研究群体分析。洛特卡定律和普莱斯定律是文献计量学基本定律,用来研究作者和所著文章之间的关系。洛特卡定律表明:当写一类文章的作者人数占总人数的60%左右时,将会出现核心作者群。表2统计结果显示发表入境旅游研究的文章作者数为216人,占总人数的34.90%,说明1986年—2017年入境旅游研究作者分布不符合洛特卡定律。

表2 1986年—2017年入境旅游领域作者发文情况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中国知网数据整理而成。

普莱斯定律提出核心作者群的概念,其估算公式为:M=0.749×Sqrt(Nmax),M是指高产群体中最少发文量,Nmax是指最高发文量。其中,高产作者群发文量约占总量的50%。我国在1986年—2017年间有关入境旅游研究的发文量Nmax=198(见表3),算出M≈10,意味着发10篇文章以上的作者属于高产群体,据统计共有29位作者发表10篇及以上文章,他们撰写的此类文章共计602篇,约占总量(2430篇)的24.77%,远低于普莱斯定律要求的50%的水平。因此,根据洛特卡定律和普莱斯定律可得出:1986年—2017年入境旅游研究并未出现严格意义的高产作者群体。

表3 1986年—2017年入境旅游领域排名前20位的作者发文数量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中国知网数据整理而成。

本文应用Cite Space V软件生成作者共现知识图谱(见图2)。图标中的Q值(模块值)和S值(平均轮廓值)用于检测网络结构的显著性及聚类清晰性。其中,Q值大于0.3就意味着分析出的作者合作网络是显著的,S值大于0.5说明节点之间关系紧密。图2的Q值为0.8819,在0.3以上且接近1,说明划分出的合作网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S值为0.2849,小于0.5,说明从总体来看,入境旅游领域作者之间关联性较弱。

图2中每个节点表示一位作者,节点间连接线表明两者的共现关系,字号的大小代表出现的频次,出现频次越高,其在该领域的影响力越大。从整体分布来看,国内入境旅游研究整体分散,局部集中;具体来看,该领域以马耀峰为核心呈现出一个大的社会合作网络,以李悦铮、甘永萍等形成若干个小的合作网络。

图2:作者共现知识图谱

3.入境旅游研究机构分析。通过中国知网数据整理可知,共有527所研究机构涉及入境旅游研究。1986年—2017年入境旅游研究发文9篇以上的研究机构共有21家(表4)。其中,陕西师范大学发文353篇,排在首位,其次是辽宁师范大学(48篇)、南京师范大学(37篇)、湘潭大学(29篇)、广西民族大学(23篇)等,这些学校在入境旅游研究中起着带动作用。从机构类别来看,高校是该领域研究的主要阵地,专业研究机构较少涉及。

表4 1986年—2017年入境旅游领域发文9篇以上的研究机构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中国知网数据整理而成。

笔者通过Citesapce工具分析1986年—2017年入境旅游研究机构,生成机构共现知识图谱(见图3),其中,Q值为0.9068,S值为0.1414,说明图谱划分出的研究机构关联网络是显著的,且较为分散,合作关联度不强。从图3可知,入境旅游研究机构整体呈独立态势,部分机构呈现合作关系,且多为临近地域;以陕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为中心形成三条较显著的合作链条;陕西师范大学团队(353篇)主要研究入境旅游流时空特征,是国内有关入境旅游时空特征研究的主要团队,也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网;辽宁师范大学(48篇)在入境旅游经济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南京师范大学(37篇)在旅游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等方面研究成果居多。

图3:研究机构共现图谱

(三)入境旅游发展脉络及研究热点分析

1.入境旅游研究前沿。突现词是指短时间内出现频次异常的关键术语,主要指频次明显增多的术语。Cite Space软件可以从论文的标题、摘要、关键词等中提取突现词,从而识别某一领域研究前沿及演化趋势。本文研究数据导入Cite Space工具中,抓取入境旅游研究的突现词,绘制入境旅游研究突现词表(见表5)。

表5 1986年—2017年入境旅游研究突现词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中国知网数据整理而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入境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业发展先驱,其各项指标是衡量我国旅游业发展水平及国际化水平的关键要素,因此入境旅游研究一直是旅游管理研究的重要分支。由表5可以看出,早期入境旅游研究探索旅华游客对我国旅游业的看法。1994年以后,入境旅游研究扩展为客源市场细分、客源地竞争态与亲景度、旅游流时空分异规律、入境旅游发展现状、对策与趋势、入境旅游区域差异及发展模式等内容。受到“丝绸之路”申遗项目的影响,丝绸之路沿线旅游目的地一度成为研究热点。从突现强度来说,入境旅游流突现强度最高(8.8568),说明以入境旅游流为主题进行研究的关注度非常高。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行“一带一路”的影响下,学者们大多聚焦于“一带一路”倡议对入境旅游的影响。此外,部分学者研究雾霾天气对入境旅游的影响。

2.入境旅游研究热点。关键词是文章的高度总结,是文章的“窗口”。本研究利用Cite Space软件对1986年—2017年入境旅游文章主题词进行共现分析,计算关键词频次,生成关键词共现图(图4)。按照词频高低排序,共得出813个关键词,本文截取前20个高频关键词(见表6)。

统计结果显示,1986年—2017年入境旅游研究中,入境旅游出现频次最高(1098),其次是入境旅游市场(130)、客源市场(124)、入境游客(115)。

表6 1986年—2017年入境旅游领域前20个高频关键词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中国知网数据整理而成。

关键词共现图中(图4),一个节点视为一个关键词,节点与节点间的连接线代表共现关系,字号和圆点表示关键词频率,越大说明出现频率越高,连线粗细代表合作次数多少,关键词之间连线越多表明关系越密切,关注度越高。

图4:关键词共现网络图

结合表6和图4的分析,剔除“入境旅游”、“入境旅游市场”、“入境游客”等主题词,梳理出“客源市场(频次为124)”、“入境旅游流(频次为102)”、“亲景度(频次为97)”、“影响因素(频次为92)”、“旅游市场(频次为67)”、“经济增长(频次为60)”、“对策(频次为60)”、“竞争态(频次为55)”、“预测(频次为43)”、“区域差异(频次为35)”等关键节点。结果表明,国内入境旅游以入境旅游市场、客源市场、入境旅游流为立足点,研究入境旅游市场亲景度与竞争态、入境旅游发展影响因素、入境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入境旅游发展对策与趋势、入境旅游区域差异、入境旅游流时空演变特征等问题。

3. 入境旅游研究发展路径。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环境演化出不同的研究热点。为了再现国内入境旅游研究演化路径,笔者借助Citespace软件中“Time Zone”可视化功能,时间区间选择为1986年—2017年,时间切片默认为1年,节点类型选择关键词,每个年度提取前100个高频关键词,对入境旅游关键词进行时间分析(见图5)。由图5可见,我国入境旅游研究大致经历了六个时期:萌芽期(1986年—1987年)、初探期(1994年—2000年)、缓慢发展期(2001年—2006年)、高速发展期(2007年—2010年)、平稳发展期(2011年—2014年)和滑落期(2015年—2017年)。

图5:关键词共现时间图谱

(1)入境旅游研究萌芽期(1986年—1987年)。1986年,入境旅游研究处于萌芽期,国内首次出现入境旅游研究。我国学者马亚学(1986)首次从预测国际发展趋势视角切入,对我国入境旅游发展进行全面剖析,提出入境旅游发展建议。

(2)入境旅游研究初探期(1994年—2000年)。1994年—2000年,入境旅游研究属于初探期,主要研究入境旅游消费市场与客源市场结构问题,并且首次尝试定量研究入境旅游问题。苟小东和孙根年(2000)利用1978年—1997年上海入境旅游统计数据,运用本底趋势线模型,预测未来入境旅游发展趋势;马耀峰和李永军(2000)借助旅游统计数据,依据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剖析了入境旅游流空间动态特征。

(3)入境旅游研究缓慢发展期(2001年—2006年)。2001年—2006年,入境旅游处于缓慢发展期,在入境旅游早期研究成果的支持下,研究内容更加详细、科学,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入境旅游空间动态特征、入境旅游流预测、市场竞争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和入境旅游发展现状、对策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方法上,主要以定量分析方法为主,多以经济分析模型和地理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入境旅游;研究目的上,这一时期入境旅游理论研究较弱,偏重应用研究,以任务带动理论发展。如李景宜(2003)运用竞争态模型分析新疆入境旅游市场竞争力,为地区旅游业发展提出建议。

(4)入境旅游高速发展期(2007年—2010年)。2007年—2010年,入境旅游处于高速发展期,研究内容上,入境旅游聚焦于旅游市场分析、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旅游需求、入境旅游流动态流动规律、入境旅游流时空动态变化五个领域。实证研究方法主要有本底趋势线模型、引力模型、竞争态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地理集中指数等;研究类型上,依然以应用型研究为主,但该领域理论研究亦有所发展,如张佑印,马耀峰等(2008)在界定我国典型旅游区基础上,归纳我国六大旅游区扩散规律,从而分析其内在的影响机理。

(5)入境旅游平稳发展期(2011年—2014年)。2011年—2014年,入境旅游处于平稳发展期,经过近30年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体系,内容更加丰富、方法更加科学。入境旅游研究焦点依然在入境旅游流时空动态分异特征、入境旅游市场结构、入境旅游网络结构。此外,部分学者探讨了危机事件对入境旅游的影响。如吴良平,张健(2013)借助经济学模型,剖析危机事件及政策变更对中国入境旅游收入的影响。

(6)入境旅游滑落期(2015年—2017年)。2015年—2017年,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入境旅游研究有所下滑。研究内容上,受国家政策导向与实时热点影响,学者们把研究目光聚焦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入境旅游发展和雾霾天气对入境旅游的影响。如王佳果,吴忠军等(2017)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运用亲景度和重心模型,分析民族地区入境旅游时空特征,指出发展机遇并提出建议;唐承财和马蕾等(2017)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验证了雾霾天气对北京入境旅游的具体影响。

四、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文运用科学计量理论,借助Cite Space可视化工具,定量分析1986年—2017年我国入境旅游研究成果,科学生动地再现入境旅游研究热点及发展脉络,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年度趋势。从总体趋势来看,国内入境旅游研究发展滞后于入境旅游业发展;从发文时间来看,我国入境旅游文献数量自1986年之后逐年增加,特别是在2007年之后,文章数量激增,表明入境旅游研究关注度逐年增强。

第二,研究力量分布。从发文期刊来看,《旅游学刊》、《旅游科学》、《旅游论坛》作为旅游管理类专业刊物,是入境旅游理论传播的主要平台。

从发文作者来看,马耀峰、孙根年、白凯、张佑印、吴晋峰等学者在入境旅游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从共现网络看,该领域呈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态势,同时,以马耀峰为核心呈现出一个大的社会合作网络,以李悦铮、甘永萍等形成若干小的合作网。

从研究机构来看,入境旅游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高校。其中,陕西师范大学发文量最多,其次是辽宁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研究机构整体呈独立态势,部分机构呈合作关系,且多为临近地域;以陕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为中心形成三条较显著的合作链条。

第三,研究热点及演化路径。国内入境旅游研究以入境旅游为核心,以入境旅游市场、客源市场、入境旅游流为依托,研究入境旅游市场亲景度与竞争态、入境旅游发展影响因素、入境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入境旅游发展对策与趋势、入境旅游区域差异、入境旅游流时空演变特征等问题。研究经历萌芽、初探、缓慢发展、高速发展、平稳发展、滑落六个时期,每个时期研究热点不同。

(二)研究不足

由于Cite Space软件和CNKI存在一定的兼容性限制及权限问题,并未实现被引文献、被引作者、被引期刊等分析功能,未来可以结合WOS、CSSCI数据库相关数据填补研究空缺。此外,未来的研究可以结合国外文献来梳理国内外入境旅游研究现状及演化动向。

(三)研究展望

世界旅游组织曾提出,2020年我国将发展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因此研究入境旅游非常必要,同时我国入境旅游研究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环境。未来,学者们应关注以下方面的探讨。

第一,入境旅游理论创新。目前,入境旅游研究多为应用型研究成果,理论体系薄弱,未来应注重理论,创新着眼于不同视角,融合多学科,平衡发展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

第二,入境旅游方法创新。目前,入境旅游从传统的定性研究方法逐渐被定量研究方法所取代,研究方法更加科学有效,多以经济分析模型、地理空间分析方法为主,但我国入境旅游蕴含内容较丰富,影响因素复杂多元,单独依靠定量研究方法较难全面分析入境旅游。因此,兼顾定性与定量研究,传统研究手段结合新兴技术,探索更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将有效提升入境旅游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猜你喜欢
入境文献旅游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警查證截獲非法再入境男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旅游
非法入境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