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下中国未来30年人口趋势预测

2018-12-03 11:39
统计与决策 2018年21期
关键词:总和生育率生育

周 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劳动经济学院,北京 100070)

0 引言

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的负面效果也十分明显,如老龄化问题、男女性别比失调问题、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降低问题等,这些都对我国未来的人口安全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为了更好地应对新的问题和挑战,实现我国人口的均衡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是我国人口政策又一次重大的转变,是影响我国未来几十年的人口结构变动的一个重要变量。这项政策的对我国未来人口规模和结构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影响有多大,这些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人口预测是制定各项社会经济政策的关键。如果能够很好的掌握未来一定时间内各个年龄结构中人口规模的变动情况,就能够提前对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以及相关配套设施进行布局,以更好地应对人口变动所带来的新的社会问题。作为人口大国,中国人口结构变动所产生的公共服务需求更是不容小觑,尤其是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长期遭到压抑的需求会不会突然爆发,会不会出现新一轮“婴儿潮”,老龄化会不会有所减缓,人口结构会出现什么新的变化,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科学的人口预测进行探讨。

1 人口年龄移算预测模型

人口年龄移算预测模型是根据某一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人口分性别年龄死亡率、分年龄育龄妇女的生育率、男女性别比以及净迁移率来计算人口规模和结构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过程。本文以2010年的普查数据为基本数据,考虑生育政策转变的影响,对生育率和死亡率随着时间和人口政策的变化进行科学的调整,预测2011—2050年我国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化趋势。首先用excel建立各年的人口生命表,然后根据年龄移算模型对各年进行分年龄人口移算。具体模型如下:

其中,Pt1(X)是指时间为t1年时X岁的分性别人口数,而Pt2(X+N)则表示时间为t2时X+N岁的分性别人口数,本文设N=1,即逐岁进行分性别人口移算,L(X+N)/L(x)是指X岁到X+N岁的分性别人口存活概率。Bt1(15)到Bt1(49)是指t1年时各年龄育龄妇女生育的孩子数,本文依据“六普”数据,将15~49岁的女性作为育龄妇女,t1年各年龄育龄妇女生育的孩子数等于该年龄育龄妇女人数乘以该年龄育龄妇女的生育率。Pt1(0)是指t1年0岁的总人口数,等于15到49岁育龄妇女生育小孩数之和。Pm0和Pf0分别为0岁男婴人口和0岁女婴人口,0岁的男性人口数Pm0为0岁总人口数P0乘以性别比Sm、再乘以0岁人口的存活概率[L(0+n)/L(0)],女性亦然。最后,t1年的总人口Pt1等于t1年各年龄人口数之和。

2 预测参数的设定

进行人口移算,决定人口随时间变化的参数设定十分重要,总的来看,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化的因素有生育率、死亡率、出生性别比和人口净迁移率。

2.1 生育率

全面二孩政策最主要的目标是提高生育率,以改变当前的人口再生产模式。因此,要科学的进行人口预测,准确反映未来几十年中国人口的变化规律,就不得不对生育率的变化规律进行科学的设置。二孩政策实施后,我国生育水平将会朝什么方向变动?变动的程度有多大?由于我国二孩开放时间晚,结果还不明晰。有学者认为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始时间早,生育模式转变也较早,因此发达国家生育率的变化过程对研究我国未来生育率的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生育率发展趋势看,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总和生育率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都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东亚和欧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总和生育率自20世纪80、90年代降至更替水平2.1以来,就再也没有上升到该水平。尤其是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自21世纪初以来总和生育率一直处于1.5以下的水平。也有些学者[16]认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城乡差异大,总体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没有可比性,因此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我国生育率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郑真真认为韩国生育率变化过程与中国极其相似,只不过在时间上比中国早十年左右。

本文把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我国总和生育率变化趋势分为四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保持现有的生育水平不变,该假设认为当前生育水平是人们生育水平的真实反映。虽然学术界对我国当前实际生育水平仍有很大的争议,但是总和生育率在1.5左右是学者们比较公认的水平。第二种可能是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我国总和生育率会有所上升,但是幅度不大,本文把该总和生育率设为1.8。第三种可能是随着生育政策的改变,我国总和生育率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接近生育更替水平,本文把该总和生育率设为2.0。最后一种可能是,我国的生育水平并没有如预期那样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而上升,反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向更低的方向跌落。由于“六普”数据显示我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18,本文便以该生育率作为我国未来总和生育率变化的最坏可能。由于全面二孩政策的对象是法定已婚育龄妇女,因此本文调整的对象为2016年后21~49岁的育龄妇女生育率。15~20岁的育龄妇女的生育率保持变。

2.2 死亡率

死亡率的变动是人口预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变量。李永胜教授认为,为了提高人口预测的准确性,死亡率应该每十年左右进行一次调整。本文在利用“六普”数据在对2050年前的人口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时,对2030年以前的预期寿命和死亡率不作调整。本文再根据历次人口普查中我国预期寿命及各年龄死亡率变化趋势,分别对2030、2040和2050年的预期寿命及分年龄死亡率进行调整,2030年预期寿命调整为80岁、2040年为82岁、2050年85岁。分年龄平均死亡率调整如表1所示。

2.3 出生性别比

出生性别比是出生的男婴数与女婴数之比,通常以女婴=100作为参考来反映出生男婴和女婴间的数量关系。出生性别比的正常范围在103~107之间,是影响人口性别结构的重要因素,对人口性别结构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出生性别比严重偏高是当前我国人口性别结构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六普”数据显示我国出生性别比高达119,因此本文假设从2011年后出生性别比每年降低1,到2025年降至105后保持不变。

表1 2050年前各年龄死亡率平均变化趋势 (单位:‰)

2.4 人口净迁移率

人口净迁移率不仅影响人口的规模,还会影响人口结构,因此人口净迁移率是人口预测研究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参数。但是,由于中国人口规模庞大,数量不多的人口国际迁移对本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本文在进行人口预测时,不考虑净迁移率的影响。

3 预测结果

3.1 人口总体规模

从四种总和生育率下我国人口规模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人口在未来总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在不同的生育率下上升和下降的趋势明显不同。如果政策效果不明显,生育率继续下跌,跌落至极低生育率1.2左右的水平,我国人口增长将很快在2020年迎来峰值,人口规模约为13.59亿人。此后总人口快速下降,到2030年约为13.23亿人,2040年约为12.55亿人,到2050年总人口约为11.59亿人。此外,如果总和生育率保持当前1.5左右的水平不变,我国人口总量也将保持一段时间的增长,大约在2023年达到峰值,人口总量约为13.81亿人,此后,我国人口开始下降,到2030年人口约为13.69亿,2040年为13.28亿,2050年下降为12.66亿。当然,学术界普遍的观点是开放二孩政策后,我国生育率将迎来一定幅度的提高。本文预测结果显示,若总和生育率提高至1.8,我国总人口将继续上升至2030年,人口规模将达到14.12亿人,此后,人口开始缓慢下降,2040年总人口为13.97亿人,2050年为13.68亿。二孩政策开放后,若总和生育率上升至接近更替水平的2.0,人口还将维持较长一段时间的上涨,在2033年达到峰值,此时总人口约为14.46亿,此后人口保持平稳下降,但降幅微弱,到2040年总人口为14.42亿,2050年仍有约14.36亿人。

3.2 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规模

图1显示了2050年前我国在四种可能的生育率下非劳动年龄人口变动趋势。从老龄人口规模来看,老龄人口会从2010年的1.1亿人上升到2050年的3.54亿人,并且2040年之前呈现出加速上升的状态,在2040年后增速减缓,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问题形势十分严峻。2016年开放二孩政策可能会对生育率产生影响,而在不同的生育率下,青少年人口在规模上有很大的差别。如果生育率向极低生育率方向发展,我国青少年人口在2050年会减少1.28亿,而且2020年后下降幅度非常快,年均减少300万人。而如果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生育以当前总和生育率1.5的水平发展,到2050年有1.61亿青少年人口,比极低生育率水平下多出5000万人。如果生育率提高至1.8,我国青少年人口将从2010年的2.38亿上升至2030年的2.54亿,此后随后随着育龄妇女的减少,青少年人口迅速下滑,到2050年维持在2.1亿的水平。但是如果生育率提高至接近更替水平,青少年人口将增加到2030年的2.83亿,随后下降至2040年的2.46亿,此后下降幅度十分微弱。

图1 各总和生育率下我国青少年及老龄人口变动趋势(2010—2050年)

除了非劳动年龄人口以外,劳动年龄人口是一国人口最重要的构成。本文所指的劳动年龄人口是年龄在16岁到64岁之间的人口。由图2可知,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在2031年以前,生育率的改变对劳动力规模没有影响,但是2031年后,不同生育水平下劳动力规模出现了显著的差别。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实施后,如果总和生育率没有变化,到205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约为7.52亿,相比2010年减少近2.3亿。而如果全面二孩政策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总和生育率以接近更替水平的模式发展,我国总的劳动力人口在2050年仍有约8.39亿人,只比2010年减少1.5亿。即使是以1.8的总和生育率水平发展,2050年劳动力仍有8亿劳动力。生育率的提升至少可以为我国2050年贡献5000到8000万个劳动力。但是,如果全面二孩政策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我国生育率水平跌落至极低生育水平,以本文的1.18的总和生育率来看,到2050年我国劳动力将不足7亿,相比2010年减少近3亿,并以年均750万的速度加速减少。

图2 各总和生育率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的变化趋势(2010—2050年)

3.3 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抚养比

本文把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加的过程视作未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过程。由图3可知,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如果该政策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则可以缓解我国未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预测显示,如果总和生育率提高至2的水平,人口老龄化会由2010年的8%提高到2030年的21%,到2050年将达到24%。而如果全面二孩政策没有收到预期效果,生育率保持当前的水平不变,人口老龄化将在2050年达到28%,而如果生育率降低至极低水平,2050年我国老龄化率将达到30%,也就是有近三分之一的国民年龄超过65岁,这将对我国未来人口结构产生不小的压力。如果生育率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在2050年以后的几十年里,中国总人口将会迎来快速度、大规模的下降,这对我国人口安全构成的威胁不容小觑。

图3 不同总和生育率下我国人口老龄化变化趋势(2010—2050年)

图4 不同总和生育率下我国人口抚养比变化趋势(2010—2050年)

由图4知,从人口抚养比来看,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我国未来几十年中的人口抚养比在不同的总和生育率下存在巨大的差异。如果总和生育率提高至2的水平,我国的人口抚养比将随着政策的实施而开始上升,并由2010年的35%上升至2030年的64%,最终到2050年达到72%,人口抚养压力相对于2010年提高了一倍多。如果生育率保持不变,人口抚养比也会在2030年上升至46%,此时人口抚养比要明显低于总和生育率为2.0的64%,但2050年人口抚养比则迅速的上升到了68%。即使总和生育率以1.18的极低水平发展,到2050年,中国的人口抚养比仍然会高达67%。这表明,全面二孩的实施对中国几十年后的人口抚养比上升的贡献不大,但是在不同的时期有差别很大。由图4可以看出,总和生育率为1.5和1.18的曲线显示,在2030年前中国人口抚养比上升缓慢,而在2030年后上升速度加快,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老龄人口将在2030年后快速增加。而总和生育率为1.8和2.0的曲线显示,中国人口抚养比在2020年前后开始上升,而在2040年后上升速度减慢,这是因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新出生的人口加重了2030年前中国的人口抚养压力,而2030年后随着新出生的人口成为劳动力人口,中国人口抚养比增长势头开始变缓,根本上是由青少年人口的增加引起的。

3.4 人口类型

通过人口金字塔反映出来的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构成来看,2030年我国人口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0~65岁之间,人口类型总体上属于成年型人口。但是由于全面二孩政策效果具有不确定性,不同生育率下所反映的人口增长类型具有显著的差别。若全面二孩政策对生育率的促进效果不明显,总和生育率以1.18或者1.5的水平发展,会导致青少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高,从而形成萎缩型人口,也即是说,如果人口长期以这种状态发展,人口规模会逐渐走向萎缩。但是,如果全面二孩政策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该政策提高了青少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将会有效的改善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使我国人口增长类型由萎缩型向稳定型转变。到2050年,我国人口类型将总体上呈老年型,人口集中在45~75岁之间。但是全面二孩政策后不同的政策效果使得我国人口结构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如果全面二孩政策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我国人口结构在2050年将处于非常不合理的状态,不仅青少年人口比重很低,老龄人口很高,而且劳动年龄人口也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上。但是如果全面二孩政策收到预期的效果,将极大的改善我国未来的人口年龄结构,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人口构成比例,促使人口增长类型由萎缩型向稳定型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劳动力的年轻化,增强我国未来劳动力市场的活力。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构建人口年龄移算模型,对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我国生育率转变的四种可能的水平进行科学的设定,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2050年以前的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进行预测。最终得到如下结论:

(1)从人口的总体规模看,无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生育率转变到哪一个水平,我国人口规模总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如果生育率上升至更替水平左右,我国还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面临人口规模上升所带来的人口压力。但是如果生育率继续保持不变或者跌至极低水平,我国人口将最迟在2025年前后迎来下降,如果此后生育率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越往后发展,人口将会以更大的幅度下降。

(2)从各年龄人口规模来看,2050年前,我国老龄人口规模将大幅提升,由当前的1.1亿人提高至2050年的3.54亿人,并且仍然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与此同时,青少年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总体上都会呈现下降趋势。但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在不同的生育率假设下存在巨大的差别。如果生育率能提高到2.0左右的水平,我国15岁及以下的青少年人口在2050年有约2.46亿,而16~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有约8.4亿人。但是如果生育率跌至极低水平,到2050年,我国青少年人口仅剩约1.1亿人,劳动年龄人口也将不足7亿,并且在加速萎缩。

(3)从人口老龄化程度和人口抚养比的发展来看。全面开放二孩政策虽然对缓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起着一定的促进意义,但是即使生育率达到更替水平,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在2050年也将高达24%,我国仍将面临巨大的养老压力。从人口抚养比来看,如果全面二孩政策效果明显,我国人口抚养比将应声提高,尤其体现在青少年的抚养需求上。而如果全面二孩政策效果不明显,我国人口抚养比在2030年以前上升缓慢,但在2030年以后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人口抚养比快速提高。2050年前后,无论全面二孩政策的效果明不明显,我国都要承担相当于目前2倍的人口抚养压力,因此,全面二孩政策虽然在短期提高了我国的人口抚养压力,但是从长期来看,由于该政策提高了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人口抚养压力的提高程度并不多。

(4)从我国的人口类型来看,我国目前仍属于成年型人口,人口主要集中在劳动年龄阶段,到2050年,我国人口类型将无可避免的进入老年型人口。但是由于生育水平低,青少年占总人口比例也很低,我国当前的人口增长类型属于萎缩型人口。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如果该政策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国人口的增长类型有望从萎缩型人口转变为稳定型人口,实现人口缓慢下降,并且在人口年龄结构上更加趋于合理。但是如果全面二孩政策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我国人口类型将会面对老龄-萎缩型人口的尴尬局面,一方面人口在快速萎缩,另一方面人口年龄结构又严重的不合理。

总体上看,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生育率提高至更替水平对我国的人口利大于弊。虽然在短期内会面临人口规模增加等问题,但是从长期来看可以明显的改善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同时,在二孩政策实施后的几年里,要密切关注我国生育率的转变方向,加强科学研究,并及时对人口政策进行积极调整,谨防我国陷入低生育率陷阱。

猜你喜欢
总和生育率生育
低生育率:怀疑、再调查与重复验证
巧解最大与最小
韩国生育率创50年来新低
扑克牌
产后抑郁——生育性别偏好惹的祸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全球生育率,新加坡最低
外籍妈妈提升德国平均生育率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