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上行下效谓之教;“师”,众人之“帅”也。可见,在古人的认识中,教师主要是以个人的行为对学生们产生影响,并且得到肯定,产生某种魅力,从而使教育发生的。许多教育理论也提到教师个人修为的重要性,比如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说,教育是一片叶子对另一片叶子的撼动;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说,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交往实践;法国思想家布尔迪厄更是说,教育实际上是在某种场域效应中发生……这些都说明,教师的个人修为对于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审视当前教育现状,尤其是教师的职业行为,我们看到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显得格外重视,有的教师更是热衷于教学实践的创新,但他们往往忽视了行为与理念的一致性、思想与技术的统一性,尤其是教育愿景与个人修为的契合性。最近,常有媒体报道教师个人修为不足导致的令人深思的事件,其间更不乏个别拥有好教学方法的名师,这不得不令人思考教师个人修为的问题。个人修为在一个人身上是一种综合的呈现,是给别人一种整体的感知,你“做”出来的行为再“漂亮”,若是没有表现出修养,也难以得到别人的内心认同。
“修为”正如《庄子》里所讲的那个“混沌”,能给人提供丰盛的待见,然而若是像“倏忽”那样给予为之凿开七窍的报答,那么它必将死去。这样看起来,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本来就融合在修为而来的涵养中,若是硬要只凸显它们的痕迹,这修为、涵养必荡然无存,使教师职业最终不能走向成功。教师如何修为,读《庄子》应该能够让我们获得启发。
《庄子》可谓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鼻祖”。在《庄子》里,所谓小大之宜,好坏之对的思辨类的话语是比较多的。然而,总体上,我们感受到庄子对所谓的“大天地,大气度”“无何有之乡”是十分推崇的。对于任何事物,他都得辨出一个“更大”来。而且,这个“大”字更接近于所谓的宇宙,所谓的虚无。或许也正是因为这“大”,人才能真正御风而行,而那“小”,则只能“畜乎樊中”。这就引出了所谓的“空间”和“时间”的概念。所以《庄子》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我赞成南怀瑾先生的道说:拥有“大知”的人,其一定具有无限的空间;而那只有“小知”的人,则只能在时间里苟且生存。所以,“大知”的人显得豁达大度,“小知”的人则会斤斤计较。斤斤计较是一种时间上的行为,因为其所计较的一定是“细节”。
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生活,一种私人生活与社会生活交织的生活,所以教师经常有私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相矛盾的感觉,有个人理想与社会境遇相抵触的时候。比如,我们学校在老城区,原先是一所薄弱学校。笔者刚来任校长时,便不停地听到教师抱怨:生源差,投入少,获得感低。教师经常因为上级布置的一些事情斤斤计较,对一点变革都有抵触情绪,尤其是埋怨家长的不配合。笔者觉得这样不仅对工作质量很有影响,而且还会影响教师自己的心态甚至身体健康。在与领导班子商议之后,我们提出了“致善”的办学理念,并开办了“致善讲坛”,让所有教师都到讲坛上谈谈如何在行为上“致善”,大家逐渐认识到,教育更是一种“自我完善,与人为善”的过程。只有“自我完善”了,才能“与人为善”,反之亦然。于是大家振奋了精神,从改善与家长、与学生的关系入手,并且加大自身教学研究的力度,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教学质量攀升了,也很快引起了上级领导的关注,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学校获得的投入也很快增加。学校投入增加了,教育环境也改善了,教师工作的舒适度也提高了,并且进一步巩固了逐渐形成的教学运行模式,教师的工作也显得越发轻松了,自由度也更大了。于是,教师的心态由“间间”变成“闲闲”了。
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有“大知”的境界。做到这一点其实也不难,就是要从“过日子”的“时间”状态,学会转向到“对世界”的“空间”状态。总在“时间”里的人,往往会瞻前顾后,会锱铢必较,因为他只有单向度的自己;而在“空间”里的人,则一定会考虑与他人的关系,考虑自己是一个社会人,眼界宽了,局也就大了;格局大了,生命存在的空间就会大。所以,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经常从“关系”的角度思考自己:我对这个世界做了什么?做得好吗?我对他人有存在的价值吗?教育,是一项心灵的事业,也是针对他人的事业,选择了教师这个身份,就必须更要有从“职业”“受聘者”之类的角色里跳出来的大气。
当然,困惑教师更多的,还是学科教学的问题。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其实这句话有很大的模糊性,到底怎样的方法是得法的?面对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教学内容、一直在发展的教学改革趋势,很多一线教师在教学策略方面经常是一头雾水。尤其是目前的培训内容花样繁多,理念层出不穷,更是让许多教师莫衷一是。于是,很多教师干脆不思考了,“眉毛胡子一把抓”,无论怎样的课都按照自己统一的模式来上。拿阅读教学来说,在常态课中,大多数教师都不会逃脱将一篇课文按照字词句段篇,或者按照课文叙写的顺序,从头讲到尾的套路。一些一线的语文教师,几乎每一堂课都会这样讲。实际上,这样的教师已经不是在教语文,而是在做“纯知识”“纯工件”的事情,是教所谓的“相”的东西,这样的状况几乎在每个学科教学中都存在。然而,这个世界“相”实在太多、太复杂了,因此如果只教“相”,教师累,学生累,也就形成了所谓的“少慢差费”。
这时就需要“道枢”。所谓“道枢”,以笔者的理解,就是《庄子》里所说的那个“点”,有了这个“点”,我们就不会教那学科的“相”了,而是用那“相”来教这个“点”了。《庄子》里有所谓“吹万不同”的说法,那“气”吹到这个世界,便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响声,这个“点”也有点像那个“气”。笔者以为,不管是“点”还是“气”,在学科教学中,其实就是对学科教学的整体认识。
那么,这个整体的认识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庄子》中“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等论述中得到启发。即任何学科中每个教师都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无论是什么认识,只要有,并且能自圆其说就行。这就是说,作为教师不能做那没有任何主见的教书匠。比如,笔者在省级课题“基于‘学本’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提出的对语文的认识是:语文是一种交流、传播、保存和遗传人类生活和精神的纹饰性工具。那么,在所有的语文教学中,笔者都以“纹饰性”来看待语言文字及其所表达的内容。虽然笔者的理解跟别人不一样,但却也能够以不变应万变,语文教学效果还是很显著的。笔者以为,这就很好地诠释了《庄子》中“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的观点。这样的做法,很有可能使教师与学科融为一体,从而使其教学行为带有了灵性。
基于语文教学的成功,笔者在学校提出了“学本教学”的理念,并进一步提出了“三本”提纲:以学科教学总体目标为本(学科);以学生主动学习为本(学生);以教师提供孩子感兴趣的学习梯架为本(学程)。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形成自己对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解。比如我们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提出的数学学科认识是“数学是一种精确理解世界并获得审美的学科”,并以这样的理念带领他的数学教学团队展开教学研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由是观之,只有掌握了学科教学的“道枢”,才能真正从“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规训”中清醒过来,做到不人云亦云,不左右偏离,从而达到“莫得其偶”的境界,从而生产有价值、高效的教学行为。我想,这应该是教师在学科教学方面应有的修为。
《庄子》在《大宗师》中提到“圣人之道”“圣人之才”的问题,这对我们教师也应该有所启发。上述,我们提醒教师应该积极修为自己的道德品质,形成属于自己的“大知”的人生修养;接下来,相对于学科教学,我们还要形成属于自己的具有“道枢”性质的整体认识。
然而这样还不够,笔者以为,我们还需要把那“圣人之道”“圣人之才”落实到我们身上。看起来,我们做不了“圣人”,但王阳明和王艮曾说,所谓“圣人之道”不就是“百姓日用”吗?也就是所有人皆可为圣人啊!老子也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看起来,只要我们能够像百姓一样,勤于在教育的农田里耕作,也就有资格沾“圣人”的光了。“圣人之道”在百姓日用,在于将自己的品质、学科教学的思想贯彻到平凡的教学当中去,为而不争,这就需要一定的意志力作为支撑了。也就是认准了的事情,就坚决做下去,而且要化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做,无论何时取得了如何的成绩,都甘于在一线勤于耕作。
当下有些教师,成了名师之后,反而不能在日常中从事自己的职业了,虽然他有学科的修为,可能也有好的品质,但却不再具有“圣人”之品。最近网络上对此也略有披露,有的名师在外上公开课、讲座,反响不错,但在自己的学校所做的工作,连普通教师都不如。这里可能有一些客观原因,但名师主观上可能也存在一些问题。当然,普通教师需要一种对教师职业有“日用”的意识可能显得更为重要。
《庄子》中讲过列子的一个故事。列子跟他的老师壶子学道时,见到了一个他自己认为比师父还要高明的巫师,后来壶子通过自身的各种变化,让那位巫师相面,以至于最后那巫师原形毕露。列子顿悟,不能自以为聪明。于是“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纷而封哉,一以是终”,他在日常生活中终于“得道”。教师的“圣人之道”“圣人之才”在于,就是好好做一个“日常”的教师,做一个日常能够与学生在一起,做好日常的备课、上课、改作业和辅导的教师。
事实上,在学校层面,笔者也是这么做的。我校开展“闲适性课外阅读”几年来,就是要求教师坚持开展每天清晨“五分钟闲适性小晨诵”,每天中午“半小时闲适性小午读”,每周一课“闲适性思维教室体验”,没有任何花样,基本上由学生自主进行,但我们一直做到“日常性坚持”。因此,几乎每一个学生从学校毕业后,他们也养成了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笔者才疏学浅,但每次周读《庄子》,总感到有一种“浩然之气”从自己脚底逐渐向上升腾。深深认为,作为一名“传道受业解惑”的师者,作为担当以灵魂影响灵魂的特殊职业者,在自己的教育人生中,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矛盾正在转型的特殊时期,需要积极修为自身,让自己具有“大知”,让自己与学科教学融合,并具有日常教学行为的坚守,从而真正实现作为“人师”的社会价值、人伦价值和自我价值,最终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拓展阅读·
1.《老子的帮助》王蒙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被誉为“概念之母”“概念之神”。当前的教育在国内外复杂多元环境的影响下,引起了不少教师的困惑和反思。如何做好教育?如何理解教育生涯中的“有”“无”?如何对待平凡和伟大……读通《道德经》,你会产生更深邃的思考。《老子的帮助》是王蒙先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社会的思考,对《道德经》的每一句话所作的通俗解读。读了这本书,再读《道德经》,会让你对之有大彻大悟之感,当然你也就能更好地理解教育和自己的人生了。
2.《真理与方法》〔德〕伽达默尔
教育更注重人文性,还是更注重科学性?人文性与科学性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如何发生教育的体验?我们如何解释和欣赏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如何研究教育?在上述问题的回答过程中,作为“我”到底起到怎样的作用?这些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或明或暗地在思考着的。那么,就请读读《真理与方法》这本阐释学巨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