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建构:教师第二次成长的样态和路径

2018-12-01 09:24
江苏教育 2018年78期
关键词:学科教育教师

说起专业发展,几乎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职业芳华。工作三五年,职业生涯渐入佳境。“三十而立”,教师完成了第一次成长,一般会成为骨干教师。“四十不惑”,作为成熟型教师,经验丰富,没有什么顾虑、疑惑,可正是这“不惑”伴生出“高原现象”,专业水平停滞不前甚至下降。能否经历第二次成长,往往成为教师职业生涯的分水岭,这是为什么同为教师,有人优秀有人平庸、有人幸福有人倦怠的原因所在。“高原期”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一大瓶颈,教师会自蔽其中而不觉知。从高原期突围,挑战第二次成长,是教师专业再发展、水平再提升的必经之路。这不仅要有外部力量的唤醒、助推,更要有教师内在的认知、建构。教师第二次成长的样态和路径值得研究和探讨。

一、第二次成长:关乎师生的生命质量

综观许多教师的职业生涯,几乎都经历过“高原期”的职业倦怠。一般的情况是,教师只是依着惯性工作,满足于应付教学任务,失去工作的激情和热情,不愿接触学生,对学生没有耐心,厌烦甚至冷漠,缺乏成就感。随着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的增大,教师觉得自己的辛勤付出不能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带来令人满意的变化,教师感到自己胜任力低,难以体验到工作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有的教师感到特别疲惫。教师的职业倦怠,于学生,误人子弟;于自己,损害身心健康;于学校,贻误事业发展。教师亟待走出这一不良状态。

职业倦怠让教师对工作失去了热忱,而人生最持久的幸福往往来自工作本身。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无意追求世俗的成功,专业发展只是那些名师、名家的事儿。实际上,教师的第二次成长不只是少数名优教师的专利,即便只做一位平凡人,也不能丢失追求幸福的能力。有研究表明,职业倦怠之所以“青睐”教师这类“助人”的职业,是因为助人者往往将个体的内部资源耗尽而无补充时就会引发倦怠。近日,上海市发布了“市民终身学习需求与能力监测研究”项目成果。这个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历时4年,其理论成果和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认为自己事业发展“非常好”的市民,其终身学习能力水平也最高;终身学习能力越强的人群,自主追求生活幸福的比例越高。工作自主性与职业倦怠还呈负相关,一个人的工作自主性和积极性越高,职业倦怠感越低。因此,教师的第二次成长,根本动力来自教师的内在需求和个人主体性的发挥。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专业发展中去,自主学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

二、专业自觉:第二次成长的应有样态

教师的第一次成长主要解决的是胜任力问题,第二次成长则为专业知识逐渐深广,教育立场更多地转向学生,能够反思教育教学中的重要问题,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进而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主张、个性、风格和思想,呈现更多的专业气象。

1.走向人师,自觉践行育人为本。

教师对学生的爱具有了伦理关怀,能够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掌握儿童发展心理的基本规律,能够了解学习心理学对教育教学各领域的具体影响,并能将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灵活而有效地运用于日常教学中。在师生交往中,教师能耐心地倾听学生,让学生有完整表达的机会并给予适切的回应;能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考虑,形成师生情感联结,产生共情,并进行价值引领,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关心那些学习成绩不佳、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能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深切关爱。这个阶段的教师逐步从“经师”走向“人师”,着眼于学生的素质提升、潜能发挥和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

2.走向课程,逐步开阔学科视野。

这时期的教师走出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教学状态,不仅熟悉所教年级、学段的学科教材,而且还能放宽、放远眼界,熟悉和掌握上下学段的学科课程标准及教材中的学科知识和内容,能系统地把握学科课程的知识体系和学生技能发展体系,能够描述学科知识的层级结构。具有课程意识,理解学科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掌握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能用教学实践阐释学科课程倡导的价值及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内容。能较好地处理课程、教材与具体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对于所用教材的体系及其理论依据有所理解,学科教学不唯教材,知道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并积极开发相关课程资源,整合、提取教学内容。

3.走向创造,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作为专业成熟的教师,能够掌握教学论知识,了解学科教学的前沿理论,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并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能够根据学情变化,灵活调整教学内容、顺序和方法,较好地驾驭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与机智的反应能力,通过良好的课堂互动吸引学生,创造富有生机的课堂生态。关注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指导,善于积累典型案例。能够认识到学科教学中出现的误区与问题,对教学情境产生深刻、具体而全面的理解,提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并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积极推进学科教学改革。创新意识强,积极探求新路径、新方法,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并将自己的经验结构化,能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形成独特的教育思想与教学风格。

4.走向发展,主动融入终身教育。

善于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是疗治职业倦怠的良药,也是终身教育的标志。经历第二次成长的教师,能保持学习和反思的习惯,具有高度的专业敏感性和吸收、转化能力。积极通过自学、参加培训、在职进修等多种途径,丰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积累,不断给自己规划更高的职业目标,建立开放的、动态发展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促进知能持续发展。能聚焦问题反思研究,从学科专业走向更广泛的教育领域,理解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内涵,关注当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研究,实现相关领域的知识融通。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教师不仅要学习已有的知识,更要培养个人对环境变化的主动适应性。教师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应该贯穿于教师的一生。

三、自主建构:第二次成长的实践路径

如果说教师的第一次成长主要是外部适应、经验模仿的话,那么第二次成长的必由之路是自我探索、自主建构。教师发展是教师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的过程,这一过程将促使教师从重复自己的高原期迈向第二次成长的应然状态,重燃工作热忱与激情,助力教师自我超越、自我实现。

1.葆有情怀,涵养教师的专业气质。

众所周知,爱是教育的重要条件,拥有爱心是教师的基本要求。第二次成长期的教师要加深对教育、生活及生命的理解,建立自己的内驱力系统,努力将爱心转化为教育情怀,从而对教育事业有新的感悟,对学生成长持有新的期待,这样就能将职业升华为事业,将教书育人升华为教育事业。

教育工作中要强化人的立场,以人为本,关切身心健康,对学生要尊重、关怀和帮助,对自己要有生活信念,保持生命活力。教育教学中要习得爱的智慧。爱不是挂在心头的念想,而要化为实实在在的有智慧的行为,学生因为教师的爱而获得成长,教师自身也充满能量、焕发神采。教育实践中要坚持美的追求,“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富有美质的教育活动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和内化,从而提升教育教学成效。教师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育人使命,以豁达向上的生活态度,以丰富深厚的学识修养,以高雅尚美的情趣爱好,教好书,育好人。

2.扎根实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高原期的教师往往会被考试所束缚,陷入“考什么教什么”的应试教育的泥沼。而经历第二次成长的教师应具有“长程意识”,注重在日常教学中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要到哪里去”“怎样到那里”“怎么知道到了没有”,这大抵是教学实践要面对的几个问题。教师要想从“高原期”突围,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必须立足日常教学实践,着力提高设计、实施、评价等环节的能力。

课堂教学在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转型中,教学设计要根据实证的学情分析,由学生的问题出发,明晰教学起点,基于课程标准,整合、重构教学内容,发掘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紧扣教学目标,设计与之匹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流程。在课堂流程的实施中,教师要由传统的强势掌控转向“以学定教”的有效调控,针对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表现及时强化,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群体参与教学活动,并关注学生个性化学习。开展多元的学习评价,灵活选用不同的评价工具和方法,通过自评、互评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实现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并利用评价结果反馈、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策略。

3.自主阅读,重构自身的知识体系。

在倡导全民阅读的今天,“多读书、读好书”的舆论氛围和文明风尚日益浓郁。教师更要确立终身学习理念,树立优良学风,热爱阅读,享受阅读,广泛涉猎,让阅读成为个人的自觉行为和生活习惯。

鉴于教师现有的知识结构和发展需要,处于第二次成长期的教师阅读自然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散点状、休闲式阅读,可以采取任务驱动策略,即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阶段性地围绕相关主题展开,如关于学科的知识、学生的知识、课程的知识、教学的知识,以及人文、科学主题等,在明晰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进行自主阅读,并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针对传统的教学现象,高原期的教师可以多读课程论方面的书籍;针对教师“学生立场”的欠缺和学生认知的匮乏,高原期教师不妨读读教育神经学等方面的著作,了解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丰富对于人的发展可能性的认知。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专题,扩展阅读领域,向纵深发掘,甚至读些教育哲学方面书籍。这些与教育教学紧密联系的知识储备,将打破教师的经验藩篱,开放教师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教师识别并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获得教育教学的精进和提升。

4.反思研究,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

叶澜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人是有思想的苇草,思想使人有别于他人。教师第二次成长的最关键之处,就在于教师具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和问题研究的习惯。

教学反思有着较高的内省认识价值,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引发教学活动质的飞跃。教师要以解决当前教学问题为取向进行课例研究。课例研究融通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通过“做中学”的方式引导教师改进常态教学的质量。在课例研究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进一步确立主题,组建研究团队,开展课题研究,推进研究成果的形成。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凝练个人教学风格或教学主张,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这是教师走向卓越的生长点。教师的教学特色可以从多个维度呈现,如教育理念的凝聚,学科特质的把握,教学方法的提炼,学习过程的探究等,这些将逐渐内化为对教育真谛的深刻理解,从而形成富有个性的话语方式和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平庸教师和优秀教师之间,也许就因为隔着“第二次成长”。一样的寒暑交替,一样的教学日常,通过“第二次成长”,教师可以从“高原期”突围,抛却职业的倦怠,感受职业的尊严与欢乐,并“顺带”获得世俗意义的成就。不唯名利,不唯名师,阅读、思考、实践,修己育人,为人师表。教师专业发展道宽且长,致力于此,成为好教师、惠泽更多学子,人人皆有可能。

猜你喜欢
学科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学科新书导览】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