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建模思想指导小学数学教学

2018-12-01 05:53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分校
数学大世界 2018年30期
关键词:数学模型建模教材

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分校 吴 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已是家常便饭,但由于不同实施主体和对象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导致实施效果参差不齐。为了使建模思想更加高效地运用到数学中,教师一定要理清“建模”的定义,明确构建方法。

一、建模的定义

建模思想是指运用数学思维建立数学模型的学习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转化为较容易接受和理解的现实媒介。

二、运用建模解决数学问题的相关方法

小学数学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联系前后所学知识。教师运用建模思想能够将教材知识通过各种情景体现出来,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建模需要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使用不同建模方法对教学的推动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学会运用好建模思想是十分重要的。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建模方法。

1.正确进行规划,形成正确的建模策略

数学模型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产物,都是为了满足解决某种实际问题的需要。所以,数学模型的构造需要以特定的教材知识为准,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抽象化,进而转变为相关数学问题,接着将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教师需正确地对教材知识进行整合,重新规划,构建相对应的数学模型。

比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角”时,教师可设置相关情景,如:有15°、40°、60°、75°四个角,采用哪个作为滑梯与地面的夹角最适合?这属于一种概念模型,是通过一定情景将所要教学的知识点具体化,使学生对“角”的概念有一个本质上的了解。

2.合理利用本质特征,调动数学思维,正确构建模型

教材知识是通过前人实践并整理所得,目的是将知识传递给后人。其实,数学建模思想的应用本质上也和教材知识大同小异,其目的之一都是便于学习者认识所学知识。教师应抓住该特征,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方便学生学习数学,与数学“交往”。在引导学生正确应用数学建模思想时,教师切不可本末倒置,要注意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所有的教学工作都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从而更好地去进行社会实践。教师务必抓住教材知识的重点,将实际问题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与建模进行实质性地关联。

比如,教师在进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授课时,可引导学生自主探讨本课教材知识的实质,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提问相关问题,让学生利用卡纸、三角板、直尺、圆规等工具建立数学模型,使学生理解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本质上是行动对象的大小、形状不变,只是观察该对象的角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而图形的对称轴实际上也只是将图形划分成能折叠的两部分的一条线。在这个建模过程中,学生懂得在深入探究教材知识本质的基础上,运用一些数学工具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建立模型,这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地对教材知识进行解读和运用。

3.建模形式多变,点燃学生建模热情

在当前社会,小学学生是打骂不得的,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现在的小学生与过去的变化,那便是——以前是教师追着学生,现在是教师捧着学生。也正因这种社会现状,才滋生了学生的惰性,越来越不把教师当作教授他们知识的人,更有甚者还将教师视为“仇人”。教师倘若墨守成规,在教学上一成不变,必然会加剧这种趋势。因此,教师必须经常变动教学形式,也就是说在构建数学模型时教师也必须创新,才能引导学生更有兴致地进行建模。

比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千克和克》时,教师可让各个小组采用不同的方式或利用不同的工具对某一物品进行估量,如:教师让学生对水杯里的水进行估量,可根据小组数量准备对应的水杯。教师提前准备相关工具,比如一本重量为0.4千克的课本、一个智能体重秤、一组天秤器材。A组可对课本进行估量,一本课本的重量约为0.4千克;B组利用体重秤进行估量;C组利用天秤估量。三组成员建模的方式各不相同,不趋于单一,利用这种方式,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到一定程度,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深入。

三、不断实践,自主建模,提高创造力

实践是提高认识能力的最佳方法,对于小学生而言,实践也是能够稳固其知识根基的捷径。教师可多给予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建模,提高建模水平。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悄然而至,小学数学需要延伸的方面逐渐增多,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需要接受的知识远比可接受的要多得多。倘若师生能够将建模思想运用好,必然能够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进程,使小学数学教学有质的飞跃,促进学生对小学数学的理解,使学生提高数学创造力和创新力。教师在建模上与引导小学生建模上要发挥特有作用,合理规划教学进程,利用建模实质,让学生对数学建模有更完善的理解,更好地将数学建模思想应用到小学数学学习中,与学生共同打造创新与活力的数学课堂。

猜你喜欢
数学模型建模教材
AHP法短跑数学模型分析
活用数学模型,理解排列组合
教材精读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在经历中发现在探究中建模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求距求值方程建模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