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毕业后,我一直在南通市区一所百年名小任教,我所接触的学生几乎都受到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的优秀每每都能激发我无穷的力量和智慧,因为他们的存在,让我觉得自己每一天的教育生活都是美好的。2018年9月,根据学校的安排,我到集团校的另一所小学交流,这是一所远离市区的学校。
作为新交流过来的教师,几位校长特地给我介绍了学校的生源情况。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位副校长对我说的一番话:“吴老师,我们学校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的知识水平有限,工作也格外辛苦,常常是早出晚归,他们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顾及孩子的学习。小吴老师,你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啊!”
开学前,语文组第一次集体备课,新同事们将这里语文课上的常态告诉我。新同事们提醒我:在这所学校的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重复教学内容,即使是最基础的知识;课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还需要反复地提醒、纠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这里的大部分学生而言,学业辅导是几乎不可能有的,家庭陪伴也很少。
带着忐忑与茫然,我和我的48个学生相遇了。
第一次写字课,我调整好心态,耐心地教学生们写好一个笔画。我带着学生们从认识田字格开始,明确横中线、竖中线,通过教师范写,让学生们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联想笔画的样子……就在一切准备就绪,学生们准备在习字册上动笔时,我发现,他们中有近一半的人握笔姿势都不正确。更让我匪夷所思的是,很多学生的学具都没有准备好,一些学生拿出的是长短不一的铅笔。照理说,这些刚入学的学生,文具盒里不应该是整齐划一的削得尖尖的铅笔吗?我问其中一个学生:铅笔为什么这么短?他答:这是姐姐用剩下来的。一时,我真不知道该再说什么了。
带班一段时间后,我注意到班上有个黑瘦的小男孩儿,他身上有着不符合这个年龄段的懂事与沉稳。看得出来,他很要好,上课时腰板儿挺得笔直,每次我提问后,他的小手都举得高高的。这该是个挺不错的孩子吧,我在心里想。但他第一次交上来的作业却让我大失所望,所有的字写得大小不一、歪歪扭扭,刚用了一次的本子上已被沾上了油污。我找到他询问原因,他只是低着头不说话。后来,我通过其他学生和他的父母了解到:他的爸爸开货车,每天早出晚归;他的妈妈在工地帮别人洗衣服补贴家用,每天累得直不起腰。对于这个孩子,父母能做的只是给予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孩子有时候甚至还需要自己动手解决吃饭问题。所以,这个孩子每次能保证作业的完成已经很不容易了。
了解到这样的情况,我意识到这个学生身上有着极强的学习定力和潜力,如果教师用心引导,他应该可以走得很远。只是他从这样的家庭里走出来,今后的求学之路要有多努力,才能和其他重视教育、能提供一切教育所需的家庭的孩子相抗衡呢!他让我想起了河北枣强女生王心仪和她在高考结束后写的那篇《感谢贫穷》。差不多的家庭境遇、一样的积极向上,作为教师,从育人的职责出发,我需要做的是什么呢?我应该如何帮着他(们)呢?我反复问自己。
我想,倾尽全力关注每一生命,智慧地关注每一个生命的未来,是教师应该回归的教育原点。学生应公平地享受教育上应享有的一切,教师应倾尽全力提供所有能提供给学生的一切,哪怕他们之前的教育是一片空白,我仍要给他们一个精彩的课堂,一个言说的课堂,一个自由生长的课堂。即便是来自没有多少知识文化的外来务工子女家庭的孩子,我也不能因为他们是空白,就让我的课堂变苍白,变成无意义的重复和敷衍。
于是,我努力调整节奏,尽量利用好学生们在校的所有时间。早上晨读,我带着学生读小诗,从两句开始,再到四句,慢慢地到一整首;中午用完餐,我和学生一起读绘本故事,尽管这种大大的,上面有着丰富插图的绘本是一些学生之前从没见到过的,但丝毫不妨碍他们看到丰富图案之后产生的有趣的想象;写字课上,我慢慢教、学生慢慢写,从坐姿到握笔姿势,从垫纸板的使用,到每个笔画的运笔方式,我要求他们要努力做到准确、认真,我坚信教育的力量,相信坚持的力量!
最近的一次语文课上,识字“日”“曰”,我提问:太阳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学生们答:太阳给我的感觉是热热的,夏天时晒得我直流汗;太阳给我的感觉是暖暖的,冬天晒得我很舒服;太阳给我的感觉是漂亮的,春天,它一出来,花就开了……他们丰富的答案让我为之惊喜。我看到了自己努力的结果,虽然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这让我更加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让这些学生在与我相遇的日子里绽放精彩。
这些日子,在对比自己之前和现在的教学心态和教学方式时,我陷入了思考:到底哪一种家庭教养才是适合的?此时我们脑海中不禁浮现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们上小学那会儿的情景。以我为例,那时还没有重视学前教育,也没有各式的兴趣班,没有家长高质量的陪伴,没有每天的阅读要求……似乎什么都没有,我们就像一张张白纸走进了学校,一切都靠教师勤勤恳恳的教导。
感谢这次交流,给了我一个自我反思的机会,让我能够冷静地回归到教育的原点,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不要浮躁,不要显摆,不要抱怨,努力回归教育的常态。我的学生不管是分数、才艺还是能力如何,我想他们的灵魂总是丰满的。
到那时,如果还出现一个个的“王心仪”,唯愿,他们不再是感谢贫困,而是感谢自己得到了适合的教育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