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德育“心理念”的班主任工作新角色

2018-12-01 06:10
江苏教育 2018年87期
关键词:指导者共育家校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对班主任的角色提出要求:“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的角色远不止于此,班主任还是班级文化的设计者,学校任务的执行者,班级活动的组织者……但这些角色都侧重于管控班级,若操作不当有可能导致教育方式方法简单,不注重师生交流,无法走进学生心灵,致使德育实效性不高。

品德构成的心理元素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基于这些心理元素来指导学生的品德形成,完成德育的任务,这就是德育心理念。基于德育心理念,我们赋予班主任的角色新内容:找到学生、教师、家长的共同关注点和交汇点,做学生的有效学习指导者;找到情感的共鸣点,做学生的心理同龄人;找到与家长的共生点,做家校共育的指导师。

一、角色认知上的成长关注点——做学生的有效学习指导者

教师和家长往往更多关注成绩等结果,而没有从学生的动力、学生的归因、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自我指导等方面出发关注学生的成长。

之所以说班主任是学生的有效学习指导者,基于三方面的考虑:第一,学校生活主要是班级生活,班级生活主要是围绕学习生活展开的,指导学生有效学习是班主任的重要任务。第二,以往,教师权威来源于学科权威,学科权威来源于专业权威。但是网络时代,教师的知识垄断地位被打破,教师必须从过去的“知识传播者”变成“有效学习指导者”。第三,教育教学不分家,班主任同时是学科教师,班主任对学生的指导主要不是学科指导,而是一般学习能力的指导——学习策略、学习方式、学习计划等。所以班主任要从关注学生成长的角度努力成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指导者。

班主任指导学生学会有效学习,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培育学生的学习理想,使之转化为学习内动力;二是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转化为持久学习力;三是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策略,使之成为有效的学习能力;四是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使之获得习得性成功;五是.指导学生寻找优势学习方式,使之成为高效的学习方法;六是指导学生学会时间管理,使之成为良好的学习习惯。

很多班主任特别喜欢给学生介绍自认为非常好的学习方法,殊不知有些方法并不适合所有学生,有一些学生反而被老师一刀切的学习方法误导。笔者曾组织过一次《唤醒沉睡的“学霸基因”——发现你的优势学习方式》主题班会,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优势学习方式,同时找到每个学生最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测查和自查的方式,指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掌握自己的优势学习方式,并学会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提高记忆力和复习的效果、效率;感受、体验以优势学习方式进行有效学习的喜悦,发现提高记忆效果的乐趣,增强学习的成功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班主任要想成为有效的学习指导者,不能凭着自己的工作经验做事,更不能把自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全盘交给学生,我们需要研究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升学习指导的针对性;研究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升学习指导的有效性;掌握学习心理学理论和技术,提升学习指导的科学性。

二、角色情感上的共情体验点——做学生的心理同龄人

教师、家长和学生身份不同,对自我的定位不同,就会站在不同的立场思考问题。做学生的心理同龄人就是教师换种角色来体验学生的心理诉求,采取学生喜欢的方式方法来沟通,对学生的要求、管理和教育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感受。

这个过程中,要做到“情通理达”,就是找到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心理融通的点,首先做到的是“情通”,即情感上的共鸣。情感是和谐沟通最重要的因素,无论是叙事还是活动体验,都能找到情感上的共情点。教师讲话过程中倘若板着脸孔,没有关注学生内心的需要以及情绪情感的变化,很难有师生情感的共鸣。

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做“重要他人”,是指在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可能是父母长辈、兄弟姐妹、老师、同学,甚至是萍水相逢的路人。不同时期的重要他人也不同,学前阶段的重要他人大多是父母,在孩子看来,父母是他们心中的偶像,父母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小学阶段的重要他人大多是老师,教师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都对学生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中学阶段的重要他人或许是同伴,此时学生想要摆脱父母和教师的权威管控,只有有共同语言的同伴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

这启示我们,在中学阶段要想走进学生的心灵,就不能再用权威管控学生,而应该做学生的“心理同龄人”。那么如何探索学生的心理诉求,做学生的心理同龄人呢?

1.读懂微表情。

每一个表情都是人心理的映射。比如,在欣喜时会忍俊不禁,在愤怒时会捶胸顿足,在紧张时会摩擦手掌,在说谎时可能会把手放在裤袋里……但是学生的表情未必都能如此直观地映射内心世界,需要我们深入地解读。

一次,我当众批评学生小轩的时候,听到了他“切”了一声,虽然他把声音压得很低很低。我抬头看他,那种不在乎、不满都明显地刻在脸上,惹怒了年轻气盛的我。

“切”的含义有很多,每一个说这个字的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意味,大致可以理解为“不在意、不在乎”,或者“对别人的不满、鄙视”。在我看来,“切”的感情色彩是贬义的,语气是轻蔑的、冷酷的。我听到会感到很不舒服,似乎很不被对方尊重。

毕业后,小轩来看我,闲聊时提及此事,问他为何总是说“切”,这个一米八的大男孩突然变得羞涩起来,“被你当众批评多不好意思啊,‘切’一声可以挽回我作为男子汉的面子。”

读懂学生的微表情,解读每一个表情背后的心灵密码,只有这样,才能做走进学生心灵的导师。

2.善用同理心。

同理心指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泛指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设身处地了解并尊重他人的想法,可以较容易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教师具备了同理心,会更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当学生信任教师,就会在教师面前袒露心声。

例如,班里有一对男女生“早恋”,作为教师的你会怎么做?如果教师善用同理心,想想当年的自己,我们也是从那个年纪走过来的,也体会过情窦初开时的悸动,教师可以告诉学生,那个时候,虽然我们还不懂爱情,但是感情真挚而纯粹。因为经历过,所以懂得,所以理解,所以包容。然而过密的男女生交往,极有可能会影响班风。教师需要告诉学生的不是到底要不要去爱,而是怎么爱,如何把握交往的尺度。

善用同理心,探索学生的心理诉求,教师就能赢得学生的心。

3.大数据调查。

读懂微表情和善用同理心两种途径更多地运用在探索个体心理诉求上,倘若想要了解班级群体的心理需要,调查问卷是一个重要途径。同时,调查结果可以量化,方便后期进行分析和总结。

例如,学生对假期作业总是应付了事,根本原因在于学生不想做老师布置的假期作业——形式单一,不是练习册就是试卷。学生和家长喜欢什么样的假期作业?通过调查,我了解到80%以上的学生和家长更倾向于实践类的作业,渴望假期让孩子到社会这所大学里多历练。有了这些数据,我布置的假期作业也有了新的内容,所布置的作业学生和家长都喜欢,可以让学生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此外,还有班级议事、无评判倾听等方式,都是探索学生心理诉求的有效途径。眼中有学生,处处可以有新发现;心中有学生,时时可以有新探索。

三、角色行为上的潜能拓展点——做家校共育指导师

问题学生背后有问题家长,要提高家长的认识,才能形成家校合力,进而推动班主任工作。班主任需要学会运用各种资源,找到和家长、学生一致的与成长相关的关注点、情感共鸣点,激发家长的内在潜能和积极性。

“家校共育”不同于“家校合作”。“共”是家长主动参与,不是教师一厢情愿;“育”必须有科学性、专业性。但是家长们的思想认识根深蒂固,转化需要漫长的过程,单凭几节课很难解决问题。由此,我决心通过顶层设计和系统实施家校共育微课程来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设计家校共育课程,通过三年时间,系统地转变家长的传统思想认识,专业地指导家长亲子沟通,科学地引导家长陪伴孩子成长。

每次学校要求的家长会时间就是我们班的家长微课程时间。过去,我会在家长会上汇报班级成绩、指出个别问题、要家长配合……久而久之,家长会变成了批斗大会,家长不愿意来参加,因为参加了也没有收获。现在,我们班每一次的家长微课程都有所不同——不同的形式,不同的主题,不同的亮点,这就让家长爱上家长微课程,期待家长微课程!

教师专业,亦师亦友;家长科学,亦亲亦师。班主任是家校共育的指导师,通过家长微课程实现家校共育,努力让每个家长成为孩子的“影子老师”。

你把自己定位成什么角色,就会在潜意识里扮演这种角色,最后就会真的成为这样的角色。虽然我们现在还不是学生的有效学习指导者、心理同龄人、家校共育指导师,但是只要有这样的意识,“做着做着就像了,像着像着就是了”,最终每个班主任都能成为走进学生心灵的人生导师,都可以为立德树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指导者共育家校
表达感谢的方式与时机对高职学生朋辈群体指导互助效果的影响研究①
——基于目标理论
家校合作,共育新苗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善倾听会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