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懂而不会”的原因调查与对策

2018-12-01 05:53:52江苏省徐州市丰县首羡镇首羡初级中学渠爱芝
数学大世界 2018年30期
关键词:教育者思维能力概念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首羡镇首羡初级中学 渠爱芝

每位数学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都会遇到很多“一教就会、一做就错”的学生,“懂而不会”现象在数学课堂中最为突显。“懂而不会”是浅层次地懂,是对知识的理解处于表面化、片面化状态,无法通过实践将知识转化为思想方法,没有掌握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把握不到数学知识的核心,因此不能称之为真懂和真会。“懂而不会”直接影响了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所以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成因,并针对原因找到有效的对策,帮助中学生消除存在于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等方面的干扰,让他们既能“听得懂”,也可以“做得对”,是当前数学教育者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懂而不会”现象的成因

总体来说,选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法,二是学法。教法是针对教育者而言,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能不能听懂,会不会做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方法。数学认知分为两个过程,一是通过听课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观察与思考,获得概念形成、数学规律等知识;二是通过做题完成知识的运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如何独立地进行思考,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完成认知过程的“飞跃”。很多教育者在这两个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讲课时讲得太多,让学生积极思考的空间受到限制,不给学生思考、讨论、质疑的时间,学生没有机会将知识转化成技能,二是讲题时讲得太“细”,所有过程、步骤、方法都罗列在学生面前,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所以学生们无法切身体验到知识应用于问题中的过程,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容易停留于知识表层。可见,老师讲得越多,学生想得就越少,这种不良循环是造成“懂而不会”的重要原因。

而对于学生的学法,影响中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对知识的理解力、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坚强的意志。为什么有的学生认为自己明明听懂了,但做题却不会?原因就在于对知识的理解不透彻、不深入,只学到了皮毛。还有的学生容易产生思维定势,面对问题时不擅于根据不同情况将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导致屡屡出错。而更多的学生是存在着“遇难则退”的心理,只要在学习和解题中遇到困难,就轻言放弃,不积极主动地去深入分析困难的原因以及解决困难的方法。

二、“懂而不会”问题解决策略

通过对“懂而不会”现象的剖析,笔者认为学生的“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教”,因此,想有效改善这种现状,主要还要从老师的“教”入手。

一方面,老师要注重情境设计,使抽象概念形象化。数学概念过于抽象,学生不易理解,这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在老师眼里看似很简单的概念,其实对于初次接触的中学生来说并不容易理解,但有的教育者却往往忽略这一点,总认为一些内容非常简单,没什么可多讲的,不如快点讲完,多留时间给学生做题,而效果却适得其反,学生们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更多。数学概念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但往往因为过于抽象而使学生理解不透彻,这是导致他们不会做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育者可以通过情境设计,让抽象概念形象化。如在讲“平方根”时,可以进行如下设计:

师:大家先来复习一下我们学过的知识,3的平方是多少?-3的平方是多少?平方等于9的数有几个?

生:3和-3的平方都是9,平方等于9的数有两个,即±3。

师:不错,那么大家知道3是怎样在“别人”面前“介绍”9的吗?

学生们对这种将数字拟人化的情境感到十分有趣,很积极地作答:9是3的平方数。

师:那么9又是怎么来“介绍”3的?

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想到很多答案。

师:你和爸爸一起出门,爸爸向别人介绍你,会说这是“我儿子”,那你怎样介绍爸爸?

生:当然说这是“我老子”!(说完之后全班一起哄笑)

师:非常有意思是不是?其实在数学里也存在“父子关系”的一对数,那就是平方数和平方根。

以这种形式引出概念,不但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学生们认知热情高涨,还形象化地引出了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理解起来非常轻松。之后老师在对学生的出错情况进行充分估计后,将难点递进地分解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们学得明白,自然就会做得清楚。

另一方面,教育者还应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巧妙灵活地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在进行“绝对值”概念的教学时,单纯地用文字表达绝对值概念很难让学生直观理解,这时如果在数轴上将“-3、-5、0、-3、4”这些点标出,再加上大括号,将这些点与原点之间的距离也标出,无需过多的文字和讲解,学生很快就能够理解,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强化训练,学生解题时就不会出现差错,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接触到了“数形结合思想”,并对其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会不由自主地运用这种思想方法进行解题,逐渐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总之,面对“懂而不会”的问题,教育者不应该刻意回避,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理性分析,找到原因与对策并将这些对策自觉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只要以学生认知为基础,不断丰富教学策略,创新教学形式,就能够帮助学生从“懂而不会”的尴尬局面中走出来,享受数学带给他们的无限乐趣。

猜你喜欢
教育者思维能力概念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工会博览(2023年1期)2023-02-11 11:57:46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现代装饰(2022年1期)2022-04-19 13:47:32
培养思维能力
幾樣概念店
现代装饰(2020年2期)2020-03-03 13:37:44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19期)2018-10-31 21:02:34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9期)2018-06-04 16:40:12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