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官宴客

2018-11-30 03:31蔡相龙
当代党员 2018年22期
关键词:胡饼为政者公子

蔡相龙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多古代先贤自觉用行动践行并弘扬这种精神,给后人留下了一段又一段佳话。

王安石个人生活素来秉持节俭的作风,不因官职变迁而改变。有一次,王安石的一位亲戚萧公子到汴梁,想前来拜见他,王安石便请萧公子吃饭。次日,萧公子身着华服赴宴,以为王安石必以盛宴待之。未料想已至午时,却还没开饭,萧公子甚饿,又不敢离开。过了一会儿,王安石才安排他入席,也没准备什么果蔬开胃,萧公子心中暗觉奇怪。酒过三巡,先上了几枚胡饼,又上了几块猪肉,便一并将主食送出,旁边只是摆着普通菜汤。萧公子平时骄纵惯了,就没有再动筷子吃菜,只吃了一点胡饼的中间部分,把四边都给留下。王安石看到后,就拿过来自己吃了,萧公子感到很惭愧,遂红脸告辞。他不知道,这与世风不相符的一次宴请,正是王安石日常俭朴生活习惯的真实写照啊。

明朝曾有一位叫刘麟的工部尚书,他初告老还家时,当地有个官对饮食百般挑剔,让下属难以招架。刘麟得知后说:“此人是我的学生,理应由我开导他。”有一天此官前来拜访,刘麟对他说:“我本想设宴款待,又怕妨碍你的公事,就准备请你吃一顿便饭。不过你师娘出门去了,无人下厨张罗,饭菜简单了点,你能与我共同进餐吗?”因为是师命,他不敢推辞。结果午时已过,飯菜还没端出来,他饿得头晕眼花。这时,刘麟端出一盆脱壳粗米和一盆豆腐,他一连吃了三大碗,才觉得吃得太饱了。而不一会儿,刘麟又将美食好酒陈列了一桌,并执意劝他再食,他为难地回答:“我已经吃得十分饱了,再也吃不下了。”刘麟笑着说:“看来酒肴原本没有精致粗劣的区别,饥饿时容易当作食物,饱时就难被体会,只在你这富贵人挨没挨过饿,吃没吃过苦罢了。”他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此后再不因为饮食而责怪下属了。

三餐金玉终非贵,两袖清风岂是贫?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乃社会风气之大忌,容易使人不比工作比排场,不比廉洁比阔气,进而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而节俭之风也不是凭空得来的,为政者须从一粥一饭中培育。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猜你喜欢
胡饼为政者公子
宋代胡饼受众人群及销售方式探析
论胡饼在唐代社会中的流行
中国传统文化中政德建设的特点及现代启示
修之于身:为政者的成功基石
——老子论官德修养
浅析《孔子家语》中孔子的为政思想
红装公子,如玉无瑕
陌上公子人如玉,一眼万年情无双
多情公子空挂念
中秋佳节话“胡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