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知识 重推理 注运算 显素养*
——2018年浙江省数学高考试卷第19题阅卷有感

2018-11-30 08:47
中学教研(数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线面证法答题

(杭州第七中学,浙江 杭州 310024)

图1

1 原题赏析

题目如图1,已知多面体ABC-A1B1C1,AA1,BB1,CC1均垂直于平面ABC,∠ABC=120°,AA1=4,CC1=1,AB=BC=BB1=2.

1)证明:AB1⊥平面A1B1C1;

2)求直线AC1与平面ABB1所成角的正弦值.

(2018年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第19题)

2 原题剖析

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点、线、面之间位置关系以及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考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综合体现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具体特点如下:

1)覆盖广,重“四基”.本题是解答题的第二大题,属于偏简单的中档题,起点很低,入口很宽,大多数考生都可以解答.但是,考查内容非常丰富,包含立体几何中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比如线线垂直、线线平行、线面垂直、线面平行、面面垂直等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等,故试题设计上非常注重内容的覆盖面,注重考查学生在立体几何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通法多,显“四能”.第2)小题考查空间角的内容,选择了解题方法最多的线面角,既体现了通法的丰富,也凸显了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每种通法都可以归结为原理选择的不同,从而对应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能力的难度也不尽相同.若用几何法,则凸显空间想象能力;若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代数法,则凸显运算能力.当然,有时需要两者兼具.

这说明试题命题者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求同存异,体现公平性原则,也体现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本质.

3)传承好,启来年.结合2017年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第19题不难发现,本题仍然是求解线面角.不仅如此,其中利用线面平行方法(2017年给出的标准答案)解决点到面的距离,一目了然——秒杀.

同时,2017年这道试题除去0分后平均得分为9.08分,难度系数为0.56[1].2018年除去0分后平均得分为11分左右,难度系数为0.73.这说明经过这两年的改革,这道题的考查回归到了以往的文科题难度.

3 解法探析

当然,好的试题需要有好的评分标准,以实现命题者最初的命题意图.基于该试题的以上3个特点,本题阅卷组最终给出了各种版本的参考答案及其相应得分点,具体如下:

1)证法1由AB=2,AA1=4,BB1=2,AA1⊥AB,BB1⊥AB得

从而

于是

AB1⊥A1B1.

由BC=2,BB1=2,CC1=1,BB1⊥BC,CC1⊥BC得

由AB=BC=2,∠ABC=120°得

于是

AB1⊥B1C1,

因此AB1⊥平面A1B1C1.

答题情况用几何法,先由勾股定理得到线线垂直,再用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得证.但在阅卷过程中发现:不少考生在利用勾股定理的时候,边长计算错误率较高,导致过程分被扣;还有部分考生算不出边长的结果,就试卷留白,这不可取,因为只要写出判断依据就可以得2分;还有部分考生因知识点错误,只证明了一个线线垂直就得到线面垂直被扣4分.而这个原因的产生,主要是在学习线面垂直时,没有很好地理解线面垂直判定定理.由于《数学(必修2)》中没有证明这个定理,直到《数学(选修2-1)》中,才用空间向量证明了这个定理,但许多教师容易忽略这块内容.另外,可能也是受到了面面垂直性质定理的影响,因为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中,只要垂直于交线就得到线面垂直,说明考生没有真正理解该定理,从而造成了知识点的混淆.

图2

证法2如图2,以AC中点O为原点,分别以射线OB,OC为x轴、y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答题情况证法2与证法1类似,只不过换成了代数的形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考生的错误也和证法1中的情况基本一致.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时,部分考生审题不清,误认为BA⊥BC,从而导致坐标完全错误.较证法1而言,证法2具有的优势是:即使建系错误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利用过程和结论得分,甚至最高可以得4分.

答题情况证法3与证法2类似,但是比证法2多了一个步骤,法向量与斜线所对应的方向向量平行,需要去验算这一步,因此错误也出现在这一步.有相当一部分考生都写成了数量积为0,而不是去证明共线,被扣了2分.如果知道是共线,那么运算就简单了.

图3

答题情况解法1是参考答案给出的方法,但在阅卷过程中发现,真正用这一方法的考生少之又少.其实命题者的意图,是希望通过第1)小题线面垂直对第2)小题有提示作用,这也符合浙江省命题者设计小题时层层递进的思路.而考生却忽略了该功能,同时也反映出考生对面面垂直性质定理不太熟悉,运用得不够熟练.

图4

根据建系位置的不同,得到的向量的坐标有些许区别,但评分标准得分点完全一致.

答题情况只要正确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考生,绝大多数都得到满分,只有极少数考生由于知识点混淆,画蛇添足,求出所谓的“正弦值”(其实是余弦值),反而被扣了2分.

其中θ表示直线AC1与平面ABB1所成角的大小.

答题情况解法3与2017年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第19题的方法一致.

由此可见,浙江省数学试题在命题过程中,都会有几年的延续性和一贯性[2],深入研究高考真题、挖掘标准答案方法和渗透的思想非常重要.

其中θ表示直线AC1与平面ABB1所成角的大小.

答题情况等体积法是往年文科生最喜欢用的一种方法,因为找不到线面垂直,就找不到垂足,所以等体积法就是解决线面角的最佳方法.但是,可能以往理科生很少用这种方法,从阅卷来看,考生用得还不是很多,但是用了的基本上都是正确的.

阅卷得分点补充说明:1)第2)小题的建系分数,坐标系正确并给出点的坐标或向量坐标,则得2分; 2)在第1)小题不正确的情况下,建立了正确坐标系给出建系分2分;3)不重复给分.

4 答题策略

基于上述标准答案和相应的得分点,不难发现:在第1)小题中,总共6分,其中不管用哪种证法,都是亮出相应的原理给2分,写出运算关键过程给2分,得到正确结论给2分;在第2)小题中,总共9分,也是不管用哪种解法,只要亮出相应的原理给2分,写出运算关键过程给3分,有关键点数据给2分,结论正确给2分.而且,每个得分点都是独立给分.

不管用哪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是对应给分,不偏袒任何一种方法和运算,只要考生理解知识点、会逻辑推理、熟练各种运算,只要体现出自己的高中数学核心素养,那么每懂一块内容、每用一次思想、每写一个步骤,都给相应的独立分,这就是得分点.体现出了“考知识,重推理,注运算,显素养”的原则,始终保持等值性、公平性.

笔者在阅卷过程中还发现:思维逻辑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往往推理过程写得很简洁,关键步骤都写在答卷上,易于分辨.但是部分考生逻辑思维混乱,写得密密麻麻,却不知所云,答题不在点上,导致失分.甚至,有部分考生已经答题了,而且很多关键点也答到了,但是又涂掉了,从而没有得分令人惋惜.

5 阅后感悟

1)考知识.老生常谈重视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那么如何在课堂中落实四基是我们所面临的最大课题.针对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教学,《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应重视以下两方面:第一,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方法,经历向量及其运算由平面向空间的推广过程,探索空间向量与平面向量的共性和差异,引发学生思考维数增加所带来的影响;第二,鼓励学生灵活选择运用向量方法与综合几何方法,从不同角度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如距离问题),通过对比体会向量方法的优势.在上述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向量基本定理的本质,感悟‘基’的思想,并运用它解决立体几何中的问题.”[4]

因此,利用类比和对比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容易混淆的知识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加强思维方法的能力.在批判和矛盾中,产生更强烈的思维冲突,从而达到固化的效果.

2)重推理.学习立体几何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逻辑推理能力.拥有良好的逻辑推理思维能力的学生,往往在答题步骤上非常简洁,也更容易得满分.反观逻辑思维混乱的学生,往往答不到点上,想到哪就写到哪,往往容易忘记初心——到底想要得到什么.

其实,《数学(选修2-2)》第二章内容就是推理与证明.但是很多教师都没有很好地重视该节内容,认为平时在课堂中已经潜移默化地学习了这些内容,没有单独拎出来让学生有个系统的认识,反而让很多学生失去了这个能力.因此,在高考复习中必须回归教材[3],形成系统的知识建构,每块知识都有其相应的能力和思维的培养,让每块知识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注运算.运算是浙江省历年高考数学卷的核心,包括立体几何试题.自从引进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内容之后,很多学生由于空间想象能力较差,毅然选择了解析几何代数法.但是近几年在考查该内容时,由于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难度非常大,也容易产生建系错误.因此,运算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注意到细节,华罗庚有句名言:数少形时缺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

4)显素养.《新课标》指出:“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命题提供重要依据,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形成育人合力.”[4]因此,浙江省数学高考命题组在命题时,一定会考虑到结合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而立体几何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了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呈现“百花齐放”的现象,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尽量要全面介绍各知识点,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有些学生直观想象能力比较强,有些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比较强,还有的学生比较均衡,甚至两种能力相结合,不管是运用了哪种能力,只要能达到最终的目的,就是达到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

猜你喜欢
线面证法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探求线面平行中平行关系的寻找方法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立体几何中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策略
一道数列不等式题的多种证法
R.Steriner定理的三角证法
巧用线面“大小”证明线面平行
三个猜想的另证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