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伟
心肌桥作为冠状动脉先天发育异常的一种类型, 在心脏收缩期, 左前降支心肌桥受到挤压, 对心脏影响较大, 长此以往, 会导致存在心肌桥的人群在成年后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1,2]。目前, 对于心肌桥的诊断, 冠状动脉造影与冠状动脉内超声多普勒仍是较为常用的检查手段[3]。为了研究总结左前降支心肌桥的超声下特征, 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确诊存在左前降支心肌桥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确诊存在左前降支心肌桥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54.93±7.18)岁;其中男40例, 女35例;合并高血压54例, 合并糖尿病42例。
1.2 方法 血管内超声机为VOLCANO S5, 超声导管为Eagle Eye, 导管直径3.0 F, 频率为40 MHz。操作前患者需进行抗血小板(分别服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300 mg)和抗凝(静脉注射3000 U的肝素), 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与经血管内超声前均需使用肝素抗凝, 之后在导管引导下将指引导丝送至左前降支及远端, 将200 μg的硝酸甘油注入冠状动脉内,使血管内超声导管在导丝的指引下到达左前降支及远端, 并调整血管内超声图像质量至最佳状态后向外缓慢退出血管内超声导管, 并注意观察血管内超声导管与冠状动脉造影所得图像位置是否一致, 同时注意观察心电图, 并保存图像。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统计心肌桥发生的位置。分析心肌桥与MCA的相关性以及斑块好发位置。根据有关经血管内超声所得图像的分析及相关标准[4], 测量斑块面积、斑块负荷、斑块长度及肌桥节段收缩期血管面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心肌桥发生的位置 75例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中, 有51例患者的心肌桥位于中段, 24例患者心肌桥位于远段。
2.2 心肌桥与MCA的相关性以及斑块好发位置 心肌桥近段出现狭窄的程度与MCA的收缩程度有相关性。75例患者中有61例在心肌桥近段可见斑块形成, 有32例在心肌桥远段可见斑块, 有24例在MCA段检出斑块。
2.3 左前降支血管监测值 心肌桥近段、MCA段以及心肌桥远段的斑块面积、斑块负荷、斑块长度及肌桥节段收缩期血管面积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75例患者心肌桥近段、MCA段及心肌桥远段左前降支血管监测值比较( ±s)
表1 75例患者心肌桥近段、MCA段及心肌桥远段左前降支血管监测值比较( ±s)
注:心肌桥近段、MCA段以及心肌桥远段监测值比较, P<0.05
位置 例数 肌桥节段收缩期血管面积(mm2) 斑块面积(mm2) 斑块负荷(%) 斑块长度(mm)心肌桥近段 61 4.2±3.5 9.49±3.28 64.41±13.07 29.01±0.68 MCA 段 24 4.6±2.5 4.89±2.23 49.93±10.51 7.96±1.69心肌桥远段 32 5.1±2.8 3.57±1.49 43.92±13.02 11.23±2.48
心肌桥是原在心脏表面走形的冠状动脉部分在心肌内部走形, 导致在心肌内部走形的血管在心脏收缩时受到挤压,使部分心肌供血受到影响, 同时, 心肌桥也与多种心脏疾病如心源性猝死等有直接联系[5-8]。对于心肌桥, 虽然临床表现与心电图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但目前冠状动脉造影与血管内超声多普勒技术仍然是诊断心肌桥的必要手段[9-11]。经血管内超声作为一种有创与无创结合的检测手段, 能够显示心血管断面形态以及血流图形, 其能明确冠状动脉不能确定的狭窄, 可在冠状动脉病变早期检出并确定病变性质。在左前降支心肌桥的诊断中, 经血管内超声可表现为典型的“半月现象”, 此为特征性改变[12-14]。通过血管内超声明确左前降支心肌桥的特点, 如好发部位、MCA收缩程度的相关因素、血管特点等, 对于进一步治疗大有帮助[15]。
本文研究显示, 75例左前降支心肌桥的患者中, 有51例患者的心肌桥位于中段, 24例患者心肌桥位于远段, 心肌桥近段出现狭窄的程度与MCA的收缩程度有相关性, 同时研究显示, 心肌桥近段出现狭窄的程度与MCA的收缩程度有相关性。75例患者中有61例在心肌桥近段可见斑块形成,有32例在心肌桥远段可见斑块, 有24例在MCA段检出斑块。心肌桥近段、MCA段以及心肌桥远段的斑块面积、斑块负荷、斑块长度及肌桥节段收缩期血管面积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采用经血管内超声探查存在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 观察时要注意全面性, 且心肌桥导致的病变主要累及心肌桥近段, 心肌桥近段斑块的狭窄程度与MCA收缩程度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