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改革开放和工业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催生了数量庞大的流动儿童群体。笔者所在的学校处于城乡接合部的国家级开发区,流动儿童大量汇集于此。他们来源广泛,家庭背景复杂。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与研究成为学校一项重要的常态工作,我们努力在持续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中提升对流动儿童教育的质量。
流动儿童的成长处于一个内外关联、横向交错的复杂系统之中,应以学校为发力点,努力做好学校内部的环境优化,积极推动以学校为链接点的外部环境的优化改善。
一是积极创建四海包容、和谐平等的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基本定位要走出小农思想的束缚,体现包容四海的胸怀。在制度制定、舆论导向上引导融合共进、合作进步。尤其是制度文化,要围绕对流动儿童核心利益的保护来建构,以执行制度的形式保护流动儿童对于各项核心利益的平等参与权。在班科任老师的培训上,要体现对流动儿童教育的重视。突出对教师进行相关政策制度执行的培训工作,重视对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的培训,开展对流动儿童相关问题解决的专题培训,配合进行情绪管理能力的训练以及指导学生能力的训练等,全面落实教师对流动儿童进行有效教育的意识培养和能力提升。在具体相关的操作性技能方面,注重开展专题研讨,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是有效引领积极互动、与时俱进的家庭教育。学校在引领家庭教育方面要重点在形成常态、沟通共识、优化方法上下功夫。形成常态,让家长养成持之以恒的教育习惯,保持对子女的常态化监控和教育;沟通共识,通过各种途径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家长与子女之间及时沟通,达成共识,形成良好习惯;优化方法,学校要引导家长围绕“适切”的要求,在学习各类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智慧的优化,积极寻找适合自己子女的教育方法,形成独有的教育方法体系。
三是推动创设认同融合、四位一体的社区氛围。儿童、学校、家庭、社区四者之间要形成共赢互助体系,即实现信息互通、责任互补、行动互动。学校作为集智型主体,要充分发挥内在的引领作用。在教育主题的安排上,体现常规主题与应景主题的结合,以形成促进常态教育素养的养成与问题解决体系的临时建构相结合的引领思路。在教育节奏的把握上,要根据学生成长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一般性特征来进行,具体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化活动来促进深层次的认同与融合,如开展社区亲子阅读交流、寻访身边最美人物、城市家园游学活动等,让流动儿童在多姿多彩的团队活动中强化群体认同。
流动儿童在异乡获得健康成长的核心是建立自身的成长自信。因此,学校在确立学业目标的同时,要将建立流动儿童的成长自信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流动儿童的成长自信首先来源于儿童自身的身份认同。因此,在平时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强化流动儿童的在场感、参与感,注意让他们立于社区和学校教育现场的中心。为此,我们采用校社联动的思路策划了家庭成就摄影展活动,社区牵头集中展示流动儿童父母参与当地开发建设的场景照片,引发全社会的认同。通过广泛宣传流动儿童父母的建设成就,间接增长流动儿童自身的成长自信。
流动儿童的有效教育是一个系统的长期工程,需要多方面统筹协作、持续发力。城乡文化的互动融合应当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主题,而让流动儿童分享阳光、互助共融,促进他们的健康快乐成长也应当成为我们共同的教育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