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市胥浦中心小学 姚 兰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涉及的内容广泛而繁杂,要想学好这一门课程,除了学生本身的辛苦付出之外,还需要运用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不能深入理解所学内容并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内部消化和吸收,进而转化为自己的理解,那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必将是肤浅的,学习效果也就无法达到有效保障。笔者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小学数学苏教版第二学段为例,就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教学策略展开初步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敬请广大教学同仁不吝赐教,是为至盼。
纵观整个小学阶段数学课本,涵盖了许多针对性强、适合小学生学习特点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运用这些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深入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对其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是大有裨益的。但是许多教师并未意识到“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所具有的深远意义,对于这一方面的教学内容总是一带而过,并未进行深入探讨,教学任务形同虚设,自然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力求让学生在“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中逐渐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习数学不再成为一件困难的事。例如,在开展“数字与信息”相关活动时,笔者先让学生在课下寻找一些和自己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字信息”,让他们在课上和同学分享,有的学生拿来了父母出差坐飞机时用过的飞机票;有的拿出了家人经常网购时需要提供的标注有自家门牌号的详细家庭住址;还有的找到了之前和父母看电影时,写有几排几号的电影票票根……在学生分享的同时,笔者会适时地通过提问来引导他们思考: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大吗?如果我们的生活脱离了这些数字,信息传达的过程中会受到哪些方面的阻碍?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反思如何才能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何才能让学生把学习当成是自己份内的事?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这一教学内容的实施正好可以帮助学生在参与和实践的过程中唤醒他们对知识的渴求,让自主学习机能高效地运转起来。例如,在教学“班级联欢会”活动时,笔者在设置教学任务之初就告知学生此项活动会交由班内学生全权筹划安排。笔者事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等级,按照“以优带差”的教学策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安排每个小组负责联欢会的一个环节,让每个小组的组长来具体分配每个成员的工作任务。学生通过了解货品价格、列举购物清单、策划采购全方案、详细记录购物全过程、核对支出与预算等活动,逐步感受到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增强了对数字的敏感度,数学运算能力比之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作为一名教师,笔者在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课的过程中,只是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并不会过多地干预他们的行动,力求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方式来激发自身的主体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小学数学学习“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开展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传统的“单刀直入式”教学活动外,教师也可以运用更多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把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融入课堂之上,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在开展“一亿有多大”这一教学活动时,笔者就结合现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开展了“我来吹牛皮——谈一谈你对一亿的认识”这一活动。有的学生说:我想要攀登全世界最高的山峰,于是就用我身边最平常的彩纸做了一个小道具,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00张纸就有1厘米厚,1000张纸10厘米……以此类推,一亿张纸的厚度竟然可以达到惊人的1万米,于是我就轻而易举地登上了世界最高峰;有的说:现在我们的祖国变强大了,如果再有外敌入侵,我们十四亿人民每人拔出一根汗毛,也能把敌人吹得东倒西歪,打得他们满地找牙……在听了班内同学吹的牛皮之后,大家都捧腹大笑起来,但是在“吹牛”的过程中,在笑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一亿”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让抽象的数学知识逐渐清晰明确地出现在他们的眼前,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总之,数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也是一门“动与静”“学与思”相结合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可以将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与课本理论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
[1]吴丹.基于苏教版教材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S1).
[2]沈科.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型分类及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