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数学活动,成就精彩课堂

2018-11-30 06:27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沙浦小学朱福来
数学大世界 2018年35期
关键词:圆柱体积学会

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沙浦小学 朱福来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种教学理念冲击着我们的课堂,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愉快学习是一成不变的。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更要思考如何打造有效课堂,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课堂上要始终关注学生这个群体,设计巧妙的数学活动,根据他们的表现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这样的课堂才会有活力。如何打造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呢?

一、找准知识的“生长点”,从生活实例揭示课题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要把数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在教学“认识比”一课时,我紧扣“比的意义”这一具有核心作用的知识主线,在“自主、合作、交流、探究”课堂模式的框架下,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围绕本节课的教学,谈谈我的体会。“比的意义”教材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相除关系的例子中引出的,通过对具体例子的讨论,明确了比的概念是建立在除法的意义基础之上的,揭示了比与除法之间的本质联系,是一种以“两数相除”为基础的比较关系。我尊重了教材的这一设计,出示了2杯果汁和3杯牛奶,提出:“你会怎样表达果汁的杯数和牛奶的杯数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还通过课前的谈话交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一步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用除法、分数等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比,显得课题的提出水到渠成。

二、引导学生猜测假设,突破教学难点

解决难点,让学生感知知识构建过程,每节课的学习通常都有基础部分和难点两大部分,如何突破难点往往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

我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采用了这样的方法:首先让学生猜测提出假设。我问圆柱体的体积与圆柱的哪些要素有关?让学生通过试验,讨论交流后得出下面的结果:当底相等时,圆柱越高,体积越大;当高相等时,圆柱底面积越大,体积越大。

然后我让学生把等底等高的两个圆柱A和B,A圆柱放入水中测体积,B圆柱按前面的设想分成若干个小扇形体拼合成长方体时,计算它的体积。用动手实验的方法让学生验证后得出结论:圆柱体体积可以像计算长方体体积那样,用底面积乘以高,用字母表达式是V=Sh。

在让学生猜测和验证的过程中,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观察、猜测、实验、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学习新知识的轻松感、愉悦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活跃课堂气氛

要想让学生学会表达,老师表达要规范、清楚、到位,给学生做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小到一个数字一个符号的正确书写,一句简单的话的表达,老师都要细细地备,清清楚楚地教给学生。因为低年级的小朋友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又很崇拜自己的老师。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会表达。

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耐心地让小朋友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想法。创造一切机会,放心地让小朋友去说,认真倾听他们的每一句发言,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例如,教学研究课“人民币”(练习课)时,我出示了小朋友喜闻乐见的三个小动物:熊(48元)、小鸡(16元)、小鸭(20元),并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能根据老师提供给你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1迫不及待地说:一共要多少?

老师亲切地问:你能说清楚一些吗?

生1:买三样东西一共要多少元?

“说得多好!”我竖起了大拇指,小朋友笑了,开心地坐了下去。

师:你准备买什么?你又打算怎样付钱呢?

生2:我买一只小鸡和一只小鸭,一共要36元。

师:好啊!那你准备怎么付钱呢?

生2:付三张10元、一张5元、一张1元。

生3:还可以付一张20元、一张10元、六张1元。

生4:付两张20元,找4元。

师:老师也买了一只可爱的小熊,一摸口袋呀,我的钱正好够买,猜猜看,老师口袋里最多有几张10元?

生5:4张。

师:为什么?

生6:口袋里的钱正好,说明有4张10元,还有8元零钱。

师:老师旁边的一位阿姨也买了一只和老师一样的小熊,她付的全是10元的。猜猜,她的口袋里最少有几张10元?

生7:5张。营业员还要找给她2元。

师:超级不公平,我们两个人买同样的东西,付的张数却不一样。

这下子,小朋友争论不休,大家争着发表自己的想法,甚至帮老师出谋划策,我也融入小朋友的争执之中,全然没有一点“架子”,不知不觉中把课堂气氛推向了新的高潮。

当然,我们还要教给他们一定的表达方法。刚开始时,由于他们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还远远地达不到理想的要求,怎么办?我觉得可以采用从“半扶半放”到“全扶全放”的形式。一开始是教师直接教给学生,让学生跟着模仿着教师说,慢慢地,有的时候可以采用“半填空”的形式,让学生照着样子,把下面的话或思路说完整,学生有了一定的能力后,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说了。如:“看了这幅图,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如果你是小小设计师,你会怎样设计呢?”

总之,要想打造精彩的课堂,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扎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真正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首要的位置,精心备课,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历阅读过程、探究学习方法,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意识、主体地位、主演角色和主动作用,让学习数学真正成为学生主体内化的自觉行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会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成为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公民。

猜你喜欢
圆柱体积学会
环肋对耐压圆柱壳碰撞响应的影响
1立方厘米与1立方分米
圆柱的体积计算
学会分享
谈拟柱体的体积
谁的体积大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圆柱表面积的另一种求法
化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