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养成

2018-11-30 06:27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朱海霞
数学大世界 2018年35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创设情境

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朱海霞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往往被忽视。学生遇到难题时往往无从下手,一片茫然。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判断题目中的逻辑关系和对其解法的深入思考的能力。所以,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逻辑思维的养成必须从日常抓起,慢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品质。

一、坚持以生为本,遵循学生认知方式价值教学

布鲁姆说过,遵循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教学的艺术。我们知道,小学生的认知方式比较单一,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形成。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势必要着重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思维。总的来说就是要让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锻炼。教学活动的设计离不开教师和学生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正处于生理心理全方位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要根据这一点好好把握学生在此时期的特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拉近师生距离,这对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需要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教师就要呈现一些趣味图片,还要从中能找出各种各样的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长方形等,带着学生一起分类,学生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之后,他们就更容易融入课堂,在教师的提问下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情境创设中达到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通过情景,学生能够自己根据疑问来探索答案,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又做到了逻辑的锻炼。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设计的前提皆应以学生为落脚点。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眼中有学生,正视学生的客观实际,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方式,从而契合学生,采取有价值意义的教学,优化培养逻辑思维的实效性。

二、根据学习能力,针对性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勿把答案和解题的方法直接讲解给学生。一定要让学生在深度思考之后,再去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进行指导,辅之以一些关于逻辑关系的讲解。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够有很大的进步。数学问题的解答,不应该拘泥于那几种解答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开拓思维,寻求一题多解的方法,帮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例如,学生在学习8+4的算法的解答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小棒来思考:8+?=10,得出8+2=10;首先,4可以分成两个2相加,以前学过2+8=10,10+2=12,所以就不难得出8+4=12的结果。这种方法有效地将教学重难点与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相结合,学生不仅学到了解题技巧和思路也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学生能力有高有低,教师应该要关注不同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特点,分层进行训练和培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讲解题思路的时候让学生同时开始练习;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归纳。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一定要量体裁衣,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能力和层次,有针对性地实施,这样才能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逻辑思维认知

情境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只有把知识融入具体的情境中才能激活学生的感官,拓宽学生的认知渠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情景的真实有效保证了高效、活跃的课堂。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再去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现实之中。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从生活入手,有效构建和谐氛围。作为教师一定要时刻关注好教学活动的过程,随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然后及时改正,教师应当要时刻关注好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把这种训练通过教学情境来贯穿整个课堂。例如,在教学“找规律”这一内容时,教学情景的创设就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给学生思考,如你们了解什么是排列吗?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体育活动的时候,让几名同学按照不同的方式来排好队,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通过教学情境的影响,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会非常迅速,在这样的状态下思考也会非常有效,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这种方法非常高效,不仅能够在学生的兴趣点下导入新课,也可以让学生更快融入课堂。

教学情境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开启学生的思维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设计教学情境,助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具有敏捷性思维习惯

逻辑思维对于数学学习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只有教师的重视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知道,小学生思维敏捷,判断力强,能够快速抓住事物的关键信息,然后迅速思考形成自己的思路,再根据问题给出相应的回答。数学这门课的特点就是需要学生思维敏捷。而思维的敏捷恰恰是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体现。因此,思维敏捷性的培养至关重要。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敏捷性呢?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适当给予指导和点拨来训练学生思维。例如,在学到重量单位一课的时候,学生应当掌握克、千克和吨这三个重量单位,应当熟练运用这些单位,也就是说可以对三个单位进行灵活换算。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桌子上拿一些东西出来,通过小天平进行称重。让学生通过称重感受不同重量的手感,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一克、一千克的东西感受,让学生充分体验重量。此外,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其他东西,只给数字不给单位,让学生进行单位的估算及添加。这样的一个过程能够有效保证学生对于重量概念的把握及其灵活换算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解决实际问题更能助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激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总之,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师除了要努力在课堂上多多使用一些手段来达到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目的,在课后学生做作业的时候,教师应当提醒学生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只有通过这样课上课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会随之提高。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创设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