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链”的设计策略

2018-11-30 05:31浙江省青田县江南实验学校冯路毅
小学时代 2018年8期
关键词:问题链平行四边形面积

浙江省青田县江南实验学校 冯路毅

课堂提问往往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提示性,能够有益于学生的思考。而问题链则是基于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一连串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一系列问题链,以直观的方式将知识的来龙去脉向学生完整地展现,为学生系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铺平道路;同时还能够将课堂教学目标作出明确细致的层次划分,使其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情;除此之外还有益于学生的深入思考,能够全面提升其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基于问题链,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完成知识的自主积累,这也是突破传统教学局限的一种新路径。

一、设计“启发式”问题链,激活数学思维

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切不可包办,也不可代替,应当设计具有启发式的问题链,通过一步步的引导,促进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他们可以有效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是这样设计问题链的。

问题1:之前我们都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呢?

生:有三角形,也有正方形和长方形,还有平行四边形等等。

问题2:那么大家都能够计算它们的面积吗?

问题3:首先向学生展示例题1中的第一组图: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你能比较谁大谁小吗?(学生分组探讨,提出各自不同的比较方法)

问题4:除此之外,你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吗?(通过合作探究,有学生提出转化法)

问题5:你能够以不同的方式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基于转化法学生自主计算)

问题6:大家尝试思考一下,是否可以找到一个公式求出各种不同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们通过合作探究,自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

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学开始于对图形的基本认知,使学生能够正视自己当前已经掌握的知识和需要学习的知识,通过进一步提问,引导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对图形面积的大小展开比较。教师在引入知识点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学生理性思维的有效启发。表面上看,学生仿佛一直处于被引导的状态,但是其思维活跃程度未减反升,“问题链”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设计“精密式”问题链,引导数学探究

连接性也是问题链的其中一个典型特征,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忽视环节的紧扣性以及问题的精密性,这样,学生们才能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展开主动探索,才能够完成对数学问题的有效解决,才能够实现对自主学力的显著提升。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一课时,是这样设计问题链的。

问题1:迄今为止,你所学习过的图形都有哪些?

生:我已经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还有平行四边形……

问题2:那么就你当前所了解的平面图形而言,哪些图形的面积你已经能够计算?

生:刚才提到的都可以。

问题3:那么现在我们要学习的是梯形的面积,你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能够计算出梯形的面积吗?

生:转化法吧,这是我们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能够将梯形转化成为我们之前所学习过的平面图形。

问题4:这个想法非常好,那么究竟该怎样转化呢?

问题5:如果将其转化成为两个三角形,那么对于这两个三角形而言,它们的已知条件是否具备呢?

问题6:如果将梯形转化成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那么,在计算面积的过程中是否拥有足够的已知条件呢?

问题7:现在大家动手实践操作,同时思考是否可以借助某个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

……

上述案例中的教师结合了学生的已知经验,以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作为突破口,使学生能够基于所学习过的相关知识,完成对现实数学问题的有效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链题无巨细,既顺应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也使学生得思维保持着良好的活跃状态,能够显著提升其思维能力。

三、设计“追问式”问题链,引发数学反思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追问式”问题链,以此引发学生的数学反思,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笔算除法”一课时,是这样设计问题链的。

师:根据之前已经学习过的除法知识,大家尝试解决下列算式(题略)。

问题1:通过解答,大家能够发现它们的商为几位数吗?

问题2:其中十位上的数字为几?是否可以不写?为什么?

问题3:是不是在被除数中间以及末尾有0这个数,那么在商的中间或者末尾就一定出现0呢?

问题4:通过以上计算,你能够总结出以它们为代表的计算规律或者计算法则吗?

(学生们经过动手操作实践之后和其他学生交流计算结果,最终完成问题反馈)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教师通过追问式问题链,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反思,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数学教学的高效化。

四、设计“情境式”问题链,促进知识内化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做好问题链优化设计,涉及情境和教学活动两个方面,以使问题链的教学价值得以充分发挥。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情境式”问题链,以此帮助学生促进知识内化。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把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固定,然后把其他部分进行拉动(虚线部分),感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变化,体会面积大小与底边上斜边和高的关系。(同理把斜边作为底边效果一致)然后提问:(1)平行四边形与底边上的高和斜边的关系哪一个更密切、更直接?这时可运用如下情境:把底边固定的平行四边形框架进行拖拉,使它越来越扁(四条变长度均为发生改变),让学生细心观察整个过程,从而发现斜边在整个过程中长度都未发生变化,但底边上高的长度越变越短,面积跟着逐渐变小,这就证明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大小与底边上高的关系更为密切。(2)根据以上的观察,你能够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这样,通过“情境式”问题链,就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内化,从而达到数学教学的高效化。

总之,数学教师为了是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往往会利用“问题链”来承载和支撑教学。的学习,贯穿课堂的集合。它对数学教学目标和学情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其形成的教学主线或主线之下的一系列分支问题都体现出了良好的探究性、整合性和梯度性。我们不仅要构建问题链的框架,还应对其不断地完善和修正,确保问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问题的逻辑结构和解决过程以及学科体系的逻辑体系相匹配,达到内容上前后联系,教学目标不断实现和深入等。

猜你喜欢
问题链平行四边形面积
怎样围面积最大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面积最少的国家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找图形
基于微视频与问题链相融合的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三种不规则面积的求法
巧设问题链预约精彩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