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 徐士林
所谓分层走班教学,即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组班(行政班并不打破),从而使教师针对每一能力水平等级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其最终目的是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质的提升。就高中数学而言,一般分为三个层次:A层班为成绩优异、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B层班为学习成绩中等、基础和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C层班为学困生。笔者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拟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体会,从“授课分层”“作业分层”及“考核分层”三个方面对高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实践做出一些探讨,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助益。
既然划分了学生层次,授课目标、授课规划及方法手段自然也要有不同的选择。教师只有善于科学合理地分层授课,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的特色和优势。对于A层班的学生,由于他们接受能力强,基础好,简单的知识和例题就没必要多费口舌,一笔带过即可,时间和精力应主要放在较有深度的相关拓展上,着力促进其数学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对于B层班基础和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就要着重于其基础知识的吸收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配置难度适中的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趁热打铁,帮助其巩固和提高。
至于学困生,他们的特点是成绩差、基础差,数学学习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件苦差事,多数人对数学缺乏兴趣,甚至有畏难厌学情绪。教师就有必要在课堂导入上多下功夫,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凝聚其注意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效果。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平面垂直”这一节时,创设生活化情境来导入新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举出生活中一些线面垂直的模型,教师也可通过白板演示举出一些例子,如旗杆、东方明珠大厦、埃菲尔铁塔等,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直观感受“线面垂直”,进而提出问题:如何确定线面垂直关系?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较好地激发了其好奇心理,从而使其有效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总之,针对学困生的授课,一定要依据其自身特点,要有足够的耐心和针对性的方法,否则分层教学对该部分学生就有可能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作业布置得当与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很大影响。如果说授课分层是“因材施讲”,那作业分层就是“因材施布”,其理相同。一般而言,A层班的作业布置要更侧重于综合性、拓展性,并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数量适中,不要过多,要留给学生自由思考和总结反思的空间。B层班的作业则倾向于对基础知识及技能的巩固和提高,在大量基础性练习的基础上适度扩展和深化。对于C层班的学生,课本上的习题是必须要完成的,基础作业可以选做,如果布置了课本习题之外的作业,就需注意降低难度和数量,使其容易完成,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鼓励学生有问题随时向老师求助。在学生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中,自然也就获得较大进步。
比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有关章节后,笔者根据三角函数与其他知识部分联系紧密、综合度高的特点,布置作业的重点是:A层班的作业80%以上都是与几何、数列等知识部分相结合的综合题;B层班的作业则侧重诱导公式的运用和角的转化,在练习确保巩固和提高的基础上适度深化和扩展;C层班的作业则主要是课本上的习题以及从B层班作业中挑选的一些较为典型的习题。这样的作业布置既结合知识内容的特点,又照顾了各层次班的学生情况,符合“因材施布”,达到了较好的作业效果。
考核是教学活动中的关键一环,它既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其反思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根据反馈结果对自己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的重要参考标准。在分层走班教学模式下,旧有的主要靠分数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就行不通了,至少是不全面了。高中数学既重视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又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综合素养,由于其学习难度系数较高,成绩不易在短期之内发生“突变”,笔者认为,分层走班教学考核的首要原则即为结合层次特点,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制定相应科学合理的标准。
比如,A层班的学生普遍成绩优异,分数的变化波动小,因此就不宜将成绩作为判断他们进步大小的主要依据,在笔者看来,应让他们向少数尖子生看齐,或是经常性总结反思:自己在近期学习中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原因是什么?同时教师也应积极地帮助他们进行学习规划和总结。B层班学生一般来说成绩较稳定,短时期之内不会发生较大变化,考试成绩仍旧可以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C层班学生则是普遍成绩差,考试分数低,成绩的上升空间大,因此也不能单纯依赖成绩考核,对他们而言,进步的大小才是更重要的评测指标。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即他们一旦获得较大进步受到表扬,就有利于助长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而成绩一时过差,自尊心也不至于受到大的打击。总而言之,分层考核要结合各层次班特点,遵循分层走班教学的核心理念“因材施教”,这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思考、多总结,找到切合实际的分层考核标准和方式。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无论哪个环节、哪个层面,最关键的还是要把握住其核心内涵“因材施教”,通俗地讲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充分把握客观情形的条件下有的放矢,并注意把握高中数学学科特点及当前课程课时特点。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深入思考并善于总结,同时相互间多多交流。本文观点仅为个人浅见,抛砖引玉,尚祈方家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