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能仁中学 袁潜花
在初中数学知识学习的课堂上,教师往往以数学思想、解题方法、技巧作为授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分析和探究的步骤,让他们对各种知识定理等的推导过程追本溯源,理清其间的来龙去脉,打造知其所以然的高效课堂。同时,教师们通过采取具体的教学策略,鼓励和督促学生在课后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训练和积累,以实践的方式不断提高自身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结合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布置的课后训练,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数学知识具有枯燥、深奥、逻辑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产生烦躁的心理,或因外界干扰,不想完成学习内容,导致数学成绩不尽如人意。所以,教师要利用课堂的有效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语言上提高语言的生动性;可以利用小组探究的形式,让学生之间互相讲解,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可以尝试把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深入体会其应用性的特点;可以采用自编习题的方法,结合本班实际,创新习题形式,可以是开放性题目,可以是学生自编题目,进行竞赛,提高其学习数学的兴趣。总之,教师要能利用一切有效手段,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欲望。
比如,在平面图形对称、平移和翻转知识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们将多媒体教学设备融入数学知识讲解中,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图片的形式设计出不同的平面图形,以动态图的方式向学生清晰地展示对称、平移和翻折的过程,让学生形象地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整体上掌握相关几何的相关知识。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具体的数学能力,为学生设计合理性的平面图形对称、翻折的习题,让学生课后进行自主探究和训练,不断提高自身对平面图形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教师们引导学生以折纸的形式来完成具体的对称和翻折等步骤,直观地观察出对称过程中线段之间的关系,便于学生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这样的题目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空间思维能力,真正有效地提升他们课后作业的效果。
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只注重教师出题,学生做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有时题目还会超出学生学习的范围,深浅不一,有的根本不适合本节课教学的内容,学生做题没有兴趣,对数学知识运用的能力没有提高,也没有让学生能够结合实际去运用数学知识,所以,教师们应改变自身教学观念,从生活的角度对数学课后训练内容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数学知识回到现实生活中去验证,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激发学生留意生活的意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逐渐形成高效的数学知识学习方法,提升课后训练的效果。
比如,在概率与分布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以数学教材中抛硬币事例作为例题,首先从理论上对概率知识进行分析,以大量的数学实验结果来证明自身的数学结论,然后,教师们可以引导学生以实践的方式进行简单的实验,促进学生从本质上对概率知识进行分析和掌握。最后,教师们在课后训练内容的设计中,结合生活中具体的事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拓展课后训练内容,磨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一只装有3个黄色弹珠、2个蓝色弹珠的不透明袋子中,依次拿出两个球(不放回),让学生结合自身所掌握的数学概率知识,求解出正好是一个白球和一个黑球的概率,让学生在课后思考中对数学概率知识进行回顾,进一步加深自身的理解程度,从而砥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教授中,教师明确课后训练是学生数学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径,加强对课后训练内容的设计,将数学思想、数学习题解答方法和技巧融入课后训练中,形成具有探究性的数学习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提高。
比如,教师们向学生设计“试证明”的问题,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课后思考和探究。在思考的过程中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讨论未知数x和y的正负,形成多种讨论方向,然后以数学归纳法,结合不同讨论方向的特点进行整合,进一步简化分类讨论的步骤。在小组探究的过程中,其他同学可能提出运用数学图象法的技巧来进行分析和解答,直观地表示出未知数x和y在坐标系上具体的值,然后以对比的形式来尝试完成上述数学探究性习题的解答,让学生通过探究性的数学课后训练,拓展思维力度,提高运用数学思想和解决数学试题的本领,持续拓展自身的思维广度和深度,训练自身对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的运用技巧。同时,教师向学生详细地分析证明过程,并且要求学生上台演示,让其犯错,最后,教师再从错误中总结学生应该掌握的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数学课堂是充满活力的课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是核心,训练是主线,而课后作业的训练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落实课堂数学知识,离不开课后训练,课后训练同样要引导学生探究解题的每个细节,数学知识的演变经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过程,促进学生课后训练质量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们在数学课后训练习题的设计中,突显出探究性的意识,从多个方面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