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利用生活素材开展初中物理教学

2018-11-29 13:00尹俊元
新校园·中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生活素材摩擦力初中物理

尹俊元

摘 要: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能够通过物理知识去加以解释,因此,物理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素材,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生活经验,合理安排物理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将抽象的物理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内容。本文以“摩擦力”的教学为例,对初中物理教学的生活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能够为广大物理教师利用生活素材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生活素材;初中物理;摩擦力;生活化;教学

初中阶段是学生接触、学习物理学科的基础性阶段,对于以后的物理学习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以后的物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物理知识对于学生是陌生的,但是生活经验对于学生却是熟悉的、具体的。因此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时,可以选取生活素材进行教学,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并且还能够引导学生去观察、寻找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探寻物理真知。

在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当中,“摩擦力”的学习是比较重要且具有一定难度的,将生活素材融入“摩擦力”的教学中,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有效的。

一、利用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新课的学习

在学习物理学科知识时,因为原理、概念较多,学生认为物理知识枯燥并且难学,因此导致每次上物理课之前,大部分学生都比较消极。所以在开展物理教学之前,有效的导入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还能够促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进行物理新课的教学之前,要积极利用生活素材,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使物理新课的教学更加顺利、高效。

例如,在进行“摩擦力”这一章节的教学时,在最开始,不要直接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先行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始新课的学习。如教师可用两本书的每一张都相互交叉叠在一起,并让两位学生尝试将书本拉开。一开始学生都认为这是非常容易的,但在尝试之后就会发现并不容易,反而非常困难,学生会产生疑惑、好奇。在这时教师再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自行车在水平的道路上,在不踩脚踏板的情况下会慢慢停下来?为什么人在泥泞的道路上容易滑倒?为什么手拿湿润的肥皂会滑落、干燥的则不容易滑落?从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开始引入新课的教学。

二、利用生活素材开展实践教学,促使学生学以致用

开展学科教育不仅要丰富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为学生的生活、学习及以后的工作能够带来帮助。只有学生真正地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才能促使學生更加快速地完成学习的目标,并且是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并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背景以及物理素材的来源,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运用“摩擦力”的机会。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入操场进行男女拉力比赛,让学生拉住一个木箱进行接力比赛,因为男女双方无论在体力还是力气上都具有很大的差距。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女生可以提出一个条件。女生在经过讨论后,决定在自己的场地上洒满颗粒较大的黄豆,或是在男同学的场地上洒满非常多的细沙,这样一来,女生就有更大胜算了。

另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一定的课外探究任务,比如,研究轮胎的防滑性能,根据轮胎的花纹以及材质的不同,研究其在防滑方面会有什么不同。如果探究轮胎的任务比较困难,也可以让学生探究鞋底的防滑性能,如皮鞋底、帆布鞋底,或者是新鞋与旧鞋之间的防滑性能对比以及斜体花纹的不同会对防滑的性能造成什么影响等。这些探究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当应用于生活,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物理教学的生活化,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结合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并探索身边的物理现象,从而在物理学习中享受生活,并在实际生活当深入地学习物理知识,进而有效提升物理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

参考文献:

[1]欧阳小梅.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91-93.

[2]苗常青.从生活中寻找物理教学素材[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46-47.

猜你喜欢
生活素材摩擦力初中物理
神奇的摩擦力
自不量力
依托生活情境 提升数学感悟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生活素材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神奇的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