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艳艳
大面积缺损的后牙残冠在临床口腔科较为常见, 一般采用根管治疗, 之后牙齿的龈上部分使用纤维桩或铸造活动桩核将之恢复, 最后行牙齿全冠修复, 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修复效果。但对于后牙短冠,龈高度过低, 尤其是牙体一壁或多壁缺损至龈下1 mm以内的无髓磨牙, 直接行全冠核桩修复所得的固位力不够, 修复体脱落的几率较高, 且易并发牙周炎, 导致整体疗效不佳[1-3]。传统的高嵌体修复也会因牙体缺损过大, 无法良好固位, 导致修复失败。纤维桩辅助固位高嵌体, 联合应用高嵌体修复和根管桩, 增强了固位作用和相互制锁, 有效提升了修复效果[4]。本研究进一步分析纤维桩辅助固位高嵌体修复后牙短冠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本院口腔科治疗的106例大面积缺损短冠后牙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大面积缺损短冠后牙诊断标准, 牙冠高度<2 mm,龈高度<4 mm, 牙体一壁或多壁缺损至龈下1 mm以内, 均经完善根管治疗术且无牙周疾病患者, 修复前1周行龈上洁治术及龈下刮治术。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3例。观察组患者男24例, 女29例;年龄22~56岁, 平均年龄(37.2±11.4)岁。对照组患者男23例, 女 30例;年龄21~58岁, 平均年龄(36.9±12.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普通全瓷高嵌体修复。观察组采用纤维桩辅助固位全瓷高嵌体修复。具体如下。
1.2.1 材料 E-max铸瓷, 纤维根管桩和配套的高强度双固化复合树脂(美国BISCO D.T.LIGHT POST), 硅橡胶印模材料(德国DMG公司), 酸蚀剂和粘接剂(美国3M公司)。
1.2.2 牙体预备 制备高嵌体洞型和桩道, 高嵌体 面制备2 mm左右的修复空间, 髓腔轴壁稍外展, 聚合度5~10°,2个互成角度的根管上分别用扩孔钻制备分体桩桩道, 直径约根尖的1/3, 深度达根管的1/2~2/3长度, 根尖留有4 mm空隙以填充根管, 确保根尖封闭, 选取适宜直径的纤维桩[5]。
1.2.3 初步制作牙齿模型 将硅橡胶基质印膜材料调和后放入托盘, 之后注入根管, 并注满根面和整个牙体及邻牙,将托盘堆满硅橡胶基质印模材然后取印模, 材料凝固后取出托盘。对 牙也取硅橡胶印模, 咬合后记录硅橡胶局部咬合关系, 并用VITA3D比色板比色。对照组常规取硅橡胶印模,同样行咬合确定咬合关系并比色。
1.2.4 制作硅橡胶印模和纤维桩 送加工厂制作, 观察组由牙科技师在患牙模型上制作具备桩道的高嵌体蜡型, 包埋铸造形成具备桩道的金属高嵌体支架, 固定切削制作具备桩道的二氧化锆全瓷高嵌体支架并修整加工, 最后在 面烧结饰瓷[6]。对照组常规行高嵌体制作。
1.2.5 嵌体粘连 患者试戴纤维桩辅助固位高嵌体, 先戴纤维桩, 医生仔细检查边缘密合度、颜色、外形与接触点,使纤维桩完全复位, 待确认无误后, 用专用粘结树脂粘固,然后戴上高嵌体, 将分体桩对位穿过高嵌体的桩孔, 并用粘结剂粘固, 调磨咬 接触点, 抛光后完成治疗。对照组仅进行高嵌体调合抛光、粘结。
1.3 疗效判定标准[7]治疗3个月后来院复查, 通过牙齿外形和咬合力评定疗效。治愈:牙齿外形、高度、美观度恢复正常, 具备正常咬合能力, 能完全承担咬合力, 咀嚼功能良好;有效:牙齿外形、高度、美观度基本恢复正常, 咬合能力有所改善, 能承担部分咬合力, 能够咀嚼较软的食物;无效:牙齿外形、高度、咬合能力均恢复不佳, 无法有效咀嚼食物。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3个月后,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1%,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
我国居民的口腔保健意识较差, 临床发生大面积缺损的后牙短冠较多, 是临床治疗的一大难点。高嵌体和后牙桩冠是近年来开展较多的修复方法。全瓷嵌体生物相容性和美学效果较高, 抗腐蚀性、耐磨性好, 邻接关系良好, 但单纯高嵌体修复有致命缺点, 其对后牙短冠的固位力不足, 极易发生脱位和压根折裂[8]。纤维桩对高嵌体有良好的弥补作用,其生物相容性好, 同树脂粘结剂的粘结性高, 纤维桩呈分体插销形式, 符合后牙多根管的特点, 利用多根桩和高嵌体分别的固位作用和相互制锁作用以达到整个修复体良好的固位效果, 根桩的抗旋转能力强, 根管桩承担了后牙短冠修复的部分固位力, 大大降低了高嵌体固位力, 增强固位效果, 有效提升了后牙短冠的修复有效率[9-11]。纤维桩辅助固位高嵌体制作工艺稍复杂, 但对加工技师水平并无特殊要求, 只需将桩核部分制作成高嵌体形态, 并在嵌体上方预留根管桩通道, 以此恢复牙体外型、咬合关系及咬合力[12]。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3个月后,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1%,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无效1例是由崩瓷造成的, 患者的咬合力过大, 导致崩瓷, 可通过减少嵌体的颊舌径, 促进咬合力的下降, 避免崩瓷的发生。
综上所述, 纤维桩辅助固位高嵌体修复后牙短冠的效果确切, 可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能够满足患者的修复需求,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