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能名师工作室的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
——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

2018-11-29 09:36:56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马春阳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8年12期
关键词:名师职业院校技能

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 马春阳

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影响,汽车售后服务行业的业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竞争日趋激烈,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汽车售后服务行业的变化和相关企业的需求。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使职业院校汽车维修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加科学规范,更加贴合企业和行业的需求。校企融合、现代师徒制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而教学团队的建设又是实现校企融合、现代师徒制的关键要素。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利用2016年获批的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名师工作室项目——河南省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马春阳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在校企融合、现代师徒制模式下新型教学团队的构建与建设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1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职业教育要改革创新,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实用型技能人才的需要,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行业和企业对新进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的要求,就必须要有一支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利用团队的力量来进行专业需求调研,通过调研确定专业的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进行行业发展预判和职教政策、理念和方法的研究,通过研究确立专业发展规划;进行岗位能力需求分析和专业知识技能体系的梳理,通过分析梳理制订专业教学标准;参与日常的专业课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指导,通过团队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参与企业实践和技术革新与攻关,促进企业发展,提升教师自身能力。

1.1 形成合作机制,发挥团队效应

教学团队是一个专业的灵魂,是一个专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教学团队是一个教师组合体,是一个能力互补、协同作战的集体。一个专业的专业教学团队是职业院校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核心,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自然就是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提升专业建设能力的重要抓手。一个合格的、合理的、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一般由专业(学科)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新进青年教师等组成,梯队层次分明;团队成员中既有精通专业理论和教学方法的资深教师,又有精通企业、行业工作程序的技术骨干,优势互补、相互协作。

教学团队有着共同的愿景,成员之间相互信任与协作,具有特定的团队精神。教学团队的结构合理、梯次分明、能力互补、角色互通,一个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可以充分发挥团队每一个成员的优势,形成合作机制,发挥团队效应,从而促进教学改革、交流教学经验,提高专业能力,开发教学资源,最终推动专业的内涵建设。

1.2 构造学习氛围,利于教师发展

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师一方面要适应行业、市场快速发展带来的对人才能力需求的不断变化,另一方面,还要紧跟职业教育理念的更新、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教学技术的进步。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能够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跟踪专业技能变化,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然而,专业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仅凭教师个人的学习和探索是远远不能适应外部环境发展变化要求的,通过教学团队来实现教师间的理念、信息、知识、技能的交流、共享与相互学习,快速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构建一支来源多样、各有专长、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为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可以相互交流、互通有无的沟通平台,最终可以促进团队全体成员的共同发展、提高。教学团队可以利用企业成员优势,提高团队成员整体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利用资深教师成员的优势,提高团队成员整体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利用团队领袖优势,引领团队进行学术探讨和专业建设;利用青年教师优势,帮助团队成员掌握专业教学的新技术、新手段。

1.3 促进教学系统优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汽车售后服务行业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职业院校的学生在人文精神、关键能力、专业技能、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综合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职业院校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过程,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要多元化,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所教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紧跟行业的技术进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综合素养要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

上述变化和要求使传统的“单兵作战”式的教学模式显得力不从心,这就需要我们适应新变化带来的新要求,采用团队教学的新模式,通过知识结构、专业背景、能力特点各有千秋的教师之间的知识相互融合、技能相互补充、思路相互启迪、经验相互借鉴、方法相互碰撞,从而促进专业教学的系统优化,提高职业院校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适应社会、行业、市场快速发展带来的对技能人才能力结构的新要求。

2 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教学团队在职业学校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校汽车工程系在2016年~2018年,利用工作室这一平台和载体,强化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团队建设,在教学团队的总体框架构建、团队结构构成模式和团队能力提升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和探索。

2.1 专业教学团队总体框架的构建

我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团队以工作室为中心团队,下设“汽车维修基本技能训练辅导中心”“机械系统专项工作室”“电控系统专项工作室”“车身电气专项工作室”“钣金喷涂专项工作室”“营销与服务专项工作室”和“新能源技术研讨小组”等7个细分领域团队。

工作室中心团队主要负责专业建设的顶层任务,如行业、企业需求调研,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专业标准的制订、教学计划的制订、教科研项目的组织实施、日常教学的指导与督导等。7个细分领域团队负责各自细分领域的专业建设任务、课程建设任务和日常教学工作,如课程标准的研讨与制订、精品课程与校本教材的开发、分项实训中心的建设、课程教学与技能训练辅导等。

2.2 专业教学团队构成模式

根据各自任务的不同,中心团队和细分领域团队采用不同的构成模式。工作室因上级要求和任务需要,主要由省级职业教育教学专家、职业教育教学名师等主持,中等职业学校、高等院校专业骨干教师、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共同组成,除负责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任务外,还要肩负参与职业教育汽车相关专业的中、高职教学体系的衔接研究、汽车售后服务相关行业标准的修订、企业技术攻关与创新等任务。

细分领域团队探索复合团队的建设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构成复合。以课程(核心专项技能)为基本教学单位(每个细分领域涵盖2门~3门课程),组建3人~4人的教学小组,小组成员包含1名校内骨干教师、1名企业兼职教师和1名~2名青年教师,这样的复合构成,既能兼顾理论与实践,又能以老带新、以强扶弱,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

(2)层级复合。教学团队成员分为三级,一级以中心工作室核心成员为主,负责专业方向的把控、专业能力的引领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二级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主,负责课程内涵建设、专项技能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落实;三级以其他教师为主,参与教学、配合教研、钻研教法、提升自我。

2.3 专业教学团队能力提升途径

教师个人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教学团队整体专业建设能力和教科研能力的提升,是教学团队建设最主要的任务之一。我校汽车专业借助技能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和载体,通过外出参观交流学习和参加各种培训,结对帮扶和拜师学艺活动,资深教师的示范引领和全体成员的全员练兵,教师进企业顶岗实习和参与教学研究、技术攻关等形式,全方位提升教学团队的综合能力。

(1)借鉴先进经验,参加各种培训。提升教学团队能力的一个最主要途径就是外出参观交流、考察调研、培训学习。技能名师工作室成立后,我们利用这一平台,到众多开设有汽车维修类专业的职业院校进行广泛的交流学习活动,借鉴先进经验,实现弯道超车快速发展。我们派出各团队骨干教师,先后赴郑州国防科技学校、河南理工学校、河南工业科技学校等省内汽车维修类专业的“王牌”学校和无锡汽车工程学校、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宁波交通工程学校)、上海群益职业技术学校等国内汽车维修类专业的“知名”学校参观、交流和学习,学习先进的专业建设理念,优化的课程体系,实用的实训管理流程,合理的学生评价机制,丰富的大赛备赛经验,多样化的专业课教学模式。

利用技能名师工作室的政策优势,选派相当数量的专业课教师外出参加各种教学方法和专业技术的培训,如工作室化教学法专项培训、信息技术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专项培训、微课制作技术专项培训、新能源汽车技术专项培训、钣金技术专项培训、喷涂技术专项培训等,利用这些专项培训,在专项领域内快速提升参训人员的相关能力。同时,履行名师工作室职能,加强专业课教师参与企业实践锻炼、省级国家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双师型教师培训等常规培训的管理、监督和考核,使上述培训在专业课教师能力提升方面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结对帮扶,拜师学艺。利用技能名师工作室的总体框架特点和构成模式的优势,在全体教学团队成员中大力开展结对帮扶,拜师学艺活动。

一是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之间结成帮扶对子。校内专职教师大多毕业于本科院校,具有本科、研究生学历,理论知识丰富,理论教学扎实,但是实操能力较弱,对行业的了解和对企业相应岗位的了解较少;企业兼职教师大多来自当地汽车售后服务企业,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精湛,对行业、企业、岗位情况了如指掌,但往往缺少系统的理论学习,缺乏规范的教学培训。因此,将校内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进行结对组合,可以使他们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二是将专业骨干(资深)教师和青年(新进、新聘)教师结成师徒对子。我校汽车专业发展速度较快,目前每年招生规模在600人左右,对教师的需求量较大,因此这几年新进新聘的年轻教师较多,这些年轻教师缺少教学经验,专业技能也较为欠缺,教科研能力也较弱;而技能名师工作室利用自身平台的优势,聚集了一批校内校外的学科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我们利用工作室这一平台,在全体教学团队成员中开展了择师选徒,拜师学艺活动。通过该活动,使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同时,在师徒关系框架下,年轻教师也主动分担一些繁杂的日常性教学事务,使师傅有更多的精力进行专业建设和教学研究。

(3)示范引领,全员练兵。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课堂形式丰富多样,汽车产业和科技的发展使得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所有这些,都需要专业教学团队不断了解、接触、学习、使用这些新理念、新方法、新形式、新技术。因此,我们利用工作室,通过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技能演示、名师讲堂等形式,充分发挥团队内学术大咖、教学能手、技术精英、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名师讲课,团队学习的良好机制和氛围。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因此,我们在名师讲课示范引领的同时,配套进行了全员练兵活动,在全体教学团队成员中开展教学基本功大比武、专业技能大比武、教学能力竞赛等一系列的练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形成了人人钻研业务,人人能力提升的良性教学团队运转机制。

(4)顶岗锻炼,项目驱动。教育教学研究、技术攻关创新是技能名师工作室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是开阔教师视野,提升教师业务能力的快速通道之一;参与技术攻关创新是让教师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高专业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工作室与当地汽车维修相关企业广泛合作的优势,为教学团队成员提供到汽车维修企业顶岗锻炼的机会,通过顶岗锻炼,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与创新,能够使校内专职教师快速了解行业、了解企业岗位对技能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快速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水平。

另外,名师工作室主要成员还积极申报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教科研项目,承担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任务,主动承接合作企业的技术革新项目,以这些项目为支撑,教学团队的每个成员基本上都能参与其中一个或多个项目,通过完成项目分配的任务,督促自己进行学习、调研和交流,在开阔视野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技能名师工作室进行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是切实可行的,可以借助技能名师工作室的构成优势、政策优势、任务优势,有效实施教学团队的组建和提升教学团队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名师职业院校技能
高级技能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儿童大世界(2019年9期)2019-09-28 09:51:00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3:12
名师简介
儿童大世界(2019年7期)2019-08-01 08:48:24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