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点勾画勤动笔 我的课堂我做主
——谈谈语文自主互助学习中笔记习惯的培养

2018-11-29 02:46:13林丽英
名师在线 2018年15期
关键词:笔记赏析整理

林丽英

(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福建福州 350200)

引 言

语文作为一门集综合性与实践性、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学科,笔记的重要性更毋庸置疑。首先,笔记可以积累知识、加深记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其次,笔记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手、耳、脑并用,保障课堂学习的效率。最后,笔记有利于训练思维的缜密性、灵敏度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提升书写速度。从某种意义上说,笔记的能力也是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良好的笔记习惯可以促进学生整体的良好习惯的形成[1]。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基本理念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语文课堂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事实证明,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互助的学习习惯,从起始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笔记习惯是当务之急。

然而,大部分七年级学生并未真正意识到笔记的重要性,笔记随意欠规范,更不可能让笔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笔记习惯呢?

一、培养做规范简要笔记的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

初中起始年级,不妨安排学生进行规范的笔记训练,训练内容首先是“三固定”,即固定位置、固定内容、固定符号。现代文阅读课堂笔记可以直接记在课本上教材内容四周空白处或行间,也可以用便签纸等增加插页,加插在相应课文页码中间,内容可以固定为解题、文学(文体常识)、脉络、主旨、关键词句赏析、写作手法等。例如,课文内容要点以①解题②文学(文体常识)③脉络……目录形式分行列在课文标题上方;段落划分用双竖线,层次大意批注在每个层次起始段上方行间空白处;关键词语加“□”,在关键句下方画横线,语句赏析批注在靠近原句的空白处等;作家简介和重要写作背景记在题注下方等。文言文笔记统一用16开线装笔记本,页面对折,左侧记关键词解释,右侧写翻译,下方留若干行,用于整理课文内容解读。“三固定”的笔记便于查找和复习时使用,也能养成学生严谨的学习习惯,这都是自主互助学习必需的习惯和技能。

另外,要培养学生做简要笔记的习惯。做笔记并非事无巨细地照搬教师的讲课内容,要学会记录教师讲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并注意表达简明扼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有意识地用提示语、重复表达或放慢语速等形式提醒学生注意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组织笔记语言;也可鼓励学生学会抢记、速记、抓关键词等笔记方法,提高笔记速度。这种训练可培养学生专心听课的习惯,提高书面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锻炼学生整体学习的技能,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二、培养做个性笔记的习惯,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

学生养成规范笔记习惯后,可鼓励学生做双色(多色)笔记、个性笔记,以个性化的笔记形式表现自己阅读的感受和体会。例如,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标、色彩笔做批注、写感悟,表达自己阅读的理解和体验,不同的图标、颜色代表不同的含义,并形成固定形式。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个性笔记可以说是个性阅读的见证,养成做个性笔记的习惯并乐此不疲,一定程度上表明学生享受到了阅读过程的快乐,成了这个快乐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师应珍视学生阅读过程的个性体验,尊重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这种体验。个性笔记的形式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也可避免长期千篇一律的笔记带来的枯燥感和行为疲劳。当然,也难免有个别学生的笔记流于形式或过于繁杂,教师可进行适当的引导,毕竟笔记的首要目的是辅助学习,简明实用最重要。

三、培养整理交流笔记的习惯,分享学习的成果

著名作家萧伯纳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学生的学习不仅需要和教师互动,和文本互动,也需要和同学的互动。每一篇课文授课结束后,可预留三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整理交流笔记。这一过程可要求学生做两件事,一是把自己的笔记补充完整,并把课文教学要点整理成树状笔记;二是互相借鉴学习做笔记的方法技巧,取长补短。

2011年版课标强调探究合作学习,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探究合作学习的环境,以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整理交流笔记可以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合作探究能力得到提升。教师也可随时关注学生笔记习惯培养的动态,定期在班级范围内开展笔记展,共享他人快乐学习的成果,并以量化积分的形式嘉奖优秀,以激发学生做笔记的热情。

四、培养运用笔记的习惯,拓展学习的空间

与做笔记的习惯相比,使用笔记的习惯更难培养,笔记的课后利用率不高。其实笔记在阶段复习中可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翻阅、整理一整个单元的笔记,可高屋建瓴地把握这个单元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及自己学习的薄弱点,有助于新旧知识的整合和知识体系的建构。在阶段复习中,可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笔记,按单元分类整理知识点,每个单元可设置生字词、文学(文体)常识、背诵默写、重点语句、布局谋篇、写作手法、修辞赏析等类别,然后带着整理的笔记进行复习。整理单元笔记不但可以巩固基础知识,还有助于建构知识体系,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

语文学习三分在课内,七分在课外;凭借在课内,拓展在课外;积累在课内,受益在课外。学生在课堂积累的做笔记的技能技巧可以用在课外阅读中。让学生每周精读一篇课外文章,参照课堂笔记的模式做批注、概括、赏析、感悟的笔记,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结 语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和合作、对话等方式,才能真正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而培养良好的自主互助学习习惯,才能使这些体验、合作、对话成为自然的行为,那么笔记可视作这些自然行为的成果展示。

猜你喜欢
笔记赏析整理
早梅(节选)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我的自然笔记(一)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新东方英语(2014年1期)2014-01-07 19:50:00
作品赏析
爱的笔记
海外英语(2006年6期)2006-07-19 07: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