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追问的有效性思考

2018-11-29 02:46:13
名师在线 2018年15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思维

田 云

(江苏省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江苏南京 210044)

引 言

作为教师和学生课堂互动的有效方式,课堂追问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课堂追问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然而,就当前高中历史教学情况来看,课堂追问这一环节的教学没有得到教师广泛的重视,价值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高中历史课堂追问的重要意义进行简单的阐述,再就如何提高课堂追问的有效性展开论述。

一、高中历史课堂追问的重要意义

(一)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

启发学生的思维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关键点。换言之,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之后,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去思考问题,进而获取知识。而课堂追问就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总是会忽略某些比较重要的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得出来的结论也比较片面[1]。而课堂追问可以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找到学生的思维短板,并在这个基础上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再追问,不断地启发学生,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进行总结提升。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系统且牢固掌握课堂所学内容,还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知识比较枯燥,很多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难以做到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历史教师可以提出有趣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追问,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到课堂上,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堂追问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不仅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还能帮助学生突破认知局限,获得更深层次的知识。学生在教师不断追问中探索出一个又一个新的领域,探究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也会因此得到激发[2]。

(三)获取有效的反馈信息

对思维而言,语言是重要的表达方式。相对于考试、作业等各种形式,语言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而且,这些信息更全面、更有深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获取到有关于自己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从中认识到教学方案的不足;课堂追问还可以让教师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反馈信息,从而做到对学生思维状况的及时掌握;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

二、提升高中历史课堂追问有效性的策略

(一)遵循科学合理的追问原则

课堂追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但是,这些都是基于有效追问的前提之下。在高中历史课堂追问过程中,历史教师一定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追问难度的适宜性。对于人类认知水平的划分,心理学上主要分为三个区域,即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这三个层次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区域,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是一个逐步转换的过程。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追问的时候,不能让追问停留在已知区或者未知区,这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均会造成一定的阻碍[3]。如果追问停留在已知区,会让学生感觉教师提出的问题毫无挑战性,甚至因此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而如果追问停留在未知区,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范围,就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一定的打击。因此,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追问的时候,应当遵循追问难度适宜性的原则,确保提出的问题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学生有挫败感,也不会产生厌烦情绪。

第二,追问指向的明确性。追问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追问,也不是提出的问题数量越多越好。教师要保证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能让学生有所收获,在“质量”上下功夫,而不是在数量上下功夫。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追问的时候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运用独创的精神、历史的眼光将教学思路和教材精神完美地呈现出来,引导学生系统地把握本节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清晰、完善的知识网络。因此,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追问的时候应当遵循追问指向明确性的原则,结合教材重难点、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最终决定采取怎样的追问方式。

(二)选择恰当有效的追问方式

追问方式决定了课堂追问的最终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堂追问内容不同,选取的追问方式也应当有所区别。盲目地追问不仅不能让课堂教学取得预期效果,还会让学生产生反感情绪,甚至对教师产生排斥心理。因此,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追问的时候,要结合教学内容、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他们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追问方式,确保课堂追问的价值和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例如,历史教师可以采取分层追问的方式。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不同。历史教师要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层追问,确保提出的问题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换言之,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难度系数不同的问题,保证每个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都有能力解决。这种分层追问的方式不但不会让学生产生反感情绪,还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三)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评价

提问和评价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进行追问,却没有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课堂追问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效能。在追问过程中,历史教师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及时的评价,并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以此提高课堂追问的效果。适当的鼓励可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教师接下来的追问。总而言之,历史教师在课堂追问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课堂追问的有效性。

结 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追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锻炼学生思维、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途径。历史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把握追问原则,将课堂追问的价值和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历史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政史地(2017年2期)2017-05-17 06:17:21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0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