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生本主体 提升合唱教学有效性

2018-11-29 02:46:13钱晓慧
名师在线 2018年15期
关键词:音准歌唱情感

钱晓慧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江苏南通 226361)

引 言

高中音乐教师在开展合唱教学的训练时,要注重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要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手段,来凸显高中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合唱的训练进行得更顺利、更高效[1]。高中生在合唱训练中要结合灵活多样的活动,促进合唱能力的提升,帮助他们在生本主体的课堂中,顺利完成合唱的教学任务。

一、鼓励个性思维,放飞想象

在高中音乐课堂中,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歌唱的能力,音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唱的训练,结合音乐教材中适合合唱的歌曲,展开科学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音乐综合素质。为了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想象力,教师可以进行合唱队形、动作、形式等诸多方面的设计,鼓励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使个性思维得到全面发展,呈现无限精彩的合唱效果。

例如,在进行歌曲《祖国颂》的合唱训练时,教师在课堂中针对合唱的队形、动作及形式让学生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帮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使课堂在讨论互动的热烈氛围中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们独具个性的想法被淋漓尽致地开发出来,为歌曲的合唱增添了无限的魅力。针对合唱队形,学生们提出梯形、扇形、两个方阵等多种方案,有的学生还发挥了个性思维,提出用人摆成一个“国”字站成新颖独特的队形。在歌曲的动作设计上,学生们也提出了自己的个性想法。在针对单个乐句进行具体的设计时,有的学生提出手拿道具的提议,如将太阳制作成道具,突出歌曲演唱中的主题;又如运用扇子摆放造型,呈现花朵盛开的效果,用这些独特的想法去丰富合唱的表演。另外,针对歌唱中的形式学生们也展开了讨论,一致认为应该采用领唱加合唱的演唱形式,并推选出班级中歌唱能力强的学生担任领唱,展现更加专业的合唱效果。

教师在进行合唱训练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合唱队形、动作及形式的全面设计工作,借助相关的细节设计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帮助他们在丰富的课堂中进行个性思维的展现,打造生本主体的合唱训练模式。

二、组织交流分享,激活体验

高中音乐课堂的合唱训练要注重教学中的交流分享,要借助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活动,来激活学生在合唱过程中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在彼此的分享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对方的先进理念与方法,让合唱的进行更加生动有趣[2]。交流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互动交流的热情,要让他们在活跃的氛围中有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例如,在训练《松花江上》这首歌的合唱时,教师针对歌曲的创作背景及情感内涵,组织学生进行了互动的交流分享,引导学生深刻体验歌曲的情感,以促进合唱中学生们的情感投入。《松花江上》是1935年音乐家张寒晖创作的一首抗战歌曲,歌曲生动地描述了东北军和东北人民在日军的侵略战争中流亡异乡的惨状,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向往自由的迫切心情,歌曲在当时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短时间内就风靡中华大地。教师针对歌曲的创作背景,结合课件展开具体生动的介绍,并设置问题组织学生展开互动的交流,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促进学生更加生动地展开合唱训练。例如,教师提出问题:“看了课件中的创作背景介绍,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一种情感来表现歌曲?”学生们纷纷回答“悲愤”“痛苦”,随后教师又提出:“歌曲前后的情绪是一样的吗?它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们互动讨论后得出结论:“前边歌唱中表现的是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而后半部分则表现的是被帝国主义侵略后失去家园无家可归的悲愤和痛苦。”互动交流得出这样的结论后,更好地帮助了学生准确把握合唱中的情感表现,让学生在歌唱中能够进一步体验歌曲前后情绪变化中的情感起伏。

教师引导学生在合唱训练中展开互动的交流分享,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合唱教学中学习的主体性。学生借助课件创作背景的学习,有效地增进了自身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合唱训练中能够更精准地把握情感表现。

三、处理音准音高,主动创新

高中的合唱教学要注重音准及音高的练习,要提高音准、音高的掌控能力。为了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创新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在训练及歌唱中参与的主动性,有效提升自己合唱的专业水平,达到音准准确、音高精准的科学歌唱,呈现合唱的良好效果。

例如,在训练《我们走在大路上》这首歌的合唱时,为了帮助学生提高音准水平,教师可结合新颖的教学活动,将跟琴模唱带到教学中,帮助学生在模唱中记忆旋律,把握音准,快速地学会歌曲。模唱采用随机弹奏歌曲乐句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弹奏快速地模唱,模唱用统一的“a”音展开,教师弹什么学生就用“a”模唱什么,在这种打乱顺序的乐句模唱中,学生可以有效锻炼自己耳朵的听辨能力,达到准确把握音准的目的。除了这个方法之外,教师还可带领学生进行声部单音的练习,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中进行两声部的训练,帮助学生在聆听彼此的过程中把握自己的音准。这一部分的练习教师可以巧妙结合柯达伊手势训练展开,让学生在观看教师手势的变换中把握自己声部的单音,这种直观形象的手势训练有助于学生训练声部的音准能力。有关合唱音高的训练,教师可结合更加创新的办法引导学生从头腔的训练开始,让他们用假声说话的方法,找到声音挂到头腔的感觉,用这个独特的办法帮助学生轻松找到头腔的高位置,解决了学生合唱中高音的喊唱及跑调的现象,提高了学生们合唱中的声音质量。

四、提升审美能力,指导欣赏

为了提升高中生的审美能力,帮助他们更加完美地展开合唱的表演,音乐教师可以在课堂的训练中结合视频的欣赏活动,让高中生在科学的观摩中学习先进的合唱技能技巧和情感表现,提高自身的合唱水平。观摩的过程中,教师的言语作用也不容忽视,要结合视频进行系统的讲解,帮助学生在模仿中快速进步。

例如,在进行合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学习时,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合唱的整体水平,结合了相关内容的视频观摩学习,将优秀的合唱作品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观看模仿,从动作到情感,从表情到眼神,在点滴细节中展开认真的学习,帮助他们全面提高。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辅助讲解,针对合唱中的闪光之处进行及时的点评,并引导学生去展开现场的表演模仿,让他们在自由的模仿中提高自己表演方面的能力,让他们在集体的合唱中能够做到情感统一的歌唱,渲染合唱中的情感表现。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学生们加入了表演当中的情感细节,声情并茂地展现着合唱歌曲的情感,达到了良好的表演效果。

结 语

总之,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合唱训练要注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要借助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及训练方法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歌唱,凸显生本主体的学习模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合唱教学的效率,呈现活力无限的合唱训练效果。

猜你喜欢
音准歌唱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为你而歌唱
歌海(2020年4期)2020-08-25 01:57:49
为你歌唱
小读者之友(2020年6期)2020-07-06 13:29:30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中华诗词(2018年3期)2018-08-01 06:40:38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歌唱十月
时代风采(2016年19期)2017-05-05 12:12:41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